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水域的船只正从全球追踪器中消失,给全球供应链带来新难题。分析认为此种变化的主因可能是中国大陆与世界其它地区的日益孤立,以

中国大陆水域的船只正从全球追踪器中消失,给全球供应链带来新难题。分析认为此种变化的主因可能是中国大陆与世界其它地区的日益孤立,以及对外国的不信任日益加深。 通常船运数据公司靠部署的自动识别系统(AIS)收发器来跟踪全球船舶,这套系统可使船舶利用高频无线电,向位于沿岸的电台发送信息,包括所在位置、速度、航线和名称。如果船只脱离了电台的传送范围,则可通过卫星交换信息。 但过去三周来,从中国大陆水域发送信号的船只数量锐减了90%,整个船运业在中国地面收发的AIS信号都在减少。 这为全球带来了新烦恼,因为随着圣诞节临近,若少了来自中国的信息,可能会为已陷入困境的世界航运业添上更多问题,尤其在全球十大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中,中国就占了6个。由于严重拥挤的港口难以跟上快速反弹的货物需求,今年供应链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业界人士表示,航运公司是靠AIS资料来预测船舶移动、追踪季节性趋势并提高港口效率。如今缺乏中国的数据,可能严重影响整个海洋供应链的能见度,尤其中国是煤炭和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也是集装箱出口大国。 有分析称,随着中国大陆船舶数据的流失,将对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公司可能失去有关船舶停靠、卸货和离开时间的关键信息。这使得已处于巨大压力下的全球供应链雪上加霜。 (联合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苹果供应链新增宝钛股份等8家中国大陆企业

苹果供应链新增宝钛股份等8家中国大陆企业 4月22日消息,苹果公司2023年供应链新增8家中国大陆企业,分别为宝钛股份、酒泉钢铁、中石伟业科技、凯成科技、三安光电、博硕科技、东尼电子、正和集团;剔除4家大陆企业,分别为江苏精研科技、美盈森集团、深圳德润电子以及盈利时,前述供应链名单涵盖了苹果当年全球产品材料、制造和组装方面的98%直接支出。 (Telegram 出现故障,该评论区无法留言,同一时段的其他频道也出现了相同问题)

封面图片

中国大陆多部门在台湾海峡西侧水域开展巡航活动

中国大陆多部门在台湾海峡西侧水域开展巡航活动 据报道,中国大陆多个部门在台湾海峡西侧水域开展联合巡航活动。 中国新闻网报道,福建海事局、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同上海海事局昨天(27日)在台湾海峡西侧水域开展了联合巡航活动。 环球网引述厦门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涂铁昆的话说,台湾海峡和福建沿海一带的商船和渔船云集,加上近期的恶劣天气,使得商船渔船碰撞的风险加剧。这次的巡航活动将督促相关船舶做好防控措施。 台湾金门海域近两个月接连发生涉及中国大陆船只的致命事故。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表示,为维护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中国大陆渔民的合法正当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大陆海警将持续加强执法巡查。

封面图片

蔡英文:中国大陆面临内部难题 目前不太可能攻台

蔡英文:中国大陆面临内部难题 目前不太可能攻台 台湾总统蔡英文星期三(11月29日)说,中国大陆目前正面临经济和政治的内部问题,不太可能进攻台湾。 根据纽约时报举办的“交易录峰会”(DealBook Summit)播放的预录访问视频,蔡英文作出上述表述,她说“我想现在不是大陆大举入侵台湾的时候”。 蔡英文进一步说,主要因为中国大陆正面临内部的经济、财政及政治难题,而且也因为国际社会表明,战争并非选项,和平及稳定符合各方利益。 在访问中,被问及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于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会面后,如何评估中国大陆入侵台湾的风险时,蔡英文说,台湾确实面临加剧的军事、胁迫、灰色地带冲突行动、网络攻击及资讯操纵,面临这样的威胁,台湾民众仍保持冷静,一些评论家甚至指出“我们可能太过冷静”。 蔡英文接着说,但事实上,台湾人民清楚这些情况,而“我们继续竭尽所能,强化我们的防卫能力及社会韧性”。 蔡英文还说,她正在密切关注乌克兰战争,并赞扬美国在中国大陆压力下重申与台湾的伙伴关系是持久的。 蔡英文还说,由于大陆商业环境正在恶化,持续存在对供应链弹性的担忧,她呼吁西方企业考虑从中国大陆迁往台湾。“在中国大陆做生意比以前更有风险,”她说,西方企业可能希望在该地区寻找替代或额外的选择。台湾欢迎他们来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对于芯片供应链的问题,蔡英文认为,美国对台湾芯片制造能力的相关举措,对台湾而言,现阶段是有利的,就建立供应链韧性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正帮助自己的盟邦及朋友,与此同时,我们也能使用在美国的可用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及人才”。 2023年11月30日 8:38 AM

