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

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发射的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也是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起飞重量约23吨,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员驻留、出舱活动和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同时可作为天和核心舱的备份,对空间站进行管理。 后续,问天实验舱将按照预定程序与核心舱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进入问天实验舱开展工作。 (新华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已在轨1000天 迎接12艘飞船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已在轨1000天 迎接12艘飞船 1000天的时间里,天和核心舱迎接了6艘神舟载人飞船和6个航天员乘组、6艘天舟货运飞船,先后与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完成交会对接,形成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2022年底,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转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同时,国家太空实验室已正式运行,开始持续产出应用成果。目前,在轨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经查收了天舟七号带来的科学实验类物资及生活用品,总共260多件、5.6吨,包含90斤新鲜国术、神秘的龙年春节大礼包。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梦天实验舱是天宫空间站的最后一个舱段,该实验舱于周一下午在海南升空,预计将在发射13小时后将与空间站对接。

梦天实验舱是天宫空间站的最后一个舱段,该实验舱于周一下午在海南升空,预计将在发射13小时后将与空间站对接。 建成空间站是北京在太空探索方面追赶并超越美国的最新一步。此前中国运载火箭残骸问题引发批评,此次表示已做出调整。

封面图片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中国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星期四(12月21日)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12月21日21时35分,经过约7.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试验等既定任务,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成功。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于今年10月26日发射升空,航天员乘组由48岁的汤洪波、34岁的唐胜杰以及35岁的江新林组成,是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乘组。其中,汤洪波曾在2021年担任首批执行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其余两人则是首次进入太空。 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的六个月期间,三名航天员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大量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 2023年12月22日 7:07 AM

封面图片

#中国航天永远惊喜不断#【转发祝贺!#神十八乘组第2次出舱圆满完成#】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今天,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

#中国航天永远惊喜不断#【转发祝贺!#神十八乘组第2次出舱圆满完成#】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今天,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为空间站舱外管路、电缆及关键设备安装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并完成舱外巡检任务。出舱航天员叶光富、李聪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截至目前,#神十八太空出差进度条已过1/3#,后续还将在轨开展大量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辛苦了!致敬!(总台央视记者王刚 李晓东)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 via 央视新闻的微博

封面图片

当日15时10分,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597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

当日15时10分,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597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15时22分,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后续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将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 (新华社)

封面图片

国新办17日就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开发布会。载人航天办主任郝淳介绍,今年将实施6次飞行任务,分别是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船、6月发射神

国新办17日就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开发布会。载人航天办主任郝淳介绍,今年将实施6次飞行任务,分别是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船、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10月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之后实施天舟五号和神舟十五号发射任务。神十四和神十五均为三人乘组、在轨6个月,两个乘组将在轨轮换。 今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工程将转入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初步计划是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返回舱都可以实现可重复使用;飞船可以搭载7名航天员,上行和下行载荷能力也大幅提高。 将利用空间站舱内安排的科学实验柜和舱外大型载荷设施,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 明年计划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有望在宇宙结构形成和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前沿成果。 将积极探索载人航天商业化发展模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空间站建设和运营维护。 (中国网)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