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措施。针对餐饮、零售、旅游、交通客运等特殊困难行业

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措施。针对餐饮、零售、旅游、交通客运等特殊困难行业,在阶段性税收减免、部分社保费缓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稳就业和消费恢复。 2022年免征公交和长途客运、轮客渡、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继续按80%比例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 对承租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今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 各地可对承租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适当帮扶;对减免租金的房屋业主,按规定减免今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要高度重视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掣肘问题,稳定市场预期;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做好进一步助企纾困政策准备,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增强企业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 (新华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国资委办公厅3月23日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工作的通知》,布置减租工作。

国资委办公厅3月23日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工作的通知》,布置减租工作。 对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域内承租中央企业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当年6个月租金(四季度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要通过当年退租或下年减免等方式足额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租金。 普遍减租3个月要力争在上半年实际完成主体工作,补充减租3个月要在列为中高风险地区后2个月内完成。 对于转租分租情况,要持续力推减租政策有效传导至实际承租人。 对于所属股权多元化子企业,要积极沟通协调,争取中小股东理解支持,在规范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对租金予以减免。 (中国政府网)

封面图片

8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挥LPR作用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推动信贷需求回升;确定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措施;决定将

8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挥LPR作用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推动信贷需求回升;确定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措施;决定将对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免征再延长一年至2023年底。 (新华社,视频:新闻联播)

封面图片

国家发改委等18日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

国家发改委等18日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 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引导平台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域内的餐饮企业给予阶段性商户服务费优惠。 2022年原则上应给予餐饮、零售、旅游企业员工定期核酸检测不低于50%比例的补贴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免费开展定期检测。 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五不得”外,又另不得突破疫情防控相应规定进行封城封区,不得非必要不报批中断公共交通,不得非经流调、无政策依据对餐厅、商超、景区景点、电影院及相关服务业场所等实施关停措施或延长关停时间,不得在政策要求之上擅自增加对服务业的疫情防控措施。 (国家发改委)

封面图片

【发改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不得非经流调、无政策依据关停餐厅景点电影院等】其中还包括

【发改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不得非经流调、无政策依据关停餐厅景点电影院等】其中还包括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下调服务费标准等内容,美团港股跌近10%。 #抽屉IT

封面图片

3月2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公布《广东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七个方面47条措施,以降低企业生产

3月2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公布《广东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七个方面47条措施,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优化企业经营环境为着力点,支持服务业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恢复发展,为广东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有力支撑。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华东提到,围绕疫情精准防控,广东省共制定了6条具体政策措施,以实际举措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针对服务业,广东在国家提出的“五个不得”的基础上新增了“三个不得”,分别是不得突破疫情防控相应规定进行封城、封区、中断公共交通;不得非经流调、无政策依据对餐厅、商超、景区景点、电影院及相关服务业场所等实施关停措施、延长关停时间;不得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政策要求基础上擅自增加对服务业的疫情防控措施。 (大洋网,羊城晚报)

封面图片

3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部署综合施策稳定资本市场预期,李克强主持。

3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部署综合施策稳定资本市场预期,李克强主持。 对所有行业的小微企业、按一般计税方式纳税的个体工商户退税近1万亿元。其中,存量留抵税额6月底前一次性全额退还,微型企业4月份集中退还,小型企业5、6月份退还;增量留抵税额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阶段性取消“连续6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大于0、最后一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大于50万元”等退税条件。 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6个行业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7月1日开始办理全额退还,年底前完成;增量留抵税额也要从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 中央财政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再通过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设立3个专项,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等。其中,对新增留抵退税中的地方负担部分,中央财政补助平均超过82%、并向中西部倾斜。 保持政策稳定性,近年来稳定经济运行、激发市场活力的政策要尽可能延续实施,同时开展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防止和纠正出台不利于市场预期的政策。 (新华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