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重症科主任钟鸣4月26日受访指,相比染疫导致的症状,更重要的是广泛地建立最适宜老年群体和养老机构在疫情中的医疗秩序,维持

中山医院重症科主任钟鸣4月26日受访指,相比染疫导致的症状,更重要的是广泛地建立最适宜老年群体和养老机构在疫情中的医疗秩序,维持老年脆弱人群原有的护理和治疗节奏不轻易打断。 他形容本轮防疫中最大的认识收获是,养老机构经过就地改造和医疗秩序重建,院感意识、救治能力和医疗环境可以不亚于定点医院,重症率和死亡率也可以维持在接近疫情未发生时的平常水平。要重点加强对护工的严格闭环管理,让熟悉老人护理的护工队伍保持稳定,培养其院感意识,这是老年病人能够就地治疗的根本保证。 瑞金医院副院长、市集中隔离点救治组长陈尔真4月26日受访介绍,国展方舱在院4.5万人,20%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70岁以上有6500多人;累计转出6.5万人,其中仅20人是转为重症送院,均为因基础疾病加重,未出现过因疫导致的重症肺部感染。 他指出,基础病严重的老年人一旦脱离习惯的生活和护理环境,一定程度上会对各方面身体机能造成打击;感染者转重,病毒或是一个原因,但肯定不是全部,必须进行多因素以及大数据研究,评估并防止促使转化为重症的叠加因素;避免死亡发生要有用真实数据支撑的科学评估,实现科学防控,对生命有真正的敬畏。 (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BBC统计社交媒体贴文发现,在上海除东海老年护理医院外,至少还有12家养老院舍出现疫情、感染上百名老人。有一家约300床位的养老

BBC统计社交媒体贴文发现,在上海除东海老年护理医院外,至少还有12家养老院舍出现疫情、感染上百名老人。有一家约300床位的养老院的家属对记者说,曾获告知“院内所有人都是阳”。 记者又取得东海护理院向过世患者家属所致慰问信,其中院方承认缺乏专业并深感歉疚。东海护理院4月3日过世的一位72岁死者亲属对记者说,他姐姐房间共6人、有5位过世;就他所知档案记载死者采检为阴性,他表示在弄清死因前不愿火化。 上海本轮疫情至今未上报有确诊病例死亡;报道指出中国确诊新型肺炎标准较严格,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是否有肺部感染。报道又说,取得文件显示,有“一家医院”至少有27位患者因“基础病”过世,死者均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BBC)

封面图片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养老追踪一份数据显示,浙江和甘肃两省 55 岁以上的农村女性,独居的中老年女性生病后,有 77% 的人选择了去医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养老追踪一份数据显示,浙江和甘肃两省 55 岁以上的农村女性,独居的中老年女性生病后,有 77% 的人选择了去医院检查,但如果是和丈夫一起生活,去检查的比例仅为 23%。也就是说在老年农村妇女的世界里,丈夫的健康状况很可能排在自己之前,「能忍则忍」才是她们的医疗处方。

封面图片

孙春兰13日继续在上海调研指导防疫。在杨浦区了解养老院防疫隔离转运诊疗进展,以及创智天地闭环运作情况;在松江达丰电脑厂了解闭环管

孙春兰13日继续在上海调研指导防疫。在杨浦区了解养老院防疫隔离转运诊疗进展,以及创智天地闭环运作情况;在松江达丰电脑厂了解闭环管理和突发疫情处置情况;在市疾控中心了解核酸采送检报转收情况,视频连线有关区负责人听取进度汇报。 她要求开展联合会诊巡诊,对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有效救治,尽最大努力减少重症和危重症;重申疫情数据一定要及时准确实事求是。及时制订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指导意见,加强疫苗接种(目前上海80岁以上两针率15%),在防控资源和措施上优先保护老年群体。为脆弱人群、大重病患者就医开辟“绿色通道”。方舱医院隔离用房医疗资源等要加强全市统筹、市区衔接、专班协同,从而加速转运。 徐汇区介绍,网传永康路求助居民确系12日中午与天平路街道永康居民区党总支书张臻通话,老人是等待转运的感染者,13日下午在区疾控安排下已收入区定点的市八医院。 中青则报道,宝山区一位68岁老人需每周做PICC导管,但宝山区定点医院(华山北、仁和)床位已满需轮候。无论是否属感染者、需收入定点医院,跨行政区就医配药的需求都涉属地协调,难度很大。 上海市4月13日上报新收治2459例本土确诊、114例无症状转确诊和25146名本土无症状,其中260例确诊和598名无症状来自“闭环隔离管控”外的人员筛查。当日新出院本土确诊737例、解除观察本土无症状15406名。截至4月13日24时,在院治疗的本土确诊9612例,其中重症9例与前日持平,推算尚在集中观察的本土无症状234317名。 市卫健委14日介绍,9例重型是7男2女,1例33岁、其余8例均为70至93岁之间老年人。均伴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重症免疫性疾病、晚期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均未接种新冠疫苗。医院加强对他们基础疾病的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已统筹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加强市公卫中心、瑞金北院等8家定点医院,对感染者原有的基础性疾病开展多学科治疗。 (上海发布,澎湃新闻,冰点周刊)

