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下属中央流行病科研所研究基于测序技术新诊断法的科研组主任卡米勒∙哈菲佐夫表示,新型冠状病毒重

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下属中央流行病科研所研究基于测序技术新诊断法的科研组主任卡米勒∙哈菲佐夫表示,新型冠状病毒重组变异株XE未必会增添俄罗斯患病率的问题,因为该国现已建立了强大的免疫屏障。 哈菲佐夫向记者称:“很多俄罗斯人在1至3月感染过了,这导致极强免疫屏障的形成。现在俄罗斯5个感染病例中有4个感染的是奥密克戎BA.2变异株,这种变异株是传染性最强的,但尽管如此感染病例的数量仍保持在最低。” 他指出,现在即使传染性很强的奥密克戎BA.2广泛传播,人们也几乎不会生病,因此患病率出现10%的增长未必会增添问题。 另据俄官方疫情信息网站“stopcoronavirus.rf”的数据,俄罗斯新型冠状病毒群体免疫水平为46.5%,第一剂疫苗接种已超过8995.1万次。一周前俄罗斯群体免疫水平为48%。 (卫星通讯社 1,2)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局长安娜∙波波娃表示,俄“矢量”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发现首例获得实验室确诊的人类感染H5N8禽流

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局长安娜∙波波娃表示,俄“矢量”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发现首例获得实验室确诊的人类感染H5N8禽流感病例。 她在“俄罗斯 24”电视台节目中称:“今天(20日),我想透露俄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下属‘矢量’科学中心科研人员的一个重要科学发现:在俄罗斯境内发现首例获得实验室确诊的人类感染H5N8禽流感病例。” 科研人员从俄罗斯南部某家禽养殖场七名员工的取样中分离出这种流感的遗传物质,这家禽养殖场2020年12月爆发禽流感疫情。迅速采取了各种防疫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 波波娃说:“我谈到的所有七人情况良好,临床症状轻微。” 她还表示,这种病毒还没有在人际间传播,并且当局已将这七例病例的信息发送给了世界卫生组织。 波波娃还说,“它不会在人际之间传播。但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未来的突变会在多长时间内让它克服这一障碍。现在这种毒株的发现让我们所有人、全世界都有时间为可能发生的突变做准备,并有可能及时做出反应、开发测试系统和疫苗。” 波波娃表示,家禽养殖场感染的工人病情较轻,现已康复,该家禽养殖场在去年12月份爆发了禽流感。 世界卫生组织在一封电子邮件声明中称,“他们没有症状,也没有人传人的报告。如果得到证实,这将是H5N8首次感染人类”。 另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去年11月,俄罗斯国家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报告称,一种新型H5N8流感病毒株在俄罗斯15个地区的家禽和野鸟中传播,但并不认为会对人类造成威胁。 (卫星通讯社,彭博社)

封面图片

当地时间 7 月 11 日,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局长波波娃表示,自今年 6 月起,俄罗斯多地出现肉毒杆菌感染病例

当地时间 7 月 11 日,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局长波波娃表示,自今年 6 月起,俄罗斯多地出现肉毒杆菌感染病例。截至 7 月 11 日,全俄共有 417 人感染肉毒杆菌,其中 2 人死亡。(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在俄罗斯,预计会出现一波新的冠状病毒“Arctur”Rospotrebnadzor。

在俄罗斯,预计会出现一波新的冠状病毒“Arctur”Rospotrebnadzor。 部门负责人 Anna Popova 的主要陈述: ▪在检测到毒株的背景下,预计5月底将出现新一波感染; ▪ 大角星传染性更强,可以绕过免疫; ▪俄罗斯确诊四例大角星冠状病毒病例

封面图片

安徽省疾控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基因测序,未发现引起高致病、高传染性的突变位点,不属于目前印度、南非等流行的高传染性变异株。

安徽省疾控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基因测序,未发现引起高致病、高传染性的突变位点,不属于目前印度、南非等流行的高传染性变异株。 据安徽省疫防办最新通报,截至16日中午12时,六安市核酸采样104万6372人份,已出结果96万6622人份,除报告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外,其他均为阴性。合肥市核酸采样16万9855人份,已出结果16万9781人份,除报告的确诊病例外,其他均为阴性。目前,感染者全部集中在六安市裕安区和合肥市肥西县。 安徽省卫健委副主任董明培介绍,根据专家研判,安徽省内疫情规模性扩散的可能性基本排除。 (新华社)

封面图片

墙内全是这种弱智 #谣言 ,并且还有这么多人信。就是哪怕下面白色小字写的,说人家成立了一个流行病防范和应对政策办公室该部门的优先

墙内全是这种弱智 #谣言 ,并且还有这么多人信。就是哪怕下面白色小字写的,说人家成立了一个流行病防范和应对政策办公室该部门的优先领域包括研制 #疫苗 和 #药物 以 #阻止 病毒及其基因变种。 也跟这傻逼标题一点毛关系都没有吧。 #俄罗斯#生化防护部队 负责人: #美国 正寻找新的 #病毒 变异毒株,准备来一场新的大 #流行病 。

封面图片

为啥有的疫苗只用打1针 有的却每年都要打?