封面图片

机构:2026年中国大陆IC晶圆厂产能将增至全球第一

机构:2026年中国大陆IC晶圆厂产能将增至全球第一 报告显示,2023年底全球半导体产能份额为韩国22.2%、中国台湾22.0%、中国大陆19.1%、日本13.4%、美国11.2%、欧洲4.8%。展望未来,预计中国大陆的半导体产能份额将逐步增加,并将在2026年增至全球第一。另一方面,日本的份额预计将从2023年的13.4%下降到2026年的12.9%。图:按国家/地区划分的半导体IC月度产能份额及预测(按年末200mm晶圆当量产能计算)自疫情以来,世界各地新晶圆厂的建设迅速增加。这是因为许多国家/地区正在提供补贴以吸引半导体制造到本地,以解决疫情期间暴露的供应链问题,而且这一举措很可能会持续下去。Knometa报告预测,到2026年,IC晶圆厂产能将以7.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速度增长,2024年增长相对缓慢,但新增产能预计在2025年和2026年大幅增长。全球每个半导体产区都在建设新工厂,中国大陆也是如此,虽然以美国为中心的半导体法规试图限制中国大陆企业开发和引进尖端工艺,但中国大陆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增加晶圆产能,重点关注传统或成熟工艺。预计到2026年,中国大陆将拥有全球最大的IC晶圆产能,超过韩国和中国台湾。大多数在中国大陆设有晶圆厂的外资公司,包括三星电子、SK海力士、台积电和联电,都获得了在华半导体限制的部分宽限期。截至2023年底,中国大陆IC晶圆产能的很大一部分来自这些大型外资公司,以及包括力积电(通过中国大陆子公司晶合集成)、德州仪器、AOS(阿尔法和欧米伽半导体)和Diodes等公司。截至2023年末,中国大陆在全球晶圆生产份额约为19%,其中来自中国大陆企业的份额仅为11%。目前,此类中国大陆企业也在增加产能,据Knometa预测,到2025年中国大陆的产能份额将几乎与主要国家/地区持平,并且到2026年中国大陆芯片产能将位居全球第一。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陈茂波:香港能助力增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

陈茂波:香港能助力增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港府相信香港有能力贡献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升级转型,同时助力增强其韧性和稳定性。 据香港政府公报,陈茂波星期一(4月22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香港论坛开幕式致辞时,作出以上表述。 他说,三年的冠病疫情、加上地缘政治的演变,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下正在重塑。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布局,国际合作区域化的态势将更趋明显。 陈茂波指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深刻变化,当中有挑战,也有机遇。香港是全球唯一汇聚中国优势和国际优势的城市。港府相信香港有能力贡献中国大陆以至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升级转型,助力增强其韧性和稳定性。 他说,面对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的变化,大陆坚持高水平双向对外开放,更多大陆企业正重新布局海内外的产能和供应链,更深度参与全球的产业分工和合作。 陈茂波介绍,因应上述趋势,港府在今年的《财政预算案》提出将香港建构为大陆企业的跨国供应链管理和贸易融资中心,积极贡献大陆双循环战略的发展。港府也欢迎大陆企业赴港设立国际业务总部,管理离岸贸易和财资活动。 2024年4月22日 5:47 PM

