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 方案指出,强化入境人员、密接接触者等隔离医学观察管理,要求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应采集鼻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时应同时采集2份鼻咽拭子样本,分别使用不同核酸检测试剂检测,两次检测原则上由不同检测机构开展。解除隔离后的第2天和第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期间做好健康监测,减少流动,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不参加聚集性活动。 (新华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3月10日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3月10日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诊5天内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的人员、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进行抗原检测;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等人员在隔离观察期前5天每天一次自测;有需求的社区居民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购买试剂自测。 核酸检测仍然是是否感染的确定依据。如核酸检测阳性,不论抗原检测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均按照感染者采取相应措施;如核酸检测阴性但抗原检测阳性,则视同感染者采取集中隔离等措施,密切观察,连续进行核酸检测。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说,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 同时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检测和民众自测的基本要求及流程。 (国家卫健委)

封面图片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封面图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通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全链条监管。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通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全链条监管。 在发生聚集性疫情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过程中,卫健行政部门应当向每一家实验室派驻临床检验专家作为质量监督员、驻点进行全流程监管,重点监督实验室技术人员操作是否规范、检测样本与接收样本是否匹配、检测结果上报是否准确等。 承担检测任务的实验室要安装视频监控,全程记录加样、核酸提取和扩增、报告等重点环节,影像资料至少保存一个月备查。一旦出现假阳性假阴性,卫健行政部门要组织调查追踪个案、分析原因、查找系统漏洞,防止再次发生。 (国家卫健委)

封面图片

联防联控机制19日印发修订《核酸检测实施办法》《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居家健康监测指南》取代第九版防控

联防联控机制19日印发修订《核酸检测实施办法》《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居家健康监测指南》取代第九版防控方案中3、6、7、9四个附件,将“二十条”已写明的若干措施调整落实成文。 监测方面,修订主要是写入凭48小时核酸乘机乘车、“落地检”等近月来新加码的全国性规定。第九版方案原附件7《不同场景下区域核酸检测策略》中筛查范围、频次、启停机制等内容都未作修改。 人员管控方面,修订主要是根据“二十条”将完成集中隔离的入境人员和密接者(原适用居家健康监测)改划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又写明社区应明确生活物资需求清单和供应配送专门力量、满足居民用药就医需求等。 (国家卫健委)

封面图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加强口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加强口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口岸城市要学习借鉴上海市建立空港管理委员会的经验,建立由1名负责同志牵头,卫生健康、疾控、海关等部门和单位参与的口岸防控专班。有条件的城市设置加强防疫的缓冲区。 对入境口岸通道、隔离场所、定点医院、冷链相关企业等高风险岗位人员1天1次核酸检测,对其他工作人员每周开展2次核酸检测,对工作人员家属每周开展1次核酸检测,均纳入当地应检尽检、免费检测范围;可根据当地疫情风险,适当扩大重点区域和人员核酸筛查范围。 推广对直接接触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的岗位实施“14日封闭管理作业+7日集中隔离+7日居家监测”的轮班做法。实行轮班制后一线工作人员不足的,有关省份要统筹力量支持。 严格人员流动管控,2022年3月15日前离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对港澳口岸除外)人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前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人员抵达后至少进行1次核酸检测。 (中国政府网)

封面图片

国家卫健委修订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

国家卫健委修订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 根据各地反映的“奥密克戎株感染以无症状和轻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全部收治到定点医院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等意见,对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应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 将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标准中的“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修改为“连续两次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进一步提高病例早发现能力。 将两种获批的特异性药物(Paxlovid和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写入诊疗方案。 加强中医非药物疗法应用,增加了针灸治疗内容,并增加儿童中医治疗相关内容。 (国家卫健委)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