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5月18日下午在云南开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辽苏浙皖闽鲁豫鄂湘粤川11省视频与会,肖捷、何立峰、刘昆、易纲、李国英

李克强5月18日下午在云南开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辽苏浙皖闽鲁豫鄂湘粤川11省视频与会,肖捷、何立峰、刘昆、易纲、李国英、周祖翼、康义、向东、刘建波、陈祖新、孙国君等出席。 李克强说,3月以来特别是4月部分经济指标明显转弱;中国仍有1.5亿市场主体,而当前物价平稳,应对挑战尚有政策空间,要正视困难应对冲击。 他要求,高效统筹防疫和经济,果断作为加大宏观政策调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上半年基本实施完毕。 要增强紧迫感,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在5月能出尽出,努力使经济较快回归正常轨道。 突出就业优先,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保民生,落实留抵退税等组合纾困,引导金融机构对中小微贷款缓交利息。 确保粮食稳产和能源稳供;做好防疫同时进一步畅通物流大动脉和微循环。 支持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合法合规境内外上市融资,打造稳定透明、公平竞争、激励创新的制度规则和营商环境。 稳地价稳房价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地在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上有很多办法可用,要创造性工作。各部门要支持帮助地方解决困难和问题,形成稳经济合力。 (新华社,新闻联播)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李克强8月16日在深圳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粤苏浙鲁豫川六省省长发言。

李克强8月16日在深圳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粤苏浙鲁豫川六省省长发言。 李克强说,六省经济总量、市场主体数、吸纳就业都占全国四成以上,要勇挑大梁,挖掘自身政策潜力保市场主体稳经济、稳定本地和外来务工人员就业;财政净上缴中央的省要完成上缴任务;盘活专项债债务限额空间,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扩大有效投资并带动消费。 前日《求是》发表《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在政治局去年第27次集体学习上讲话。 (新华社,视频:新闻联播)

封面图片

李克强7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杨志勇、管涛等专家和中国物流集团、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青岛创新奇智公司负责人发言

李克强7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杨志勇、管涛等专家和中国物流集团、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青岛创新奇智公司负责人发言。韩正、胡春华、刘鹤、王勇、肖捷、赵克志、何立峰等与会。 李克强指,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经济运行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正视困难,主动作为应变克难。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是稳就业、稳物价。要着力帮扶市场主体渡过难关。落实落细企业稳岗政策,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做好农资保供稳价工作。保障能源稳定供应。保障交通主干线、港口等有序运行,促进国际国内物流畅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制定实施政策要听取市场主体意见,稳定市场预期。要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要用改革的举措、创新的办法促进消费和有效投资。 (新华社)

封面图片

5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保市场主体稳就业举措,确定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措施,助力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

5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保市场主体稳就业举措,确定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措施,助力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 尽快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鼓励对小微和个体户实行阶段性优惠电价和水电气欠费不停供,将中小微的宽带和专线资费再降10%。 在5月底前全面排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拖欠的中小企业账款,抓紧出台压缩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的措施。 (新华社)

封面图片

李克强18日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分析形势并听取意见建议。温彬、贺俊等专家和大唐集团、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深圳精锋医疗科

李克强18日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分析形势并听取意见建议。温彬、贺俊等专家和大唐集团、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深圳精锋医疗科技公司负责人发言,就稳定外贸出口、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缓解原料成本上涨压力、推动企业创新等提出建议。韩正等出席。 李克强说,当前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要增强宏观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推进改革开放,做好跨周期调节,推动经济爬坡过坎,保持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和就业大局稳定。 宏观政策要继续围绕市场主体展开,研究采取新的组合式、阶段性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和创新升级。 (新华社)

封面图片

李克强22日在上海召开经济形势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吉林、湖北、广东、贵州的负责人发言,江苏、浙江、安徽、湖南、云

李克强22日在上海召开经济形势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海、吉林、湖北、广东、贵州的负责人发言,江苏、浙江、安徽、湖南、云南等省负责人也通过视频参与交流。 李克强说,国内外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办法想得更周全有效。 地方和有关部门要为市场主体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出台相关经济政策措施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采取运动式、冒进式、一刀切措施。 坚持政府过紧日子,集中财力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地、保基本民生和基层运转。国家对地方转移支付将更多直达基层,省级财政也要加强对县级以下的支持。 (新华社)

封面图片

财政部部长刘昆27日表示,2022年将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财政部部长刘昆27日表示,2022年将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在27日于北京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上,刘昆介绍了2022年财政工作重点。他表示,2022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重点把握好六个方面:一是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二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三是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四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五是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节俭办一切事业;六是严肃财经纪律,整饬财经秩序。 “加强对市场主体支持,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刘昆表示,2021年,我国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达到1万亿元。2022年,要严格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落地。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实施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政策,继续实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新增支持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地方安排中小企业纾困资金。 “财政部门要准确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同时,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就业等政策协调联动,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有机结合,提升政策整体效能。”刘昆说。 (新华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