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白皮书主要包括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发展空间技术与系统、培育壮大空间应用产业、开展空间科学探索与研究、推进航天治理现代化、构建航天国际合作新格局等六个部分,介绍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活动主要进展、未来五年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中国将推动运载火箭型谱发展,研制发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大推力固体运载火箭,加快推动重型运载火箭工程研制。持续开展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和演示验证。 中国将持续完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推动遥感、通信、导航卫星融合技术发展,加快提升泛在通联、精准时空、全维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能力。 中国将继续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打造国家太空实验室,开展航天员长期驻留、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空间站平台维护等工作。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夯实载人探索开发地月空间基础。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继续实施行星探测工程,发射小行星探测器、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样和主带彗星探测,完成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关键技术攻关。论证太阳系边际探测等实施方案。 中国将进一步完善现有航天发射场系统。建设商业发射工位和商业航天发射场,满足各类商业发射需求。 中国将面向新技术工程化应用,开展航天器智能自主管理、空间扩展飞行器、新型空间动力、航天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空间碎片清除等新技术验证,以及航天领域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在轨试验验证,提升技术成熟度和工程应用能力。 中国将统筹推进空间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太空交通管理,建设完善空间碎片监测设施体系、编目数据库和预警服务系统,统筹做好航天器在轨维护、碰撞规避控制、空间碎片减缓等工作,确保太空系统安全稳定有序运行。 中国将研制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高精度地磁场测量卫星等,持续开展空间天文、日球物理、月球与行星科学、空间地球科学、空间基础物理等领域的前瞻探索和基础研究。利用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测器、“天问一号”探测器等空间实验平台,开展空间环境下的生物、生命、医学、材料等方面的实验和研究。 (新华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11 日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白皮书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统筹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治理海洋生态环境、科学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提升海洋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全方位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白皮书指出,中国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推动者和积极行动者,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关乎美丽中国和海洋强国建设。多年来,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统筹协调开发和保护的关系,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新华社)

封面图片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2023年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发言人说,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著陆器、登月服等主要飞行产品均已完成方案研制工作,正在全面开展出样产品生产和各项试验。另外,中国第四批航天员选拔即将完成,他们入队后将和现役航天员一起,实施太空站后续任务,并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发言人说,将抓紧研究推动国外航天员以及太空游客参与太空站飞行。 2024-04-24 10:27:29 (2)

封面图片

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总师张海联今天上午在武汉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披露,我国计划在2

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总师张海联今天上午在武汉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披露,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科学探索,其后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开展系统、连续的月球探测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 目前,我国载人登月的初步方案是:采用两枚运载火箭分别将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送至环月轨道在轨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进入月面着陆器。其后,月面着陆器将单独下降着陆于月面预定区域,航天员登上月球开展科学考察与样品采集。 在完成既定任务后,航天员将乘坐着陆器上升至环月轨道与飞船交会对接,并携带样品乘坐飞船返回地球。为完成这项任务,我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载人月球车等装备。(中国日报) 标签: #载人登月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中国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预计4月底返回地面

中国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预计4月底返回地面 中国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预计将于4月底返回地面。 新华社星期四(2月29日)引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今年将统筹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和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向着建设航天强国的奋斗目标迈出坚实步伐。目前,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各项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各项研制建设进展顺利。 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载人航天工程先后完成两次货运飞船补给、两次载人飞船发射和两次飞船返回任务,航天员乘组接续长期安全驻留,已安排在轨实施150余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应用与技术成果。 2024年,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两次载人飞行任务和两次货运飞船补给任务,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补给任务已于1月完成,后续还将陆续实施神舟十八号和神舟十九号两次载人飞行任务及天舟八号货运飞船补给任务。执行两次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目前,驻守空间站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身心状态良好,预计于4月底返回地面。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由48岁的汤洪波、34岁的唐胜杰以及35岁的江新林组成。中国去年10月成功发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完成与中国空间站核心舱的对接,将三名航天员送入空间站。 在精心组织实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各项任务的同时,载人航天工程瞄准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的目标,2024年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各项研制建设工作也将加紧推进。目前,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主要飞行产品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文昌发射场配套登月任务的各项测试发射设施设备也将全面启动建设,各系统相关研制建设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 2024年2月29日 5:01 PM

封面图片

中国计划 2030 年前载人登月

中国计划 2030 年前载人登月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 29 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在会上表示,近期,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在 2030 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前期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论证的基础上,已全面部署开展各项研制建设工作,包括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飞行产品,新建发射场相关测试发射设施设备等。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于 5 月 30 日 9 时 31 分发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指令长景海鹏 、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 、载荷专家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附: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载人航天办公室:港澳载荷专家参加的第四批航天员预选基本完成

载人航天办公室:港澳载荷专家参加的第四批航天员预选基本完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将在明晚8时59分发射。航天员乘组由叶光富、李聪、李广苏3名航天员组成,叶光富担任指令长。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在记者会上又表示,有港澳载荷专家参加的第四批航天员预备选拔工作已基本完成,不久将正式对外发布相关信息,关于港澳地区具体选拔结果,将第一时间通报特区政府。谈及港澳参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时,林西强表示,一直以来港澳地区利用优势资源与技术,积极参与及支持载人航天工程等工作。去年11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访问港澳期间,代表团与港澳民众和科研机构进行广泛交流,港澳地区科研机构提出了高分辨率全球温室气体探测等一批新的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未来有望在空间站开展研究与应用。 2024-04-24 11:58:56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