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人士指,中国市场监管机构正对滴滴出行展开反垄断调查,包括调查滴滴出行是否不公平地排挤小型竞争对手、叫车业务定价松制是否足够透

消息人士指,中国市场监管机构正对滴滴出行展开反垄断调查,包括调查滴滴出行是否不公平地排挤小型竞争对手、叫车业务定价松制是否足够透明。消息指,调查仍处于初期,监管机构尚未对公司下达具体指示。 消息人士说,滴滴认为定价及不公平竞争是相对轻微的过失,有信心无阻IPO过程,并游说监管机构公司可创造就业机会。 滴滴出行正准备到美国上市,上星期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招股书提到,滴滴与30多家中国互联网企业,4月已与包括市场监管总局等监管机构面谈,监管机构要求企业自查并提交合规承诺。 滴滴指,公司已完成对可能违反反垄断、反不公平竞争、税收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的自查自纠,有关部门亦已进行现场检查。滴滴提到,监管机构可能不满检查结果,公司或遭受处罚。 (路透社,香港电台)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系统崩溃一夜 滴滴出行:网约车等服务已恢复

系统崩溃一夜 滴滴出行:网约车等服务已恢复 在系统崩溃一夜后,中国网约车公司滴滴出行称,网约车等服务已恢复。 “滴滴出行”星期二(11月28日)早晨在微博帐号上发布公告称,经技术团队连夜修复,滴滴网约车等服务已恢复,用户可下载滴滴App使用打车服务。骑车等服务还在陆续修复中,所有可开锁或未关锁的青桔车辆均可免费骑行。 公告称,11月27日晚间因系统故障导致App服务异常,影响了一些用户出行和司机接单,非常惭愧没有服务好大家,向公众致歉。 “滴滴崩了”相关话题星期二凌晨登上微博热搜,很多用户反映滴滴App无法正常使用。 据第一财经报道,在滴滴发布公告后,不少用户反馈仍然无法打车,只能选择其他平台出行。记者发现,星期二早晨8点左右,滴滴网约车已经恢复定位功能,但是下单时还是显示“发单失败”。 综合彭博社、澎湃新闻等此前报道,滴滴11月13日公布今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实现总收入514亿元(人民币,下同,96亿新元),同比增长25%,创历史新高。得益于应用程序在今年初恢复上架,加上暑期、演唱会等火热出行需求,滴滴在三季度的核心平台总单量达到35.79亿单,同比增长33.9%。 知情人士称,滴滴出行计划明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滴滴2021年6月30日在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几天后,其应用程序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架。 中国官方去年7月指滴滴违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且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恶意逃避监管等问题,对其开出80.26亿元的罚单。 今年1月16日,滴滴出行宣布恢复新用户注册,并表示一年多来,公司认真配合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审查,严肃对待审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 2023年11月28日 11:16 AM

封面图片

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20日上午对满帮、货拉拉、滴滴货运、快狗打车进行约谈,对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美团出行

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20日上午对满帮、货拉拉、滴滴货运、快狗打车进行约谈,对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美团出行进行提醒。 约谈提醒指出,近期货车司机集中反映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随意调整计价规则、上涨会员费,诱导恶性低价竞争,超限超载非法运输等问题,涉嫌侵害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引发货车司机普遍不满和社会广泛关注。约谈提醒要求,各平台公司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举一反三,立即进行整改。 一是切实维护司机群体合法权益,二是切实规范平台公司经营行为,三是切实坚守安全稳定发展底线,四是切实做好群众出行和物资运输保障。 (交通运输部)