为啥有的疫苗只用打1针 有的却每年都要打? 但是很多家长就会想:以后还要不要继续打百白破疫苗?为什么像百白破疫苗打完几针就不打了,而像流感这样的疫苗要每年打一针?疫苗的免疫程序有什么讲究吗?免疫程序不同大家都知道,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甚至近几年已经涉及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接种疫苗后疫苗中的抗原通过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从而抵御特定的病原体。然而,不同疫苗的免疫程序不尽相同,一般来说疫苗的免疫程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疫苗类型活疫苗(如麻疹疫苗)通常只需接种 1 到 2 次就能提供长期保护,和活疫苗相比同类灭活疫苗(如甲肝疫苗、乙脑疫苗)可能需要接种更多剂次才能获得相似或者更好的免疫效果。以我国采用的乙脑疫苗为例,如果选择接种免费的乙脑减毒活疫苗需要接种 2 针,而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则需要 4 针。2、疾病特性对于一些病原体会出现变异导致此前接种的疫苗免疫反应降低甚至失效,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定期或每年接种采用新抗原制备的疫苗从而应对变异后的病原体。比如流感病毒每年都可能因抗原蛋白突变而产生新的毒株,因此每年都要接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新毒株制备的流感疫苗,从而获得有效的保护。3、免疫持久性有些疫苗(如麻疹疫苗)提供的保护可以持续多年,而有些疫苗(如百日咳疫苗)提供的保护可能随时间减弱,需要通过接种加强针来维持免疫效果。以百日咳为例浙江的一项研究显示,参与研究的人群中,1~2 岁抗百日咳毒素抗体(抗 PT IgG)阳性率最高(81.44%),此后抗体水平快速降低;10~14 岁最低(4.72%),超过 50%的 7 岁及以上人群检测不到抗体;5~59 岁人群各年龄组的抗 PT IgG 阳性率均低于 10% 。而目前我国没有用于 6 岁及以上人群的百日咳疫苗,因此在完成儿童百白破疫苗全程接种(4 剂次)后,除了做好防护和保持免疫系统正常外,没有更好的预防方式。麻疹、腮腺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的半衰期估计值。相对的,也有一些抗体可长期存在:包括麻疹、腮腺炎、水痘在内的活疫苗接种疫苗或自然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具有极长的半衰期,因此一般来说按照完整免疫程序或者感染过相关病毒后,就能获得“终身免疫”。免疫程序并非一成不变事实上,此前无论活疫苗还是灭活疫苗大多数都要接种不止 1 剂次,这是因为多剂次接种可以提供高水平且持久的保护。但是由于疫苗有效性证据的扩充以及不同人群的疾病风险差异,有的多剂次疫苗免疫程序也会变化,甚至只需要接种 1 剂次。例如:1、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最初推荐三剂次接种,但对于 9-14 岁的儿童,现在只需接种两剂;而最新的研究发现,即便只接种 1 剂 HPV 疫苗也能获得持久且可靠的对 HPV 持续性感染的保护效果,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也推荐采用 1 剂次程序接种,有的地区也将 HPV 疫苗的免疫程序改为 1 剂。2、b 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由于母传抗体水平降低、Hib 感染患病率从 4 月龄开始快速升高但在 1 岁后开始下降98.3%的 Hib 脑膜炎发生在 2~12 月龄的儿童中,2 岁儿童中的发生率为 1.7%。因此 Hib 疫苗的免疫程序与年龄有关。Hib 感染相关脑膜炎发病率和抗体水平与年龄的关系我国现行的 Hib 疫苗免疫程序为:2~5 月龄启动疫苗接种的儿童采用3针基础免疫+1 针加强免疫(3+1 程序);6~11月龄启动疫苗接种的儿童采用2针基础免疫和1针加强免疫(2+1 程序);对 12 月龄及以上儿童采用 1 针程序。因此,疫苗的免疫程序也并非恒定不变,除了考虑病原体本身因素外,也会综合考虑疾病负担变化、成本效益等因素,但最终目的都是高效对抗疾病。需要重新接种疫苗的特殊情况尽管一些疫苗完成常规免疫程序已经足够,但难免会有特殊情况可能需要重新接种,例如癌症。在最新发布的《成人癌症患者的疫苗接种:ASCO 指南》中就针对成年癌症患者需要接种或重新补种的疫苗进行了推荐,其中涉及多种需要重新接种的疫苗。成人癌症患者推荐的疫苗信息 图片来源:《成人癌症患者的疫苗接种:ASCO 指南》例如,患者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 6-12 个月开始全面重新接种疫苗,以恢复疫苗诱导的免疫力。活疫苗应推迟至少 2 年,并且仅在没有活跃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或免疫抑制的情况下接种。新冠、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最早可在移植后 3 个月内接种。相信科学 及时接种无论对于儿童还是成人,接种疫苗都至关重要。而疫苗的免疫程序取决于多种因素,涉及病原体本身、疫苗工艺、卫生经济学、个体因素等,因此无论是单剂次接种疫苗还是多剂次接种疫苗,我们只需要按照疫苗说明书或相关指南建议接种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今年我国第 38 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为“共同行动 接种疫苗 为全生命周期护航”,但目前仍面临着两个大问题:1、4 月 25 日的节日名称仍然叫作“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而不是“全国免疫接种知晓日”;2、成年人群的预防接种体系仍未建立,难以支持全生命周期保护。目前国内面临的问题在于,儿童免疫规划疫苗体系的优化空间在于个别疫苗免疫程序和疫苗品类,而成人预防接种体系尚未建立。此外,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癌症患者等)的免疫接种建议虽然已经有了国内外专业机构支持,但国内由于疫苗类别和疫苗认知等原因难以触达。可以说,相关群体的免疫接种仍存在多项难点亟待解决。总之,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对个体和社区(群体)的健康都具有极高价值。随着科学的进步,疫苗的接种策略和管理方案也在不断优化。对于普通人而言只需要做到八个字:相信科学,及时接种。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