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23日就多国猴痘疫情举行会议,于25日发布报告建议暂不将该疫情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23日就多国猴痘疫情举行会议,于25日发布报告建议暂不将该疫情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该委员会的声明表示,一些专家成员提出“不应忽视(猴痘)向更广泛人群进一步持续传播的风险”,并强调猴痘病毒活动“多年来在世卫组织非洲区一些国家中一直被忽视,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除一致承认猴痘疫情的紧急性外,紧急委员会还提出了一系列未来重新评估疫情的详细条件。例如,如果未来21天内报告的病例数增速加快,疫情在国际间或国家内部严重扩散,或者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增加等,总干事将重新召集该委员会作进一步评估。 总干事谭德塞声明敦促各国加强疫情监测,改进诊断、社区参与和风险沟通水平,以及适当使用治疗方法、疫苗、病例追踪和隔离等公共卫生措施;呼吁世卫组织成员开展合作、分享信息,并与受影响的社区接触,以快速有效地传达防护措施。 (新华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猴痘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猴痘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作出的这一决定并未得到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的一致同意。谭德塞表示,目前猴痘传播广泛,但人类对猴痘的了解仍然有限,因此尽管没有得到委员会的一致同意,他仍然作出宣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定。这也是世卫总干事第一次采取此类做法。 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意味着猴痘疫情是一次“非常事件”,可能会蔓延到更多国家,需要全球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世卫先前宣布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还有新型肺炎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2016年拉美寨卡病毒疫情,以及现在仍未根除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小儿麻痹症)疫情。 尽管猴痘在中非和西非的部分地区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自5月份以来,已有74个国家报告了超过1.6万例猴痘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美联社)

封面图片

纽约州因应猴痘疫情进入紧急状态

纽约州因应猴痘疫情进入紧急状态 美国纽约州州长霍楚宣布全州进入紧急状态,以加强应对猴痘疫情。目前美国全国录得多宗猴痘病例,当中超过宗来自纽约州。霍楚表示,全美每宗猴痘病例,就有超过宗是在纽约州发现,尤其对高风险群组的威胁特别大,进入紧急状态意味可更有效利用联邦及州资金,应付猴痘疫情。另外,巴西与西班牙分别通报当地首宗猴痘死亡病例,是非洲以外地区首次出现。自五月以来,全球近个国家通报多宗猴痘病例。 -- ::