封面图片

中国网信办下令应用商店将滴滴出行的App下架。不过对此前已下载的约5亿用户而言,他们仍可使用该应用。

中国网信办下令应用商店将滴滴出行的App下架。不过对此前已下载的约5亿用户而言,他们仍可使用该应用。 中国出人意料的调查和迅速的跟进凸显了滴滴出行在反垄断及数据安全等各个方面面临的审视。滴滴此前在美国IPO中募集到44亿美元,周三刚刚在纽约挂牌交易。周五该公司市值一度蒸发11%。滴滴的IPO由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及摩根大通等牵头,全部参与券商超过20家。 就更大范围而言,北京一直在努力遏制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日益成长的影响力。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和该公司在内的互联网巨头每天从数亿用户中获取海量数据,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收紧对这些信息的所有权和处理权。与此同时对这些公司的反垄断调查会产生何种结果前景亦不明朗。 网信办周五没有具体说明安全审查的内容。不过宣布的时机非常敏感,不仅是在滴滴出行上市两天之后,而且中国共产党刚刚在北京举行了成了100周年的庆典活动。 作为软银集团最大的单笔投资之一,滴滴2016年在中国击败优步,此后并展开雄心勃勃的海外扩张。彭博汇总的数据显示,它是在美国上市规模第二大的中国公司,仅次于2014年阿里巴巴的250亿美元。 但滴滴出行寻求的估值远低于1000亿美元的最乐观预期。这反映了2018年两宗乘客遇害案之后严格监管的影响。用公司创始人程维的话说,那是一段“最黑暗的日子”。 在那之后,滴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用户安全性。滴滴还开始探索新业务,包括汽车维修和杂货配送,以抵消网约车业务成长放缓的影响。在新型肺炎疫情袭来、城市陷入封锁期间,新业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该公司第一季录得8.37亿美元利润,在最近备受关注的一些IPO中鹤立鸡群。 针对滴滴出行的最新举措凸显出中国政府整顿互联网行业带来不确定性。滴滴是今年4月被监管机构责令改正的34家互联网巨头之一。该公司在早些时候的一份文件中警告称,不能保证政府官员对它的努力感到满意或免于处罚。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巨头美团也在通过创纪录的配股和可转债发行筹资99.8亿美元几天后被立案调查涉嫌垄断行为。 香港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开源资本的首席投资官Brock Silvers周五说,“这对投资者是非常不公平的,作为市场诚信的关键问题,中国监管机构应该停止允许公司在受调查期间上市。” (彭博社)

封面图片

《华尔街日报》稍早报道称,滴滴正在考虑私有化,以安抚中国当局,并补偿投资者自该公司在美国上市以来的损失。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周四称,

《华尔街日报》稍早报道称,滴滴正在考虑私有化,以安抚中国当局,并补偿投资者自该公司在美国上市以来的损失。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周四称,有关其将私有化的传闻为不实信息,目前公司正积极全面配合网络安全审查。 《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称,随着监管打击扩大,滴滴出行一直在考虑退市计划,并已获得网络安全监管当局的支持。报道还指出,滴滴一直在与银行家、监管机构和关键投资者进行谈判,探讨如何解决滴滴在纽约证交所上市后出现的问题。报道称,滴滴已要求主承销商评估投资者对私有化计划的看法,以及他们能接受的定价范围。该报道称,一项涉及对其公开交易股票进行要约收购的私有化交易是正在考虑的初步选择之一。 滴滴盘前涨幅收窄至10.3%,报8.87美元,此前涨幅一度高达50%。滴滴最新股价较其6月30日上市首日开盘价16.65美元降幅高达47%。 (路透社)

封面图片

2021年9月1日上午,交通运输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成

2021年9月1日上午,交通运输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T3出行、美团出行、曹操出行、高德、滴滴出行、首汽约车、嘀嗒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阳光出行、万顺叫车等1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联合约谈。 约谈指出,近期,部分平台公司通过多种营销手段,恶性竞争,并招募或诱导未取得许可的驾驶员和车辆“带车加盟”,开展非法营运,扰乱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影响行业安全稳定,损害司乘人员合法权益。 约谈要求,各平台公司要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立即整改不合规行为,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共同营造网约车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坚守依法合规经营底线,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保障司乘人员合法权益,落实安全稳定主体责任,保障用户信息和数据安全。 约谈强调,各平台公司要排查自身问题,立即整改。要加快推进合规化,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约车合规化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目标和工作举措,特别是要提出到今年年底前,车辆、驾驶员合规化工作的具体目标。 各平台公司表示,将按照约谈要求,全面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安全稳定风险隐患,扎实做好整改工作,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立即停止新增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加快推进既有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进程,依法合规开展经营,促进网约车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部)

封面图片

6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举办反不正当竞争论坛,就数字经济下不正当竞争行为、品牌保护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

6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举办反不正当竞争论坛,就数字经济下不正当竞争行为、品牌保护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甘霖强调,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仍然面临公平竞争意识尚未深入人心、反不正当竞争形势依然严峻、法律制度仍需完善、监管理念有待更新等诸多公平竞争方面的问题。论坛发布了《2020年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报告》及市场监管总局成立以来反不正当竞争影响力十大事件,对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进行解析。据统计,2020年,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7371件、罚没金额4.16亿元。2021年1月到5月,查办各类反不正当竞争案件1345件、罚没金额1.22亿元。来自反不正当竞争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司法机关、研究机构、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的200名代表参加论坛。 (财经)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