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说,目前国内外相关科学研究和疫情防控实践证明,德尔塔变异株并没有导致新型冠状病毒生物学特性发生颠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说,目前国内外相关科学研究和疫情防控实践证明,德尔塔变异株并没有导致新型冠状病毒生物学特性发生颠覆性改变,传染源、传播途径基本清楚,现有疫情防控措施仍然有效。现有疫苗仍然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能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减少感染者的传播力,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前一段时间我国首次成功阻断了发生在人口稠密、流动性大的广东省几个地市的德尔塔变异株本土疫情传播,证明接种疫苗、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人群聚集等措施是有效的。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余昌国说,当旅游目的地政府有关部门对旅游发出预警提示或将相关区域列为疫情中、高风险等级时,未出发的旅游团队必须立即取消或更改旅游行程;已经在当地的旅游团队,必须暂停在当地的旅游活动,配合做好相关疫情排查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说,调查结果认为,郑州六院疫情是一起医院感染事件,对确诊病例的致病毒株进行基因测序分析以后,与定点医院收治的一位境外输入的感染患者的基因测序高度同源,同时也是德尔塔变异毒株,应该说郑州六院的这一起感染与南京的感染没有关联。 (新华社 1,2,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11月11日,辽宁省大连市政府秘书长衣庆焘在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称,本轮新型肺炎疫情病毒为德尔塔变异株,属于VO

11月11日,辽宁省大连市政府秘书长衣庆焘在大连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称,大连本轮新型肺炎疫情病毒为德尔塔变异株,属于VOC/德尔塔变异株(B.1.617.2进化分支)。 本轮疫情呈单位聚集性、家庭聚集性、学校聚集性等特点,病毒载量高、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代际传播为2天左右。截至目前,大连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163例。 (中新网)

封面图片

中疾控:我国尚未监测到德尔塔克戎

中疾控:我国尚未监测到德尔塔克戎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近期,泰国检出德尔塔克戎毒株,国际分类命名为XAY.2。该病毒目前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监测到,目前还没有关于该病毒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力等方面足够的数据。目前我国尚未监测到XAY.2变异株。(人民日报) 标签: #疫情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7月3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此次疫情由德尔塔变异株输入引

7月3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此次疫情由德尔塔变异株输入引发,传播速度快、转阴时间长;此轮疫情发生于暑期,景区人员聚集;发生地是人口密集且流动量很大的国际机场。这三个特点,使得疫情已向江苏省内其他地市或省外扩散,南京此轮疫情短期内仍有扩散风险。 贺青华还表示,德尔塔变异株病毒载量高,传播速度快、传播能力强,在一些地方,面对这样的病毒,还可能出现疫情,这就要求我们的防控措施更要突出快、狠、严、扩、足。“快”,就是出手快,做到响应快、决策快、处置快,确保应急响应和处置措施跑在病毒的前面。“狠”就是要管控狠,第一时间开展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排查和管控,确保在最短的时间以最有力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严”就是要措施严,及时总结经验,筑起严密的防火墙,确保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严防死守。“扩”,就是精准的扩,果断扩大包围圈,加大排查、筛查范围,坚决不放过一个潜在的感染者,确保将传播的风险尽快控制在管控范围之内。“足”就是要保证隔离点充足,储备足够的隔离场所,一旦划定隔离范围,要坚决做到应隔尽隔,规范隔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会上表示,截至今天早上,南京的确诊病例中有9位重症患者,他们都是感染了德尔塔变异毒株。9位重症患者占到住院治疗患者总数的4%,重症患者有几个共同特点,他们感染的都是德尔塔变异毒株;患者在初期症状不是特别重,有的是发热、咳嗽等等症状;他们病情的进展快,转到重症的阶段平均是5天时间。还有这些重症的患者都有基础疾病,比如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呼吸系统疾病,或者是糖尿病等。目前所有的重症患者的治疗都是非常积极有效的,而且患者的病情也比较平稳,同时江苏省和南京市还储备了后续的医疗的救治力量,可以随时投入到患者的诊疗工作当中。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7月以来,全国日均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7例。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已先后波及多个省份,截至7月30日24时,本月累计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28例,接近此前5个月总和。 (央视新闻,中新网,澎湃新闻,新华社)

封面图片

8月2日,武汉经开区报告发现7名外来务工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8月4日,湖北省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根据全基

