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构建产业间耦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80%

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构建产业间耦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 严禁各种形式新增钢铁产能,研究落实以排放、总能耗、产能利用率等为依据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鼓励钢铁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改变部分地区“小散乱”局面,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妥善做好职工安置。 鼓励在中心城市、城市集群周边布局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中小型电炉钢企业,生产适应区域市场需求的产品,协同消纳城市及周边废弃物。 (工信部)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工信部:保障钢铁工业稳定增长

中国工信部:保障钢铁工业稳定增长 中国钢铁市场受到越来越大的经济疲软和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压力之际,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表示,今年的目标是实现钢铁市场的供需平衡。 据路透社,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中国一直在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上苦苦挣扎,今年又受到房地产需求疲软的进一步打击。 据央视新闻,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其中提到,2023年钢铁行业稳增长的主要目标是行业供需保持动态平衡,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升,行业研发投入力争达到1.5%,工业增加值增长3.5%左右。 方案也提到,2024年,行业发展环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 路透社指出,中国政府未像过去两年那样,下达年度钢铁产量零增长的命令。钢铁是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其排放物也是空气、土壤及水污染大户,中国也长期面临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所以中国政府在过去两年要求钢铁行业实现年同比几乎零增长或负增长。 去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和工业生产活动减少、下游需求减弱影响,钢铁行业继续面临严重的供需失衡问题。据时代财经报道,2022年被视为钢铁行业“历史最差一年”,市场供需失衡、钢材价格下跌、成本压力上行,整个钢铁行业普遍承压。进入2023年,钢铁上市公司的业绩仍旧惨淡。 在已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的24家钢铁企业中,18家钢企预计上半年盈利同比下降,有10家公司出现亏损且预减幅度均超100%,4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减幅度超过80%,仅6家企业预计同比增长。 其中,净利润亏损幅度较大的酒钢宏兴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保持较高水平,但中国市场供需态势未发生显著好转,受钢价大幅下跌影响,钢企利润持续下滑,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

封面图片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 编制全国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和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准确界定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共享、公开范围和失信惩戒措施适用范围,确保过惩相当。 统筹推进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加快信用信息共享步伐,构建形成覆盖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全国所有区域的信用信息网络,建立标准统一、权威准确的信用档案。充分发挥“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网站、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的信息公开作用。进一步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高数据覆盖面和质量。 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各级有关部门以及公共信用服务机构依法开放数据,支持征信、评级、担保、保理、信用管理咨询等市场化信用服务机构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用评级机构。 (新华社)

封面图片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 文件提到,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鼓励人口集中流入城市区分中心城区和新区郊区等区域,制定差异化落户政策。 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推动企业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合理引导灵活就业农民工按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 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促进超大特大城市优化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完善边境地区城镇功能,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住房供应保障。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健全防洪排涝设施。增强抵御冲击能力。 (国家发改委)

封面图片

中共中央国务院9月22日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9月22日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 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GDP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 到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出台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未纳入国家有关领域产业规划的,一律不得新建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合理控制煤制油气产能规模。提升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耗准入标准。加强产能过剩分析预警和窗口指导。 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石油消费十五五进入峰值平台期。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严控煤电装机规模,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加快推进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强化风险管控,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 推进电网体制改革,明确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新增电力装机发展机制。完善电力等能源品种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从有利于节能的角度深化电价改革,理顺输配电价结构,全面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推进煤炭、油气等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能源统一市场。 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设立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统筹工作。 (新华社)

封面图片

国家发改委等18日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

国家发改委等18日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 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引导平台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域内的餐饮企业给予阶段性商户服务费优惠。 2022年原则上应给予餐饮、零售、旅游企业员工定期核酸检测不低于50%比例的补贴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免费开展定期检测。 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五不得”外,又另不得突破疫情防控相应规定进行封城封区,不得非必要不报批中断公共交通,不得非经流调、无政策依据对餐厅、商超、景区景点、电影院及相关服务业场所等实施关停措施或延长关停时间,不得在政策要求之上擅自增加对服务业的疫情防控措施。 (国家发改委)

封面图片

广东印发《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发展目标为:到 2027 年,高质量发展新增

广东印发《关于支持惠州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意见》,发展目标为:到 2027 年,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作用更加凸显,石化产业形成乙烯 540 万吨、高端聚烯烃 660 万吨的年生产能力,重点领域能效、水效达到标杆水平;新型储能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到 2035 年,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跻身世界前列,建成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高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立完善,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内涵进一步彰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