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中国境内打击力度的加大,电信网络诈骗(下称“电诈”)窝点开始往境外转移,主要盘踞在东南亚国家。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多国进
近年来,由于中国境内打击力度的加大,电信网络诈骗(下称“电诈”)窝点开始往境外转移,主要盘踞在东南亚国家。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多国进行联合执法,电诈窝点进一步往缅北这个“犯罪洼地”流动。 缅甸中央政府对北部地区控制有限,加上近期缅甸政局动荡,该区域民族地方武装(下称“民地武”)有的还在发生冲突。中国难以在边境疫情防控压力增大、国际司法合作障碍重重的情况下跨境执法,因此2021年加强了对缅北回流人员的管控,逐渐催生出“大劝返行动”。 截至8月15日,返回中国的小程序排队系统已点名至27000号,之后3000号被通知次日可到佤邦首府邦康隔离点排队。但8月16日该隔离点突然通知暂停运营,至8月24日方恢复,此后几天一直通知2700030000号报名人员到隔离点外排队。 汹涌回国潮的背后,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劝返行动。自2021年初,中国多地官方发布通告,敦促在缅甸北部的非法出境人员、从事电信网络违法犯罪人员等目前滞留缅北人员限期回国。以上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员,若主动申报按时回国可获得宽大处理;逾期未报备回国或拒绝劝返者将被从严处罚,有的地方还称将注销后者的户籍,以及取消其家属的相关福利待遇。多地官方还部署人员打电话给滞留缅北人员规劝他们尽快回国,此前曾有消息指截止时间是6月30日,但因人数众多得以延后。 一份在缅北人员中流传的统计表显示,这场行动或涉及来自福建、湖南、贵州、广西、四川等30个省份14万余人。多位知情人士告诉财新,各地对不同性质的滞留缅北人员有不同的管控要求,他们并不一定都是电诈分子,也有在缅北经商务工人员,但大多有偷渡史。由于返乡人数过多,叠加边境防疫压力,一度出现边境口岸一号难求、“黄牛”两三万元倒卖插队资格的情况,目前回国通道容量已增大,有的省份开通了单独出发、隔离、入境的绿色通道。 8月中旬,包括周玉堂在内的多位缅北人士告诉财新,由于中国人密集返乡,叠加疫情影响,缅北多地经济备受打击,大批商铺关闭,原来灯火通明的办公大楼现在人去楼空。一些电诈窝点在生存条件变化挤压下开始撤离,“逃难一样的年轻人整车整车地走”。 云南德宏州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6月发布的通告称,缅北地区中国籍人员经备案登记,出入境证件在有效期内且经公安机关审核无违法犯罪嫌疑的,可继续在缅北从事不危害中国公民、不违反中国法律法规、不违反缅甸法律法规的工作。 在缅北做生意的国人大多知晓电诈窝点的存在,他们将这些窝点称为“现金网”公司。有司法判例证实,缅北一些商铺成为“现金网”公司转账、取现的中转渠道,并从中赚取手续费。大批流动资金的涌入,带动了缅北餐饮等衍生产业的发展。佤邦的消费水平曾堪比国内一线城市,在陈中夏的店里一杯鲜榨果汁要卖25元。一名仍滞留在佤邦的湖南籍商人举例说,2019年其刚来时餐饮业人工成本仅每月1000多元,劝返前已经涨到3000元以上。 这名湖南籍商人告诉财新,缅北地方当局对电诈产业的发展并非不知情,在佤邦一些“现金网”公司门口甚至还有当地官方派驻的保安。但随着中国开展大规模劝返行动,有原本出租场地给“现金网”公司的官员称到期后不再续租。大批中国人返乡后,不少店铺已经关门或转让,即使是通过合法手续进入缅北的生意人也有不少打算止损回国,目前当地经济大受冲击,“生意不好做了”。 全国范围内对缅北电诈问题的整治并非突如其来,在2019年就已经开始。国务院联席办在当年部署了自10月14日起对缅北部分电诈活动严重区域的QQ、微信、支付宝、POS机等社交和支付账户采取封停措施。在互联网时代,即时通讯等社交工具和支付账户是电诈的主要工具,针对某个地区的大规模封停措施迅速引发关注。此后有不少网友吐槽自己的社交账号被“误封”,公安机关随即提供了渠道,称甄别核实后将予以解封。 资料显示,电诈上世纪90年代发源于中国台湾地区,起初流行“谎称中奖让交税”等套路,后发展出多种骗术,随着岛内打击力度加大和“市场”局限,一些电诈团伙转移到福建等沿海地区,“大陆系”电诈群体随即兴起。2009年海峡两岸签署了《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将诈骗列为双方共同重点打击的犯罪类型,之后“台湾系”团伙逐步转移至东南亚国家等境外地区,同时“大陆系”团伙的新骗术也层出不穷。2015年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成立后,在挂牌督办和专项打击下,“大陆系”团伙也在逐渐往境外转移。 谢玲自2019年开始从事反诈研究,也是这一年,缅甸颁布《赌博法》,允许外国人在缅甸开设赌场。谢玲说,这为网络赌博、“杀猪盘”电诈团伙及依托犯罪产业洗钱的团伙提供了空间。之后境外电诈以缅北的克钦邦、掸邦以及金三角等地区尤盛,中缅边境聚集了上万名电诈犯罪人,专门从事针对国内居民的诈骗犯罪活动。2019年,源于缅北的诈骗发案量占全国案件总量的50%60%,缅北成为电诈犯罪洼地。 “犯罪总是从高压地区向低压地区流动。”从事跨境犯罪研究的云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实践中心主任简琨益分析说,电诈团伙聚集在缅北还有以下原因:一是该区域由不同的民地武控制,有的为了自身发展会默许甚至鼓励电诈等犯罪产业,形成了组织化的犯罪模式;二是缅甸中央政府对缅北控制有限,中缅难以通过国家层面进行打击犯罪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电诈团伙在此更容易逃避国内警方打击;三是中缅边境贸易、人员流动等频繁,缅北与毗邻的云南生活习俗相近、语言相通,这为电诈团伙提供了人力、通信、金融等多种便利。 (财新)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