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就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答记者问。

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就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答记者问。 负责人指,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立足国情,遵循规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负责人称,党的十八大以来,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由于政策调整原因全国累计多出生二孩1000多万人。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近年来的50%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从2013年的118降至目前的111左右。 对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近年来出生人口仍有下降的现象,负责人说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规模不断下降,婚育年龄推迟造成当期生育的妇女减少。二是群众生育意愿降低。目前,我国“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66个,比“80后”低10%。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成为影响家庭生育抉择的关键。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相当比例的家庭想生不敢生,排名前三的原因是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和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三是新型肺炎疫情影响。 负责人表示,实施三孩政策,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要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对于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对改善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的影响,负责人称,长期看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缓和代际之间矛盾,增加社会整体活力,降低老龄化峰值水平。 (新华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二对全国优化生育政策电视电话会议做出批示,强调减轻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要求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切实提高优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二对全国优化生育政策电视电话会议做出批示,强调减轻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要求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切实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与生育政策配套衔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援引李克强讲话并称,要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 “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民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其配套措施是...根据我国人口变化形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李克强重申。 当高昂的教育、医疗、房价成为重压在中国人身上的新三座大山,诸多行业“内卷”盛行,“躺平”成为全社会高频词时,中国致力于人口均衡发展的三孩政策如何落地见效显然需要更多的组合拳,不仅教育领域,更涉及房地产调控中打击高价学区房以及医疗、户籍等社会管理诸多范畴。 中国近期连续出台重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从课程治理到培训机构背后的资本整治,一系列动作或许只是中国缓解教育焦虑、降低教育成本,为出台不久的三孩政策护航的先手棋。 (路透社)

封面图片

中国将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

中国将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会议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会议强调,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要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积极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健全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老龄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政策和多渠道筹资机制,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必要保障。 会议指出,党中央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同时,我国人口总量庞大,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要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新华社)

封面图片

郑州卫健委回应三孩补贴无法落实:实施细则还没出台

郑州卫健委回应三孩补贴无法落实:实施细则还没出台 针对郑州三孩补贴实施两个月仍无法落实,郑州卫健委回应称,相关的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因此目前还无法申请补贴。 根据中国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今年9月1日起,《郑州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办法》全面启动实施。《办法》明确规定,郑州市将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其中对新生儿入户郑州市的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家庭分别一次性发放2000元(人民币,下同,约375新元)、5000元、15000元的育儿补贴。 据顶端新闻星期三(11月22日)报道,政策已经实施接近两个月,却不断有市民反映自己家庭生育了二孩或者三孩,想申请补贴,却是找谁谁不管。 不仅是生育补贴,连《办法》规定的“在幼儿三周岁以前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10天的育儿假”以及“女职工产假可申请至一年”等规定,都无法得到落实。 郑州市卫健委一名工作人员回应此事时说,《办法》出台后,相关的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这导致现在育儿补贴如何申请、如何认定、如何发放都没有确定,“现在还没有办法申请补贴,市里面正在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 至于实施细则何时能出台,工作人员说,出台时间现在还不确定,因为这里面不仅牵涉到一个申请,还牵涉到资金的来源。 据每经新闻报道,河南兰博律师事务所主任肖向功就此事指出,如果延长产假、育儿补贴这样的政策,不设定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那么政策的良法美意可能也会在执行中打折扣,甚至形同虚设。“我们呼吁郑州市尽快出台办法的实施细则,让惠民政策尽快落到实处。” 2023年11月23日 8:41 AM

封面图片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答记者问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答记者问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答记者问。《通知》包括政策内容、贷款流程、贴息流程、监督管理、其他事项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关于支持范围。为纳入相关部门备选项目清单、符合设备更新相关再贷款条件的经营主体。备选项目清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协商确定。二是关于贴息标准。中央财政对贷款本金贴息 1 个百分点,贴息不超过 2 年。三是关于期限条件。符合贷款条件且贷款发放时间在国发〔2024〕7 号文件印发之日(2024 年 3 月 7 日)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期间,结合设备更新相关再贷款额度使用情况可视情延长。四是关于资金管理。实行 “两个预拨” 机制,财政部向省级财政部门预拨贴息资金,省级财政部门按季度向经办银行预拨贴息资金。五是关于资金审核。由地方财政部门、发展改革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协同联动,及时共享财政贴息、项目清单、再贷款清单等信息。 (财政部)

封面图片

于学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令家庭有能力和意愿生育

于学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令家庭有能力和意愿生育 内地连续第2年人口下跌,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接受本台访问时说,在国家城市化和妇女教育水平提高的背景下,生育下降是一个必然趋势。他认为,生育数量政策已经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关键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令家庭有能力和意愿生育。有内地学者认为,目前计划生育政策应该聚焦夫妻趁早生育第一个小孩,建议中央向每名愿意生二孩或三孩的女性,增加补贴,同时加强女性生育科普知识宣传,鼓励单身女性趁早冻藏卵子,为未来的生育计划做好准备。 2024-04-01 12:31:04

封面图片

育儿补贴半年未兑现 郑州卫健委:正测试线上申请渠道

育儿补贴半年未兑现 郑州卫健委:正测试线上申请渠道 河南省郑州市去年9月推出优化生育政策,至今已接近半年,尚未兑现相关育儿补贴承诺。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星期一(2月26日)回应媒体询问时说,政策已经开始实施,现在技术人员正在测试线上申请渠道,确定没问题之后,就会上线,具体细则也会同步上线。 根据河南日报顶端新闻报道,有郑州市民通过河南网上问政新平台河南日报顶端新闻“我想@领导”向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留言咨询:郑州市的育儿补贴政策何时能够落地。 针对市民的疑问,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回应媒体查询时说,“政策已经开始实施了,现在技术人员正在测试线上申请渠道,确定没问题之后,就会在‘郑好办’(郑州政务服务平台)上线。” 工作人员还说,卫健委到时候就会向全社会进行宣传,具体细则也会同步上线。该工作人员介绍,自去年9月1日《实施办法》发布以来出生的子女都将享受到该补贴政策的待遇。 郑州市卫健委去年9月1日发布《郑州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办法》,提出将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其中对新生儿入户郑州市的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家庭分别一次性发放2000元(人民币,下同,约373新元)、5000元、15000元的育儿补贴。 但据当地媒体报道,许多民众去年11月反映尽管满足条件,但补贴申请却是“找谁谁不管”。此外,规定的育儿假和延长产假政策也未得到落实。 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11月23日通报称,育儿补贴实施细则正在征求意见阶段,细则完善后将立即组织实施。但目前已无法在官方网站上找到相关文件。 河南是中国人口大省,去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61年以来首次告负。中国地方政府推动生育政策面临财政压力。据穆迪投资者服务统计,河南直接和隐性负债超过总财政收入300%。 2024年2月27日 1:26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