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全球报告新型肺炎病死数是2020年3月以来最少。世卫总干事谭德塞9月14日就此形容,大流行结束虽尚未到来但已胜利在望,呼

过去一周全球报告新型肺炎病死数是2020年3月以来最少。世卫总干事谭德塞9月14日就此形容,大流行结束虽尚未到来但已胜利在望,呼吁各国抓住机会确保冲过终点线,让过去的一切抗疫努力最终结果;如果错过机会则将面临更多新毒株、更多病死、更多混乱与不确定性。 世卫同日发表六条政策简报,呼吁各国让风险人群100%接种;持续对毒株采检和测序;将新型肺炎治疗融入基本医疗服务,并为应对可能的个案激增做好人员和物资准备;维持对院感的防控措施;向公众清晰解说防疫政策调整及做好科普辟谣。 (路透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10日表示,考虑到目前病毒的行为以及对未来走势的预期,清零的抗疫政策不可持续。世卫组织和中国专家就此讨论过,并向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10日表示,考虑到目前病毒的行为以及对未来走势的预期,清零的抗疫政策不可持续。世卫组织和中国专家就此讨论过,并向其指出这样做不可持续,及时转型、寻找退出疫情的方案非常重要。 世卫组织紧急情况主任说,平衡防疫与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并不容易,而任何清零政策也必须对个体权利与人权作出尊重。 获取新冠工具加速计划第二次全球峰会将于5月12日召开,世卫等呼吁各国抓住这个机会,动员资金和政治意愿实现疫苗覆盖率、检测率和获得治疗(包括获得口服抗病毒药物和氧气)的全球目标;直到世界各地的每个人都能获得疫苗、检测、治疗和个人防护装备,大流行才会结束。 (联合国新闻,法新社)

封面图片

新型肺炎疫情持续肆虐全球,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呼吁中国配合进行第二阶段的病毒溯源工作。

新型肺炎疫情持续肆虐全球,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呼吁中国配合进行第二阶段的病毒溯源工作。 谭德塞在周四的记者会上表示,面临的挑战之一是缺乏原始数据,特别是疫情爆发初期的数据。中国尚未分享相关信息。“我们正在要求中国透明、公开并予以配合”,世界卫生组织将与成员国讨论第二阶段的溯源调查。谭德塞说,“我们欠数百万受难者和死者一个交代,我希望能有更好的合作”。 七国集团上个月呼吁世卫组织召集“及时、透明、由专家领导且基于科学的”溯源研究,并包括在中国展开重新调查。今年早些时候,一个由世卫联合组织、包括中国科学家的专家组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从蝙蝠通过另一种动物传染给人类。尽管科学家团队认为病毒从实验室泄漏的假设成立可能性极低,但谭德塞当时呼吁进一步调查。 (彭博社)

封面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在4月1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通报了全球新型肺炎疫情的最新情况。他表示:“最近两个月时间里,单周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在4月1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通报了全球新型肺炎疫情的最新情况。他表示:“最近两个月时间里,单周的新增病例数量增加了近一倍,已经接近大流行爆发以来的最高水平。” 世卫组织汇总的报告显示,疫情爆发至今,单周新增确诊病例最多的一周为1月4日至10日,全球总计有近500万人确诊感染。而4月5日至11日这一周,全球的确诊人数约有455万人。不仅如此,3月中旬以来,死亡病例数量也重新出现上升态势。 谭德塞还指出,迄今为止感染人数较少的国家也出现了疫情快速蔓延的情况,世卫组织已经向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派遣专家,协助当地遏制疫情。 谭德塞还指出,减少病毒传播的关键是要尽快分发疫苗,他呼吁各国进一步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实施计划(COVAX)”提供合作,协助促进实现疫苗的公平分配。 (NHK)

封面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日在记者会上透露,全球一周的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此前持续六周减少,但上周转为增加。除了包括日本的世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日在记者会上透露,全球一周的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此前持续六周减少,但上周转为增加。除了包括日本的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辖区及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外,均出现增加。 由于今年以来新增病例持续减少趋势,也有国家放宽了移动限制等。谭德塞就感染人数增加指出“很遗憾,但不应感到惊讶”,称“如果仅依赖疫苗,那样的国家在犯错误”,再次呼吁贯彻基本防疫措施,包括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及手部消毒等。 根据世卫组织的报告,一周新增病例1月10日的统计显示达到创纪录的495万人,之后持续减少,2月21日时为245万人,降至去年10月中旬的水平。但是世卫组织初步统计显示上周超过260万人,再次转为增加。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瑞安称“认为今年年底前能够摆脱新型冠状病毒的想法是不现实的”,预计一定程度的流行将持续一段时间。认为通过坚持采取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各国推进疫苗接种,“可以把全球大流行变为不靠疫苗、人力能够控制的方向”,呼吁保持警惕。 (共同社)

封面图片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领导人正研究放松防疫迈向开放的措施,但进展缓慢,也没有设定时间表。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领导人正研究放松防疫迈向开放的措施,但进展缓慢,也没有设定时间表。 入境隔离时间有望在明年初由现状7+3缩短至七天;零售业者的核酸日常强检频率最快于本月放宽,相应裁撤全国范围内核酸检测点的数量,以减少开销。北京还计划在今年内进一步发动老年人接种疫苗,目标是将60岁以上两针率从现时的86%提升至95%。但除此之外,今年内很难再实施更广泛的放宽措施。 官员们对清零政策的代价愈发忧虑,但同时担心公共医疗系统硬件条件不足、叠加新毒株和季节因素,可能导致大量住院和死亡,削弱中共执政的合法性。卫健官员一直密切关注香港、日本、韩国等地的病死率与舆情,因其与中国文化相近、且是今年才迈向共存。 一位参与政策讨论的人士形容,中国若要开放,将是分区域、分行业、以有序方式实施,比如商业中心城市就可能采取较宽松的政策。 知情人士又介绍,中国官员近月来一直与世卫组织就对新型肺炎的警戒级别调整密切沟通;若世卫下调警戒,则北京可有将新冠归回乙类传染病、乃至宣布抗疫胜利并采取更积极的放宽措施等更大政策余地。世卫10月维持了“国际关注的公卫事件”评估,下次会期是在2023年1月。 (华尔街日报)

封面图片

世卫组织12月30日同中国卫健委、疾控局开视频会,呼吁中国加强病毒基因测序、临床管理和影响评估,再次要求中国当局实时具体提供基因

世卫组织12月30日同中国卫健委、疾控局开视频会,呼吁中国加强病毒基因测序、临床管理和影响评估,再次要求中国当局实时具体提供基因测序、住院数死亡数、脆弱人群疫苗接种情况等数据。 世卫总干事谭德赛当日表示,为了对中国当地的疫情形势进行全面风险评估,世卫需要更为详细的信息;在缺少中国提供全面信息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采取保护民众的措施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当日就此表示各国防疫措施应当科学适度,中国已上传部分近期毒株测序数据,将密切监测病毒变异、依法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 卫健委医政司长焦雅辉29日表示,中国一直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公开死亡和重症病例信息;虽然之前公布的死亡病例包括因基础病死亡的,但“中国自2020年以来一直采取”新冠病毒引发呼吸衰竭直接导致死亡的“新冠死亡判定标准”、国际上是有先例可接轨。中疾控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表示,关于这一波疫情可能引起的“超额死亡”,中疾控团队已经在做相关工作,之后会陆续对外提供。 (联合国新闻、国家卫健委,中国外交部,中新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