封面图片

最新供应商名单尽显苹果策略:扩大东南亚和印度生产 加深与中国大陆联系

最新供应商名单尽显苹果策略:扩大东南亚和印度生产 加深与中国大陆联系 苹果最新一期供应商名单涵盖187家公司,占该公司2023财年采购量的98%。自2020年以来,中国大陆供应商一直是苹果供应商的最大阵营,其数量从2022年的48家增至2023年的52家。2023年在中国大陆的生产或研发机构(包括国内外公司拥有的机构)增加了10家,达到286家。在苹果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加深之际,持续的中美科技战争也加快了苹果向东南亚供应链转移的步伐。2023年,在越南运营的苹果供应商数量激增40%,达到35家,而在泰国的供应商数量增长约三分之一,达到24家。印度的供应商数量保持在14家,当地企业塔塔集团(Tata Group)首次进入苹果供应商名单。塔塔集团从中国台湾的纬创资通收购了班加罗尔的一家iPhone组装厂后,为苹果供应iPhone外壳,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有望进一步提高。但苹果在印度和东南亚的业务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对中国大陆的依赖减少。分析显示,越南的35家供应商中约有37%来自中国大陆,包括AirPods组装商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以及iPad组装商比亚迪。这三家公司都扩大了在越南的产能,为苹果公司提供服务。2023年,有8家中国大陆供应商首次进入苹果供应商名单,其中包括生产LED和氮化镓(GaN)的三安光电,总部位于陕西、由国家支持的钛和镍供应商宝钛股份,以及总部位于甘肃的国有金属公司酒泉钢铁等。中国台湾供应商仍然是苹果供应链的第二大阵营,其次是美国、日本和韩国的供应商。苹果的战略与戴尔和惠普等美国同行形成鲜明对比,戴尔的目标是逐步淘汰所有中国大陆制造的芯片和零部件,惠普则要求供应商在东南亚和墨西哥建立产能。苹果公司或许比任何其他美国公司都更需要在中美之间保持谨小慎微。不仅其供应链的很大一部分在亚洲国家/地区,苹果公司来自中国大陆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的收入仍占其12月季度总收入的17%。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最近一直在为苹果在亚太地区的业务扮演形象大使的角色。今年3月,他对中国大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期间不仅会见了iPad组装商比亚迪和玻璃材料制造商蓝思科技等主要供应商的高管,还会见了中国大陆的高级官员。他庆祝了上海旗舰店的开业,并宣布扩大苹果在上海的研发中心。他表示,世界上没有任何供应链比中国大陆对苹果更重要。华为是苹果在中国大陆高端手机市场的头号竞争对手,继2023年下半年出人意料地发布采用自主芯片的Mate 60 Pro系列之后,华为上周又推出了最新旗舰产品Pura70系列。华为的卷土重来可能会给苹果以及OPPO和vivo带来压力。Counterpoint数据显示,华为2024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69.7%,而苹果则大幅下降19.1%。IDC数据显示,从全球来看,苹果今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下降近10%,同比降幅超过三星和小米等同行。访华几周后,库克继续访问了东南亚,会见了越南总理范明政、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和新加坡副总理兼候任总理黄永宏。苹果公司表示,将增加对越南供应商的支出,考虑在印尼生产,并在新加坡园区投资超过2.5亿美元,以“为人工智能(AI)和其他关键功能领域的增长和新角色提供空间”。IEK咨询公司新兴地区合作总监卡伦·马丽燕(Karen Ma Li-Yen)表示,苹果可能会继续与中国大陆供应商合作,因为它希望达成地缘政治平衡,而且这些公司可以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Ma表示,苹果有一些地缘政治方面的考虑,它必须继续与中国大陆供应商合作,因为华为正显示出卷土重来的强烈迹象。如果苹果希望继续确保中国大陆市场,就必须与中国大陆供应商分享一些利益。但这并不完全与地缘政治因素有关。很多中国大陆供应商都能以经济实惠的价格提供优质的零部件。这也是一个商业决定。Ma表示,苹果的供应商不可能放弃在中国大陆的生产,但会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加大生产。越南和泰国目前是科技公司及其供应商最青睐的目的地,然而,越南最近迁入的公司激增,导致电力和劳动力紧张。这使得泰国成为越来越有吸引力的替代选择。与此同时,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电子产品制造商的一个巨大市场,但投资尚未加速。Ma说,就外商投资而言,只有设备组装商正在增加在印度的生产足迹,而许多零部件和电子模块制造商仍处于观望状态。一位在南亚投资的iPhone供应链高管表示,苹果公司一直在大力推动零部件供应商来印度发展,“但这种推动力不足以克服供应商在印度面临的挑战和复杂性。在印度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所需的时间比我们最初想象的要长。”专门研究供应链的IDC技术分析师Annabelle Hsu也注意到了同样的动态。总体而言,中国大陆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供应链。中国大陆仍然是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的中心。然而,虽然多元化是一个日益增长的全球趋势,但供应链的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需要时间。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