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关于湖北省某高考考生考中作弊事件有关情况的通报。

教育部发布关于湖北省某高考考生考中作弊事件有关情况的通报。 通报称,6月7日湖北省某高考考生手机作弊事件,为考生开考后用手机拍照发送考题,系考中个人作弊,不存在考前泄题。 教育部第一时间责成湖北省立即开展调查,严肃处理。经查,该考生在进入考场接受安检时,将手机藏于手拿的薄衣内,高举双手避开了安检,违规将手机带入考场。考中将手机藏于草稿纸下拍题,于开考46分发至某培训机构寻求答案(未获)。考生已承认作弊行为。目前,该生已被取消所有成绩,并将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以儆效尤。同时,撤换监考人员,加强监考力量,涉事监考人员已由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调查。 教育部再次向各地提出要求,进一步加强后续考试的考场监管,严肃考风考纪。同时要求湖北省招生委员会组织教育、公安、纪检监察、无线电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进一步对作弊考生、涉该考点的失职失责人员和相关机构进行全方面、全过程、全链条彻查,依法依规严惩严处,坚决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教育部)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通报,网传试题泄露照片,其中涉数学全国乙卷事系考中作弊,甘肃某考生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开考后拍摄试卷发至QQ群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通报,网传试题泄露照片,其中涉数学全国乙卷事系考中作弊,甘肃某考生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开考后拍摄试卷发至QQ群寻求解答未果;涉数学全国新高考I卷事,系广东某考生考前在QQ空间发布无关帖子占位,考后再用试卷内容替换原有内容、帖子时间仍显示开考前;以上情况均不存在考前泄题。 (中国教育考试网)

封面图片

针对网传考生吴某某将高考数学题拍照上传至小猿搜题APP一事,6月8日上午,教育部考试中心回应,已责成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认真调查,依

针对网传考生吴某某将高考数学题拍照上传至小猿搜题APP一事,6月8日上午,教育部考试中心回应,已责成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认真调查,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切实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中国多地高考考场升级安检门防考生作弊

中国多地高考考场升级安检门防考生作弊 中国多地高考考场升级安检门防考生作弊。 据辽宁《锦州日报》星期三(6月5日)报道,锦州市招考委要求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考生使用手机作弊,实现智能安检门升级完善,增加对手机屏蔽袋、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陶瓷耳机等违规物品检测功能。 报道称,锦州市智能安检门要安装15厘米高的脚踏板,严防考生将手机藏匿在鞋底带进考点的现象发生。锦州市今年也新增了110个5G信号屏蔽器,实现了包含卫生间、走廊、盥洗室、门厅在内的所有考生可能出现区域的5G信号屏蔽全覆盖。 武汉市招生考试办公室星期一(6月3日)发布《2024年高考严防手机作弊和延时答题专项治理考生须知》提到,当局安排在考点入口处均设置智能安检门,所有考生通过智能安检门进入考点时需跨过高20厘米的隔离墩,鞋底藏匿手机等违禁物品也将触发警报。考生进入考场时在视频监控下接受手持金属探测器安检。手机等作弊工具“藏不住、带不进”。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也全面优化升级全省所有考点的智能安检门。 据长城网星期三报道,每个进入考场的考生都要经过这道智能安检门。在安检门下方加装了安检台,扩大了检测的范围,通过智能安检门时,手机、手机屏蔽袋、智能眼镜等电子设备不仅能够准确快速检出,而且还能识别出具体携带部位。 2024年6月6日 8:04 PM

封面图片

教育部首次上线高考志愿信息系统 免费帮高考生填报志愿

教育部首次上线高考志愿信息系统 免费帮高考生填报志愿 该系统集合权威、详尽的专业库、院校库、就业前景情况等数据,为填报志愿提供多元参考信息,助高中生“选大学,选专业”。同时,邀请国内权威心理专家研发相关职业测评工具,从兴趣、价值观、人格、学科倾向综合四维度,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倾向。值得一提的是,系统还会依据往年录取情况,根据考生高考成绩(位次),按照“稳冲保”的填报原则,结合心理测评结果,个性化生成志愿参考建议,展示录取情况、专业满意度、就业去向等全方位数据。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警惕!#教育部曝光高考录取诈骗套路#】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在进行中。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近年来个别地方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

【警惕!#教育部曝光高考录取诈骗套路#】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在进行中。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近年来个别地方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提醒高考生和家长!切勿轻信各种团伙和个人的蛊惑,要保持清醒头脑并及时报警。 ①#骗子给高考生发短信称疑似作弊#:不法分子非法搜集考生信息,向考生发送所谓“疑似作弊”的通知短信,要求拨打指定电话号码咨询确认,一步步套取信息,诱导缴纳费用。 ②不法分子声称有内部特殊渠道、掌握内部招生名额,或是能够通过“定向招生”“委培招生”等名义“降分录取”考生,目的就是骗钱。 ③假录取通知书、假录取短信,甚至假招生网站,诱骗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账号。网页链接 via 央视新闻的微博

封面图片

据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6月7日晚,经考区组织考场视频回放,确认考生吴某某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拍摄试卷事实,监考人员存在入场安检和

据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6月7日晚,经考区组织考场视频回放,确认考生吴某某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拍摄试卷事实,监考人员存在入场安检和监考失职问题。 根据目前调查情况,已停止当事监考人员此次高考监考资格,对相关人员失职行为,由区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调查处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33号令)第九条规定,对违规考生作出给予取消此次考试资格,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的处理,并根据后续调查结果作出进一步处理。 此外,黄陂区招考办向新京报记者回应此事称,或因5G信号屏蔽出现漏洞,导致该考生能用手机上传考题。 (人民日报,新京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