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锁可能导致经济损失甚至公众动荡的警告声中,中国政府仍认为没有理由对较温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放松警惕。
在封锁可能导致经济损失甚至公众动荡的警告声中,中国政府仍认为没有理由对较温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放松警惕。 在其他国家谈论从“大流行”到“地方病”的转变之际,中国政府却收紧防疫政策,一旦出现新的疫情,就会采取封城、控制交通线路与启动大规模检测等措施。由于旅客感染,中国最近几周取消了数十个入境国际航班。在最近几周“输入”感染激增的上海,当局封锁了办公大楼、百货商店和一家奶茶店,上海市的几所学校也已提前放假。社交媒体用户对假期前防疫措施的收紧表示失望。有用户在微博上写道,由于最近的封锁,上海居民“几乎不敢出门”。 但一些专家警告称,中国可能变为成功防疫的受害者,因为民众在过去两年中缺乏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暴露使其更容易受到来自奥密克戎的威胁。这可能促使当局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对全球供应链造成更多破坏,至少在中共二十大以前不会改变。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专家黄延忠说,中国“把自己逼到了墙角,北京似乎有信心,严格的流行病控制措施仍然有效,但由于大量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没有免疫力,这种新变种应该很容易在中国迅速繁殖和传播。强调病毒新变异株带来的风险有助于维持公众的恐惧心理,证明清零政策的延续是合理的。但这也让中国实施任何退出战略变得更加困难” 国家卫健委的官员表示,虽然中国因输入性感染而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但仍具备良好的防疫能力。他周六对记者说:“一旦发现疫情,将立即进行处置,以确保人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总部位于美国的智库欧亚集团本月早些时候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已成为自身成功的受害者,目前正努力寻找出路。该智库表示:“清零的初步成功以及习近平对其的个人情感令到改变策略毫无可能。中国的政策将无法控制感染,导致更大规模的疫情爆发,进而需要更严厉的封锁。”该智库预测了更大的经济混乱和公众的不满情绪,《中国日报》则回应称其为“一个充满政治偏见的荒谬猜想”。 中国迅速开发生产国产疫苗是另一个成就,能够迅速为其庞大的人口接种疫苗,但研究表明,中国产疫苗可能不如西方广泛使用的mRNA疫苗有效。 高盛表示,只有10%的中国客户认为“动态清零”政策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放松。 (路透社)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