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集团在9日的峰会上就峰会宣言达成共识。宣言称:“我们呼吁所有国家维护领土完整和主权等国际法原则、国际人道主义法以及维护和平

二十国集团在9日的峰会上就峰会宣言达成共识。宣言称:“我们呼吁所有国家维护领土完整和主权等国际法原则、国际人道主义法以及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多边体系。我们…欢迎所有支持乌克兰全面、公正和持久和平的相关和建设性倡议。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是不可接受的。”宣言还呼吁实施黑海运粮协议,确保俄乌的粮食、食品和化肥安全流通。 因为二十国集团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分歧严重,这一共识令人意外。西方国家早些时候希望在宣言中强烈谴责俄罗斯,其他国家则要求关注更广泛的经济问题。德国总理和英国首相认为声明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表达了明确立场。俄罗斯则没有立即作出回应。乌克兰外交部表示,声明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乌克兰的存在将使与会者更好地了解局势。印度总理莫迪此次峰会并未邀请乌克兰参加。 在经济和能源议题上,宣言表示二十国集团同意“以有效、全面和系统的方式”解决中低收入国家的债务脆弱性。但宣言并未制定任何新的行动计划。宣言还称,各国承诺加强和改革多边开发银行,同时接受更严格加密货币监管的提议。宣言呼吁加快努力淘汰未做减排的煤电,但表示这必须根据国情并认识到支持公正转型的必要性。 二十国集团还达成一致,邀请非洲联盟成为正式成员。非盟委员会伙伴关系和资源调动司总干事史蒂夫·帕特里克·拉朗德说:“被接纳为二十国集团正式成员,这有助于非盟在全球层面的政策制定中发出强有力声音,进一步促进世界发展。” 在峰会上,美国及其盟友宣布计划修建一条连接印度、中东和欧洲的铁路和航运通道,旨在促进贸易和改善数字连接。不过完成的时间表尚未公布。此外,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还宣布了一条“跨非洲走廊”,将安哥拉洛比托港和包括刚果民主共和国卡南加以及赞比亚铜矿区在内的非洲内陆连接起来。 在此次峰会中,印度总理莫迪在晚宴邀请函中使用“巴拉特”(Bharat)取代了“印度”(India)一词引人关注。“巴拉特”是一个古老的梵语词汇,在印地语中也有印度的意思。“巴拉特”和“印度”均在宪法中出现,也都是印度的官方名称。此次名称的改变得到了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官员的支持。他们认为“印度”这个名称是奴隶制的象征。反对派则认为,“印度”一词在过去几年中建立了无法估量的品牌价值,不应完全放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均未出席此次峰会。拜登表示,峰会进展顺利,但如果习近平能来就太好了。 (路透社,美联社 1,2,3,新华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李强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视频峰会

李强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视频峰会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视频峰会。 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应印度政府邀请,李强将于星期三(11月22日)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视频峰会。 李强9月曾出席在印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他在峰会期间曾与美国总统拜登,以及多位欧洲领导人会面和交流,包括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英国首相苏纳克、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等。 2023年11月21日 3:27 PM

封面图片

G20峰会闭幕发表《二十国领导人巴厘宣言》附《二十国集团强劲和包容复苏行动》汇总各国提交的国际合作项目。

G20峰会闭幕发表《二十国领导人巴厘宣言》附《二十国集团强劲和包容复苏行动》汇总各国提交的国际合作项目。 关于俄乌战争,公报表述为“各国重申各自在联大等其他场合时的立场,联大今年3月2日通过的ES-11/1决议对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表达最强烈的斥责(deplore,联大原决议中文文本为斥责,新华社本日稿件改译为痛惜)并要求俄罗斯立即无条件撤军”、同时承认部分成员对局势和制裁做法存在不同认识与看法,与前日路透社取得的草案一致。 (新华社,图:路透社)

封面图片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于10月30日至31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罗马峰会宣言》。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于10月30日至31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罗马峰会宣言》。 峰会就G20国家何时需要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达成了妥协的措辞。宣言称,在这关键十年采取减缓、适应和资金行动,基于现有最佳科学知识,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并考虑不同国情。G20国家仍然承诺《巴黎协定》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低于2℃之内,并努力将其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之内,也将其作为实现2030年议程的手段之一。G20国家将努力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同时考虑国情并尊重各自国家自主贡献。承诺保持能源安全,同时应对气候变化,保证一个公正有序、确保可负担的能源体系转型,包括对最脆弱家庭和企业。G20国家领导人决定“到本世纪中叶左右”实现净零排放,该时间晚于七国集团(G7)设定的2050年,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已将2060年定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G20国家领导人同意结束对海外燃煤发电的公共融资,这与G7峰会的决定一致,但G20峰会没有设定在国内逐步淘汰煤炭的目标,这一决定显然是对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和印度的让步。 除了气候问题,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协议,要求各国制定15%的全球最低企业税率。 G20国家领导人欢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施的新一轮特别提款权普遍增发,这为全球提供了6500亿美元等值的额外储备,并欢迎G20缓债倡议所取得的进展。初步估计表明,在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该倡议下至少总计127亿美元的债务暂缓偿付,50个国家从中获益。 领导人还决心运用所有可用的工具,以应对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将继续维持经济复苏,避免过早退出支持措施,同时维护金融稳定和长期财政可持续性,防范下行风险和负面溢出效应。领导人还对供应链中断等影响经济的全球挑战保持警惕。 G20将采取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加疫苗、关键医疗产品和原料供应,解决相关供应和融资限制。我们支持中低收入国家提高疫苗分配、监管和本地生产能力,包括在多个地区设立技术转让中心,达成联合生产和处理安排。 宣言还提及了生物多样性,妇女、女童以及弱势学生获得优质教育的权利,央行数字货币,多边贸易体制,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普惠金融,反腐败等内容。 (美联社,新华社,G20峰会宣言)

封面图片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代表中方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议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代表中方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议 在北京,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说,外长王毅因为日程安排难以出席于巴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外长会议,委派副部长马朝旭代表中方出席。被问到俄罗斯反对将乌克兰问题列入会议日程,毛宁说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不是解决地缘政治和安全问题的平台,这是二十国集团的共识。她说中方期待这次外长会有助于推动各方加强团结合作,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4-02-21 15:34:50

封面图片

中国副外长马朝旭:二十国集团应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

中国副外长马朝旭:二十国集团应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时说,二十国集团应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发挥关键作用。 根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消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星期三(2月21日)至星期四(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 马朝旭在会上说,二十国集团应坚持推动国际经济合作的初心使命,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合作机制,把发展问题作为优先议程,合作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二十国集团应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发挥关键作用。 马朝旭指出,当前加沙局势极为严峻,地区和平稳定遭受严重冲击,联合国安理会必须履行《联合国宪章》赋予的职责,尽快采取行动,推动停火止战,缓解人道主义危机。中方呼吁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平会议,为实现中东地区长治久安做出努力。马朝旭还就红海局势、乌克兰危机等问题阐述了中方立场。 此次会议由2024年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巴西外长维埃拉主持,各方就二十国集团在应对国际紧张局势中的作用和全球治理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星期三(2月2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受询时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因日程安排难以出席当天开始在巴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委派副部长马朝旭代表中方出席。 2024年2月23日 10:41 AM

封面图片

李强将出席印度G20领导人峰会

李强将出席印度G20领导人峰会 中国总理李强将在这个星期出席在印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 中国外交部星期一(9月4日)在官网上宣布,应印度政府邀请,李强将于9月9日至10日出席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八次峰会。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