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和房产市场滑坡继续侵蚀政府财政收入,中国今年前九个月广义财政赤字触及历史新高。

由于疫情和房产市场滑坡继续侵蚀政府财政收入,中国今年前九个月广义财政赤字触及历史新高。 彭博根据财政部周二发布的数据计算,各级政府财政赤字达到7.16万亿元人民币,赤字水平创出同期的纪录,是去年一至九月2.6万亿元的近三倍。由于大规模退税和持续的房地产市场危机导致政府收入锐减,中国政府今年面临收支挑战。为遏制疫情,大型城市一再封锁,管控和核酸检测费用也水涨船高,另一方面,政府也面临着增加基建开支以刺激经济增长的压力。 今年前九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约19.9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6.6%,降幅低于前8个月的8%。财政部表示,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1%。大部分税收减免措施集中在四至六月,导致最近几个月收入情况有所改善。仅九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攀升8.4%,至1.5万亿元。一至九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28.3%,至约3.85万亿元,一至八月降幅为28.5%。 前九个月总计政府支出27.1万亿元。包括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万亿(包含教育、医疗、国防和科研),同比增长6.2%;一至八月增长6.3%。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2.5%,显著低于前八个月23.4%的涨幅。 由于家庭消费受疫情和信心低迷的打击,财政支出一直是今年内需的主要支撑。海通证券分析师梁中华认为,为了增加收入,地方政府可能会在十月份发放5000多亿元的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为基建提供资金。粤开证券经济学家罗志恒近期预计,中国需要把明年仅含一般公共预算的官方赤字水平提高至GDP的3%以上。北京将今年的赤字目标设定在GDP的2.8%左右,但由于房地产问题等原因,财政压力预计将加大,因此需要提高赤字来予以应对。 (彭博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港财政司长:今年度财政赤字预计增长近九成

港财政司长:今年度财政赤字预计增长近九成 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公布,受经济增长预期慢、资产市场偏软影响,今年度香港财政赤字预计增长近九成。 综合《星岛日报》和网媒“香港01”报道,陈茂波星期三(2月28日)公布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时披露,2023/24年度综合赤字预计达1016亿元(港元,下同,174亿新元),比去年预估的544亿元高出约86%。财政储备预计7332亿元,仅够港府一年开支。 陈茂波说,受全球利率上升、经济放缓及地缘政治持续紧张影响,去年香港经济增长较预期慢,尽管疫情过后整体开支回落,但资产市场偏软,地价及印花税收入下跌,令本年度政府收入预计下滑13.7%至5546亿元,其中房地产收入只有194亿元,比预期少656亿元;印花税收入只有500亿元,比预期少350亿元。 不过,他也表示,外界不应该只聚焦港府收支情况,而是要关注整体经济周期财政状况。港府也会坚守量入为出原则,避免港府财政继续赤字。 陈茂波强调,港府有决心和信心克服公共财政当前面对的挑战,基本原则是必须维持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港府已制定一套财政整合计划,勾划出如何逐步回复收支平衡,维持财政储备在稳健水平,确保政府能持续为社会提供各项公共服务和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在逆境或其他紧急情况时,有充分空间推出措施协助市民及企业。 陈茂波预计,未来五年的经营帐目和非经营帐目的赤字均会逐年收窄,其中经营帐目在两年后,即2026/27年度起恢复盈余;至于非经营帐目,则在2028/29年度恢复盈余。 展望下一年度,陈茂波预计,2024/25港府财政赤字将收窄至481亿港元,财政储备进一步减少至6851亿元。陈茂波解释,今年外围环境仍然复杂,香港资产市场相关的收入仍需时间完全恢复,加上政府在民生政策资源投放仍然庞大,医疗、社福和教育开支合共高达3437亿元,占经常开支59.3%。 2024年2月28日 4:44 PM

封面图片

中国前五月财政收入下降2.8%

中国前五月财政收入下降2.8% 中国政府前五个月财政收入下降2.8%,其中税收收入同比下降5.1%,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0.3%,显示需求疲软拖累中国经济复苏。 据新华社,中国财政部星期一(6月24日)公布中国财政情况。数据显示,中国前五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1.79万亿新元),同比下降2.8%。 从税收收入来看,前五个月中国全国税收收入80462亿元,同比下降5.1%,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0.5%左右。 但非税收收入有大幅增长,前五个月非税收入16450亿元,同比增长10.3%。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 业内人士认为,非税收入能弥补财政收入不足,但具有不可持续性,也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企业的隐性负担加重,社会营商环境欠佳。 包含了土地出让收入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也大幅下降。财政部数据显示,中国前五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638亿元,同比下降10.8%。 财政支出放缓。前五个月中国财政支出增长3.4%,前四个月增长3.5%。路透社根据财政部数据计算得出,5月财政支出仅增长2.6%,而4月份则增长6.1%。 路透社报道称,北京承诺加大财政刺激力度以支持脆弱的经济,包括开始发行1万亿长期特别国债,并推出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但房地产投资和销售额的下滑加剧,一些关键货币指标创下历史新低,仍引发人们对国内需求持续疲软的担忧。 2024年6月24日 2:30 PM

