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了中国政府接受《〈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的接受书。

6月17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了中国政府接受《〈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的接受书。该修正案将于2021年9月15日对中国生效(暂不适用于香港特区)。 《基加利修正案》于2016年10月15日在卢旺达基加利通过,将氢氟碳化物(HFCs)纳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管控范围。HFCs是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常用替代品,虽然本身不是ODS,但HFCs是温室气体,具有高全球升温潜能值(GWP)。《基加利修正案》的通过开启了协同应对臭氧层耗损和气候变化的历史新篇章。 此前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及欧盟批准基加利修正案,但未包括中国及美国。今年4月《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确认,双方将分别执行基加利修正案中所体现的逐步削减氢氟碳化物生产和消费的措施。 (生态环境部)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蒙特利尔议定书》科学评估小组最新评估报告显示,臭氧层空洞有望在2066年恢复到1980年水平,并在2100年避免0.3至0.5

《蒙特利尔议定书》科学评估小组最新评估报告显示,臭氧层空洞有望在2066年恢复到1980年水平,并在2100年避免0.3至0.5摄氏度的升温。 评估指出,恢复得益于近99%以氯氟烃为主的臭氧层消耗物质现在已被淘汰。恢复时间按地区则有所不同,预计南极上空于2066年,北极上空于2045年,世界其它地区于2040年恢复到1980年臭氧层空洞出现前的水平。 臭氧层消耗始于1970年,1985年被观测到空洞存在。1987年46国签订了《蒙特利尔议定书》,承诺淘汰消耗臭氧层的有害化学品。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说,臭氧行动为气候行动创了先河,并呼吁摆脱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从而限制温度上升。 (BBC,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新闻)

封面图片

经科局联同环保局为业界举办 "基加利修正案" 适澳讲解会

经科局联同环保局为业界举办 "基加利修正案" 适澳讲解会 #经济及科技发展局 为让业界适时了解《〈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下简称“《基加利修正案》”)的要求,经济及科展发展局今(3)日联同环境保护局举行《基加利修正案》适澳讲解会,向本澳制冷业界及消防业界讲解修正案的内容及未来的监管措施,约50位业界代表出席。 《基加利修正案》已适用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文本已透过第31/2021号行政长官公告公布...

封面图片

4月1日起氢氟碳化物(HFCs)纳入准照制度及实施进口限额

4月1日起氢氟碳化物(HFCs)纳入准照制度及实施进口限额 #经济及科技发展局 为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简称《议定书》),澳门特区透过第45/2022号行政长官批示,把18种具有高温室效应潜能值(GWP)的氢氟碳化物(HFCs)纳入第62/95/M号法令的监管范围,亦即氢氟碳化物及含有氢氟碳化物的设备会纳入准照制度。有关措施将于2022年4月1日生效,届时进口或出口相关货物前均需申领进口或出口准照。 此外,按《议定书》要求...

封面图片

「新型制冷剂及R-32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作坊」招生

「新型制冷剂及R-32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作坊」招生 #环境保护局 环境保护局与劳工事务局将合办「新型制冷剂及R-32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作坊」,以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普及新型制冷剂及相关空调设备的应用,并提升本澳从事空调设备安装、检查及维修人士的相关专业知识。 工作坊将于2022年12月1日、2日及5日分三场举行,每场四小时...

封面图片

全球协作终见成效:环境领域重大胜利的科学启示

全球协作终见成效:环境领域重大胜利的科学启示 新的研究表明,大气中的氯氟烃(HCFCs)有所减少,这证实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在管制破坏臭氧层和导致全球变暖的物质方面的有效性。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在降低大气中对地球臭氧层有害的化学物质浓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项研究证实,限制生产这些化学品的历史性法规取得了成功。研究结果首次表明,大气中被称为氯氟烃(HCFCs)的强效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含量显著下降。这些氟氯烃也是有害的温室气体,因此减少氟氯烃的使用也会减少全球变暖。这项研究由布里斯托尔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领导,今天(6月11日)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杂志上。《蒙特利尔议定书》于 1987 年在国际上达成一致意见,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实行管制,消耗臭氧层物质曾广泛用于数百种产品的生产,包括冰箱、喷雾器、泡沫塑料和包装。氟氯烃是作为氯氟化碳(CFC)的替代品而开发的。虽然自 2010 年起全球已禁止生产 CFC,但仍在逐步淘汰 HCFC 的生产和使用。这张照片显示的是位于瑞士的高海拔综合碳观测系统(ICOS)少女峰站,这项研究就是利用它进行测量的。图片来源:Jungfrau.ch主要作者、大学化学学院玛丽-居里研究员卢克-韦斯特(Luke Western)博士说:"这些结果非常令人鼓舞。他们强调了制定和遵守国际协议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蒙特利尔议定书》,就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因此这是对应对平流层臭氧消耗的多边承诺的有力支持,在应对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方面也会带来更多益处"。哥白尼哨兵-5P 卫星的测量数据显示,2023 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图片来源:包含修改后的哥白尼哨兵数据(2023 年)/德国航天中心处理这项国际研究显示,所有氟氯烃所含的消耗臭氧层氯的总量在 2021 年达到峰值。由于这些化合物也是强效温室气体,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在这一年达到峰值。这一峰值出现在最新预测的五年前。尽管 2021 年至 2023 年间的降幅不到 1%,但仍表明氟氯烃排放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Western 博士说:"目前,全球正在逐步淘汰氟氯烃的生产,计划于 2040 年完成。反过来,这些氟氯烃正在被不消耗臭氧的氢氟碳化物(HFCs)和其他化合物所取代。通过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和促进采用对臭氧层无害的替代品,该议定书成功地遏制了向大气中释放氟氯烃的数量和水平"。这些结果依赖于全球分布的大气观测站的高精度测量,使用的数据来自高级全球大气气体实验(AGAGE)和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管理局(NOAA)。共同作者、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EMPA)大气科学家马丁-沃尔默(Martin Vollmer)博士说:"我们采用了高灵敏度的测量技术和全面的协议,以确保这些观测结果的可靠性。"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研究科学家 Isaac Vimont 博士补充说:"这项研究强调了我们在环境监测中保持警惕和积极主动的迫切需要,确保其他受控的臭氧消耗气体和温室气体也遵循类似的趋势,这将有助于为子孙后代保护地球。"参考资料全球减少有害温室气体和消耗臭氧层物质:《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成功得到确认,2024 年 6 月 11 日,《自然-气候变化》。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互联网卫星或将毁掉全人类近40年的努力星链卫星正吞噬地球臭氧层

互联网卫星或将毁掉全人类近40年的努力星链卫星正吞噬地球臭氧层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近地轨道的互联网卫星达到寿命报废时,会在大气层解体,同时释放大量的氧化铝颗粒,这些颗粒会消耗地球平流层的臭氧。 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签订,旨在减少臭氧层破坏。经过全球近40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地减少了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预计在未来50年内恢复。然而,近地卫星可能会毁掉全人类的努力。目前,近地地球轨道约有8100个卫星,其中约6000个是近几年SpaceX发射的星链卫星,并计划发射多达42000颗。另外,还有亚马逊等全球其它公司也在计划发射上万颗。 这些近地轨道上的互联网卫星寿命很短,大约为5年,然后需要发射新的替代。然而,报废的卫星则在地球大气层焚烧。科学家估计,当目前计划的卫星全发射时,每年将有近360吨氧化铝颗粒落入地球大气层,比自然水平增加6倍。 新浪科技 via 匿名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