封面图片

近几日,多国卫健机构报告逾一百宗猴痘病例。一般认为,猴痘是非洲的地方性疾病,但近来在没有非洲旅居史的人群中发现猴痘首次出现疑似“

近几日,多国卫健机构报告逾一百宗猴痘病例。一般认为,猴痘是非洲的地方性疾病,但近来在没有非洲旅居史的人群中发现猴痘首次出现疑似“人传人”的现象,引发各国警觉。但是,有关机构也表示,猴痘疫情对普通大众的风险并不高。美联社报道回答了有关猴痘的一些常见问题: 猴痘是一种源自啮齿动物、哺乳动物等野生动物的病毒,偶尔会出现传播至人类的情况。猴痘病毒跟天花病毒属于同一科。 大多数人类感染猴痘的病例集中在中非、西非国家。猴痘疫情规模亦不大。猴痘在1958年由科学家在科研用猴子中发现,因此得名。首例人类病例于1970年发现在刚果。 现在猴痘疫情的爆发原因目前尚无定论。但世卫组织专家最近称,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发生在欧洲的两场大型狂欢派对后,派对参与者间发生的性行为。 英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的卫健机构均称,大多数已知病例发生在进行过男男同性性交的人群中。但专家强调,任何人只要跟患者发生过近距离接触,就有可能被传染,包括接触遭污染的衣物、被褥等。专家说,性行为似乎起到的是加剧病毒传播的作用。但科学家仍认为,现在难以确定猴痘病毒是通过性传播,还是仅仅通过密切接触。 牛津大学专家杰克·邓宁表示,有可能猴痘病毒首先感染了发生过男男性关系的人群只是纯粹的运气不好,而性交恰好正是猴痘病毒传播的方式。 其他专家还担心,如果不尽快防控,猴痘疫情还可能会进一步蔓延。美国CDC专家约翰·布鲁克斯表示,传染性疾病不在乎国境或社交群体。男男性交者在现在可能有更大的概率暴露给猴痘病毒,但这不代表其他人就不会暴露。 大多数猴痘患者会出现发热、身体酸痛、打寒颤、疲劳的症状,较严重者的脸部、手部,乃至身体其他部位会长出疹、痘,出现病变。大多数人无需住院,即可在大约二至四周之内痊愈。但是,猴痘致死率最高可达6%,且儿童患者的症状更为严重。 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有效,且现已在研发专抗猴痘病毒的药物。 欧洲CDC建议所有疑似病例都要接受隔离,高风险接触者可接种天花疫苗。英国有关机构亦为高风险接触者接种天花疫苗,并建议有感染风险的人士一直隔离到跟他们接触的患者痊愈为止。 美国有一千剂疫苗已获批准,可同时用于预防猴痘和天花。美国政府亦有储备一亿剂只针对天花的前一代疫苗。 目前大多数的猴痘病例不算严重,目前亦没有死亡病例。 猴痘病毒需要跟患者进行非常密切的接触才能传播,相比之下,新型肺炎可以由空气传播,而无症状感染者也能传播病毒。 但是,英国卫健机构仍称,他们预计“每天都会有”新增病例。世卫官员也警告,欧洲夏天的各种狂欢派对活动将会传播猴痘病毒。德国卫生部长称,猴痘疫情“并不是新的大流行病的开端”,但仍然亟需控制。 目前很多猴痘病例已经无法溯源到已知病例身上,这意味着猴痘病毒已经广泛传播。 世卫估计,正常情况下非洲十余个国家每年会有数千宗猴痘感染。大多数病例在刚果(每年报告约六千宗)和尼日利亚(每年报告约三千宗)。 其他国家也有报告极少数猴痘病例,这些病例大多都有非洲旅居史,或跟猴痘高发地区的动物有过密切接触。 2003年,美国六个州报告了47宗确诊或疑似猴痘病例。这场疫情的起因是一只宠物土拨鼠。这只土拨鼠曾被圈在自非洲国家加纳进口的小型哺乳动物周边。 (美联社)

封面图片

近期,欧美多国出现猴痘病例,世卫组织将召开紧急会议。

近期,欧美多国出现猴痘病例,世卫组织将召开紧急会议。 英国5月7日在一名从尼日利亚回国的人身上确诊了欧洲首例猴痘病例。随后,西班牙、葡萄牙、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法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多国也纷纷出现。根据牛津大学研究人员的跟踪,非洲以外地区已确诊超过百例。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虽不易发生人际传播,但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也可能感染。以往很少传播到非洲以外,因此此次大规模传播引发关注。尼日利亚科学院院长Oyewale Tomori对此表示,此次传播方式与西非不同。由于此次病例中,曾有过男男性行为的比例较高,英国卫生官员正在探索猴痘通过性传播的可能性。但也有专家认为,性接触属于密切接触,认为该疾病可以性传播为时尚早。 目前尚无针对猴痘的特定疫苗,但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天花疫苗对猴痘的有效率高达85%。目前英国当局已向一些医护人员和可能接触猴痘的人提供了天花疫苗。由于该病毒传播能力不强,科学家们预计疫情不会演变成为类似于新型肺炎一样的大流行。 世卫组织定于周五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最近爆发的猴痘疫情。 (美联社,路透社,新华社)

封面图片

猴痘:世卫组织拉响全球最高级别警报

猴痘:世卫组织拉响全球最高级别警报 鉴于猴痘疫情在非洲东部和中部不断扩大,并有可能在非洲内外进一步扩散,谭德塞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召集突发事件委员会,决定再次将猴痘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警告“未来几天”欧洲可能会出现更多输入性猴痘病例,大家要注意了,

封面图片

卫生局密切关注近期全球多国出现猴痘疫情

卫生局密切关注近期全球多国出现猴痘疫情 #卫生局 近期欧洲、北美多国和澳大利亚报告多宗猴痘病例,卫生局正密切关注,呼吁巿民和医务人员提高警惕。 根据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的资料,由2022年5月14至5月19日,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陆续报告了多例猴痘病例。近期报告猴痘病例的国家有: 比利时(2例确诊)、法国(1例确诊)、意大利(1例确诊,2例疑似)、葡萄牙(14例确诊,20例疑似)、西班牙(7例确诊...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