封面图片

美国2023财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上升23%

美国2023财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上升23% 美国财政部星期五(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9月30日结束的2023财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达到近1.7万亿美元,(约2.3万亿新元)比上一财年增加23%。 新华社报道,2023财年美国财政收入约4.4万亿美元,比上一财年下降约4570亿美元;财政支出约6.1万亿美元,比上一财年下降约1370亿美元。财政支出中排名靠前的项目是社保、健康、联邦医疗保险以及国防。 美国财政部数据还显示,2023财年净利息支出约6590亿美元,占全年财政支出份额超过10%,这表明在美国联邦储备局加息导致利率大幅上升的背景下,美国债务融资成本显著增加。 美国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此前发表声明说,不断上升的利息成本构成了越来越大的风险,而且越来越难以忽视。 2023财年赤字使美国本就高企的债务雪上加霜。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于9月中旬突破33万亿美元。 2023年10月21日 11:11 AM

封面图片

彭博:中国预算赤字缩减逾三分之一

彭博:中国预算赤字缩减逾三分之一 中国今年以来的预算赤字缩减逾三分之一,表明尽管经济增速放缓、楼市的下滑趋势恶化,中国仍维持审慎的财政政策。 彭博社基于中国财政部星期一(8月21日)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出,今年1至7月份中国广义预算赤字达3.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6200亿新元),比2022年同期下降37%。今年1至7月份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收入总额增长6%,总支出下降4.8%。 彭博社报道认为,这些数据显示出尽管中国4月份以来的经济形势恶化,但各级政府对加大刺激力度方面却十分谨慎。许多省份的财政在2022年受到严重冲击,如果中央政府不提供更多支持,这些省份可能就没有财政能力来大幅增加支出。 去年,随着防疫清零政策的成本飙升,中国31个省份的财政赤字总额触及至少是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至于财政收入方面,因经济疲软、税收减免和土地出让收入下降而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大部分省份的主要预算赤字较去年缩小,部分原因是税收收入回升。 中国官方星期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接近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4.5%,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的契税收入同比增长4.2%。而中国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3.3%。 1至7月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19.1%,拖累了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3%至近15.2万亿元人民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下降23.3%。

封面图片

中国今年首两月财政收入可比增长2.5%

中国今年首两月财政收入可比增长2.5% 中国今年前两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2.3%,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2.5%左右,土地出让收入同比持平。 综合新华社和《经济参考报》报道,中国财政部星期四(3月21日)公布今年1至2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万4585亿元(人民币,下同,8312亿新元),同比下降2.3%,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部分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2.5%左右。 中国副财长廖岷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近几年财政收入波动幅度较大,主要与应对冠病疫情采取的一些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有关,因此在做同比时需要扣除一些特殊的不可比因素。 分税收和非税收入看,今年前两个月全国税收收入3万7820亿元,同比下降4%;非税收入6765亿元,同比增长8.6%。 数据也显示,前两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149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与2023年同期持平,占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重约为78.7%。 财政支出方面,数据显示,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万3624亿元,同比增长6.7%。 廖岷说,前两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全年预算的15.3%,支出进度达近五年同期最快,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等领域支出增长较快。 2024年3月22日 9:08 PM

封面图片

财政部料内地财政收入将继续出现恢复性增长

财政部料内地财政收入将继续出现恢复性增长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表示,随著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将为收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预计财政收入将继续出现恢复性增长,财政支出会继续保持必要强度,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亦将保持一定规模。他表示,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著力扩大国内需求及扩大有效投资,今年将用好国债资金,安排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适当增加中央预算内的投资规模等;另一方面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文化及旅游等新增长点。当局又指,今年会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精准性和针对性,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下一步会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王东伟说,针对地方政府债务,已推动制订一揽子全面的化解债务方案,推动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化解,遏抑债务增量,去年中央亦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规模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当局提到,上月已向各地提前下达部分今年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可发挥地方政府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另外,根据财政部数据,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按年增长6.4%,所有省份收入录得增长。公共预算支出27.46万亿元,按年升5.4%。 2024-02-01 11:28:00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