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至10日在京举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至10日在京举行。 会议指出,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注重精准可持续,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有效监管、防止野蛮生长。 继续按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 (新华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来源:

封面图片

《求是》发表习近平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求是》发表习近平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他要求,吸取一些西方国家经济“脱实向虚”的教训,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切实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 他重申,当年一些拉美国家搞民粹主义,高福利养了一批懒人和不劳而获者,结果财政不堪重负、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长期不能自拔。福利待遇上去了就下不来了,搞超出能力的福利主义不可持续、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政治问题。 他分析,中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不断的原因包括:三期叠加长期积累、监管能力和制度缺陷、借债人野蛮行为、官商勾结和腐败、经济周期变化。他要求,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探索建立定期修法制度;压实地方、主管监管、企业自身三方责任;提升监管科技水平和队伍建设;研究制定促进金融机构兼并收购和化解不良资产的支持政策。 他指出,以煤为主是基本国情,实现碳达峰必须立足实际;要多渠道增加能源供应,决不允许再次发生大面积“拉闸限电”这类重大事件。 (新华社)

封面图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9大举措简化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9大举措简化版: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推动颠覆性技术,发展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 培育新兴产业,加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激发国内需求: 提升消费潜力,支持新型消费和传统消费。 增加居民收入,优化消费环境。 深化改革促进市场活力: 改革国有企业,支持民营企业,破除地方保护。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培育外贸新动能,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 解决数据跨境流动问题,支持“一带一路”。 防范化解风险: 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推动农业全面振兴: 科技、改革驱动农业,确保粮食安全。 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宜居城市。 发展海洋经济,优化国家战略腹地。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打造绿色供应链。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改善民生保障就业: 优化社会保障网,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突出就业优先导向。 By ChatGpt

封面图片

12月11日将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开会准备,认为:

12月11日将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开会准备,认为: 明年要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政治局又同意,1月8至10日开二十届中纪委三次全会。 12月6日就此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发言主题分别是:深化对外经贸合作(民革)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民盟)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民建)扩大有效投资(民进)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农工)加快消费转型升级(致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九三)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台盟)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商联)提升一带一路建设水平(刘卫东、无党派)。 (新华社,视频:新闻联播)

封面图片

美媒:中美进行第三次经济工作会议

美媒:中美进行第三次经济工作会议 美国媒体报道,美中两国财政部的高级官员从星期一(2月5日)开始在北京举行两天的经济会谈。 美国之音引述美国财政部匿名官员称,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尚博(Jay Shambaugh)率领的一个五人代表团在从2月5日至6日在北京与中国财政部的官员举行美中经济工作组的会谈。 报道称,这是该工作组去年9月成立以来的第三次会议,也是这个工作组首次在北京举行面对面的会谈。 耶伦和何立峰去年9月会面后,中美两国成立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上个月,金融工作组在北京召开第三次会议,这也是该小组首次在北京举行会议。 彭博社也引述匿名的美国财政部官员称,对话主题涵盖宏观经济前景、两国的投资审查机制以及在债务和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协调问题。 《纽约时报》也报道了这一消息,并指出这将为美国财长耶伦访华铺路。 报道称,在北京举行的第三次中美经济工作小组会议,会就北京方面使用政府补贴等非市场经济手段的问题,进行“坦率对话”,美方计划提出对包括电动车等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因为这将“导致廉价产品充斥国际市场”。 当前,拜登政府正在斟酌对来自中国的汽车加征关税,包括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在内的美国高级官员也警告,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构成重大国家安全风险。预计这将成为中美经贸方面的新的摩擦点。 此外,《纽时》报道也称,中美此次会议还将讨论如何缓解低收入国家的主权债务负担,气候问题等。 2024年2月6日 9:26 AM

封面图片

中国证监会17日召开2022年系统工作会议。

中国证监会17日召开2022年系统工作会议。 研究出台更多有利于稳增长、稳预期的政策措施。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推动拓宽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范围。继续稳妥推动风险类公司出清,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晴雨表功能。 创造条件推动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更大进展。加快推进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政策落地,持续加强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建设。 推动监管关口前移,坚持对特定敏感领域融资并购活动从严监管,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标本兼治稳妥化解债券违约风险。稳步推进私募基金风险分类整治。深入开展“伪私募”“伪金交所”整治,加强分工协作,消除监管真空。 (证监会)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