8月2日,武汉经开区报告发现7名外来务工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8月4日,湖北省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根据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截至目前,本次疫情具有三大特点。 一是同一传染源。武汉市2日通报的7例病例中,已完成的2例样本测序结果显示为德尔塔型,且与江苏本轮本土病例毒株高度同源。 二是单一传播链。病例1唐某曾于7月27日在荆州高铁站候车时,与江苏淮安某旅游团的活动轨迹存在交集,在抵汉后传播给室友和工友。 三是2日通报的病例和3日新增的9例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为同一工地人员。 本次疫情感染者样本PCR检测病毒结果显示患者的CT值低,表明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高;同时经全基因组测序,表明引起武汉市疫情的为德尔塔变异株。现有的研究表明,德尔塔变异株病毒载量高、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导致病例增加较快,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异常严峻的挑战。 (生命时报)

封面图片

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毒株正在美国各地迅速蔓延,美国疾控中心(CDC)的内部资料显示,德尔塔毒株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病症,并会像水痘一

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毒株正在美国各地迅速蔓延,美国疾控中心(CDC)的内部资料显示,德尔塔毒株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病症,并会像水痘一样容易传播。 该份包含了尚未公开的数据的资料是以幻灯片的形式存在的。资料显示,完全接种疫苗者与未接种者都有可能以同等速度传播“德尔塔”。 这份内部资料由《华盛顿邮报》率先报道。CDC主任瓦伦斯基证实了数据的真实性。瓦伦斯基告诉CNN,德尔塔毒株是“迄今为止所知的最具传染性的病毒之一”。 她表示,德尔塔毒株的传染力与麻疹和水痘在同一水准。 CDC计划在本月30日发布这些数据。27日,瓦伦斯基说,CDC将重新评估其关于佩戴口罩的防疫对策,并建议已完全接种疫苗的人群在疫情严重的地区的室内也要佩戴口罩。 CDC的资料显示,德尔塔毒株的感染者平均会再感染8到9人,这与水痘的传染力相当。而变异前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力与普通感冒类似,感染者大约会传染2人。 另外,在感染了德尔塔毒株的情况下,完全接种疫苗者与未接种者都可能会传染同样多的人。不过疫苗有90%以上的概率可以防止病情发展到重症,但对预防感染德尔塔毒株可能不太有效。因此,资料指出,接种疫苗后也会发生“突破性感染”。 资料还引用了多份报告,提到德尔塔毒株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病症。“我们应该认识到战况变了”,并建议接种疫苗义务化,且要求每个人都佩戴口罩。 (CNN1,2)

封面图片

中国大陆出现七例JN.1变异株 疾控局:不排除流行可能

中国大陆出现七例JN.1变异株 疾控局:不排除流行可能 中国国家疾控局星期五(12月15日)发布关于冠病病毒JN.1变异株相关问答时说,自11月首次发现本土JN.1变异株以来,截至12月10日,在中国本土病例中共监测到七例JN.1变异株。后续受国际流行株和输入病例影响,不排除JN.1变异株成为国内优势流行株的可能。 根据中国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中国国家疾控局介绍,今年11月以来,JN.1变异株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迅速增加,从11月初的约4%增长至12月初的30%左右。截至12月10日,全球至少有40个国家和地区监测到JN.1变异株。从分布看,欧洲占比最高,美洲等大洲的JN.1变异株所占比例亦呈快速增长趋势。 中国国家疾控局说,中国现阶段的主要流行株仍为EG.5及其亚分支。自11月首次发现本土JN.1变异株以来,截至12月10日,在中国本土病例中共监测到七例JN.1变异株。虽然当前JN.1变异株在中国流行水平极低,但后续受国际流行株和输入病例影响,不排除JN.1变异株成为中国国内优势流行株的可能。 中国国家疾控局还介绍说,从各国流行情况看,近期JN.1变异株在多个国家增长迅速,但研究显示,在传播方面JN.1与XBB变异株差异不明显。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含有XBB.1.5成分的新冠病毒疫苗仍对JN.1变异株有效。因此,在人群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广泛免疫(包括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的前提下,JN.1变异株的传播能力可能相对有限。 据介绍,JN.1是冠病病毒奥密克戎BA.2.86变异株的第二代亚分支,也是BA.2.86变异株中具有较强传播优势的一个亚分支。世界卫生组织评价包括JN.1在内的BA.2.86变异株临床重症感染风险为低等。中国监测数据显示,JN.1变异株感染者均为轻型或无症状。不同变异株引起的症状往往相似,症状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通常更多地取决于个体免疫力。基于现有证据,JN.1变异株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 2023年12月16日 8:19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