封面图片

whyyoutouzhele: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接受采访时表示,免费医疗只是一

whyyoutouzhele: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接受采访时表示,免费医疗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以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及人口水平,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不大可行。 网友表示:“那你们稍微分我们一点可以吗”

封面图片

速报: 1月14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以下是值得关注的内容

速报: 1月14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以下是值得关注的内容 2023年1月5日,在院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达峰12.8万人,之后连续波动下降,到1月12日在院的阳性重症患者人数回落到10.5万人,重症床位使用率是75.3%,重症床位能够满足救治的需要。1月12日在院的新冠阳性重症患者当中,基础性疾病重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为9.7万人次,占比92.8%。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是7357人,占比是7% 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特点: 1.老年人为主。年龄最大的105岁,平均年龄75.5岁。60岁及以上的占比是89.6% 2.是普遍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具有一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占比40.7%,2种基础疾病的占比24.6%,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占比34.8%。多数基础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封面图片

财新访问上海东海老年护理院数位护工了解到,目前院内一些医护人员、护工已被转移、隔离,但院中病患或老人大多难以自理,生活保障不足,

财新访问上海东海老年护理院数位护工了解到,目前院内一些医护人员、护工已被转移、隔离,但院中病患或老人大多难以自理,生活保障不足,临时招募的护工管理散乱,正常照护秩序正遭受冲击。 报道原文见竹新资料库。 医院工作人员27日解释称,3月11日院内核酸检测出一名护工阳性,立即将其隔离;事后分析,该名护工可能早在3月8日于小区封闭管理中感染。12日凌晨医院公告封闭至今。 有护工受访说,3月31日早晨6病区有一名老人去世,“走得很不体面,直接黄袋子一套写上名字就拉走了”。一名9病区护工告诉财新,她曾凌晨3点将一名87岁的死者抬出病区,注意到停尸房还存放着近十具尸体。 浦东殡仪馆4月1日上午称,已有十几具来自东海养老院的遗体,另有遗体放在南汇殡仪馆。有去世老人家属向财新确认,他被通知其父亲已在东海老年护理医院内死亡,但尚未见到遗体。老人们去世是否与新冠有关目前未能确认。 此前医护被隔离致院内人力资源短缺,有中介发招聘帖“上海隔离医院招保洁200名,每天只用工作6小时,日薪300元”,获聘者仅作防护培训即作为护工上岗,多没有护理经验,老人身上也无医嘱卡;大部分老人需要胃管打流,一些护工不会,老人便只能饿着。 目前紧邻医院的空地上正在建造一座临时隔离收治点,已建完的箱式房间有200多间。现场工作人员称,该隔离点主要用于收治医院及周边地区的轻症患者。 据某病区家属沟通群信息,有护士长通知,养老院所属的光明食品集团和浦东新区成立联合指挥部,市疾控中心专家来院督查指导,市卫健委驻院专家组继续就分区分级、人员、医废、核酸采样、院感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浦东医院组建医疗队进驻医院对老年病人进行评估,为接管一个病区做准备。 医院工作人员4月1日上午称,近几日正陆续将阳性病人转移,目前尚未转移完毕;有护工3月31日称,院方已经同意将部分护工送出院外,图为阴性护工乘车转运至隔离酒店。 (财新)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