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24日宣布修改《安全第三国协议》。在2002年签署的版本中,寻求庇护者必须在抵达的第一个国家提出庇

美国总统拜登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24日宣布修改《安全第三国协议》。在2002年签署的版本中,寻求庇护者必须在抵达的第一个国家提出庇护申请,但其并不适用于美加间的“非正式口岸”。新版协议填补了该漏洞,将协议适用范围扩大至整个陆地边界。 两人提出加强关系,扩大联盟,并表达了对乌克兰的支持。两位领导人还与IBM签署协议以发展半导体产能,两国还将在供应链上降低对国外制造商的依赖。特鲁多将于28日公布预算,旨在扩大关键矿产和清洁技术生产。 (路透社 1,2)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主权顾虑消除 图瓦卢和澳洲同意今年内启动气候庇护条约

主权顾虑消除 图瓦卢和澳洲同意今年内启动气候庇护条约 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宣布,两国同意于今年启动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气候与安全条约。 法新社报道,澳洲和图瓦卢政府星期四(5月9日)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说:“我们都希望这项条约能在2024年尽快生效。” 2023年11月,两国签署了历史性的气候庇护条约,今后每年允许一定数量的图瓦卢公民移居澳洲,并在澳洲获得生活和工作的“特别权利”。 图瓦卢面临着海平面上升威胁。两国政府当时公布的条约指出,澳洲向图瓦卢承诺,将为后者提供安全援助,用以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流行病和安全威胁,但前提是图瓦卢提出援助请求。 此外,澳洲还将为图瓦卢的土地开垦提供资金,将首都富纳富提的土地面积扩大约6%。 不过,图瓦卢政府对协议中的一项条款表示担忧。该条款规定,图瓦卢必须与澳洲“共同商定”与其他国家的任何安全或防务协议。但总理泰奥(Feleti Teo)今年2月上任后说,尽管有这些顾虑,他无意撤销这份协议。 双方在一份“解释性备忘录”中同意,该条款反映了澳洲安全保障的深度,并将本着尊重和友好协商的精神执行。 另根据外交照会(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图瓦卢在开始与其他伙伴会谈之前,不须要获得澳洲的许可;澳洲没有无条件进入图瓦卢领土或领空的权利,也无权在图瓦卢建立军事区。 澳洲的西方盟国对中国扩大与太平洋岛国安全关系的担忧日益加剧。所罗门群岛已经与中国签订了安全协议,而图瓦卢是目前仅有的12个仍与台北而非北京保持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 澳图两国的解释性备忘录说,双方的防务与安全条款仅适用于少数情况,不会影响与其他太平洋岛国的协议;如果任何一方认为这些要求不合理,可以暂停履行该条款的义务,或者通过双方协商或单方面终止条约。 两国还同意,该条约不会限制图瓦卢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自由。 澳洲外交部长黄英贤与太平洋事务部长康罗伊在访问图瓦卢期间签署了这份备忘录。康罗伊在一份声明中说:“澳洲和图瓦卢是邻居和朋友。澳洲的支持将帮助图瓦卢人继续在自己的领土上繁衍生息,保持他们祖祖辈辈与土地和海洋的深厚联系。” ... 2024年5月9日 11:29 AM

封面图片

芬兰将关闭俄罗斯边境所有口岸 阻寻求庇护者入境

芬兰将关闭俄罗斯边境所有口岸 阻寻求庇护者入境 芬兰决定从11月30日零时起至12月13日关闭与俄罗斯接壤的拉贾约塞皮口岸。由于该口岸是芬兰目前唯一还在通行的东部边境口岸,这意味着芬俄陆地边界上的所有边境口岸都将关闭。 芬兰总理奥尔波星期二(11月28日)在记者会上说,此举是为有效遏制非法移民而采取的必要且适当的措施,政府的目标是尽快使边境状况恢复正常。芬兰内政部长兰塔宁表示,如有需要,不排除该限制措施延期的可能。 路透社报道,芬兰上周对来自俄罗斯的旅客关闭了除一处边境哨所外的所有边境哨所,只开放位于芬兰最北端的北极过境口岸拉贾约塞皮(Raja-Jooseppi)。所有八个过境口岸关闭意味着只有货运列车可以在两国之间通过。 芬兰边防卫队称,11月份,来自肯尼亚、摩洛哥、巴基斯坦、索马里、叙利亚和也门等国的约900名寻求庇护者从俄罗斯进入芬兰,这一数字比之前每天不到一名有所增加。芬兰指这是俄罗斯刻意安排的。 新华社报道,根据芬兰政府发布的新闻稿,自8月初以来,近千名没有签证的第三国公民试图通过东部边境口岸抵达芬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提出了庇护申请。芬兰政府认为,这些移民以及地区局势升级对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构成严重威胁。 芬兰政府指莫斯科向边境输送人员,以报复它决定与美国加强防务合作,但克里姆林宫否认了这一指控。今年早些时候,芬兰加入北约,因乌克兰战争而结束了数十年的军事不结盟,这激怒了俄罗斯。 俄罗斯总理佩特里·奥尔波(Petteri Orpo)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芬兰)说这是俄罗斯要发挥影响力的行动,我们不接受。” 芬兰政府11月18日关闭了与俄罗斯接壤的东南部的四个边境口岸,并从11月24日起关闭库萨莫、萨拉等东部边境口岸,仅保留拉贾约塞皮口岸用于东部边境通行。 北欧国家芬兰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两国拥有1300多公里长的边界。 2023年11月29日 8:16 AM

封面图片

普京抵达北京展开两天访华之行

普京抵达北京展开两天访华之行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星期四(5月16日)凌晨抵达北京,开启两天访华之旅。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普京16日凌晨4时许乘专机抵达北京。 普京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于5月16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普京本月连任俄国总统后的首次出访。 俄国卫星通讯社报道,普京星期四将做客北京,隔天(17日)前往哈尔滨。 据报道,普京与习近平出席的俄中会谈分为小范围会晤和扩大会议。高层会谈结束后,双方将签署多项协议和文件,领导人计划发表联合声明并将对媒体发表讲话。 在启程访华前夕,普京在新华社星期三(15日)发布的书面专访中,积极评价中国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称中国提出的举措务实和具建设性,发展了必须摒弃冷战思维、坚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等思想。 2024年5月16日 7:55 AM

封面图片

学生动源前召集人钟翰林违监管令 抵英国寻求政治庇护

学生动源前召集人钟翰林违监管令 抵英国寻求政治庇护 已解散亲港独组织“学生动源”前召集人钟翰林违反监管令,抵达英国寻求政治庇护。 综合钟翰林脸书、美国之音和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钟翰林说,他今年6月5日正式从大榄惩教所刑满获释,重获自由,却是严密监控的开端。在预定释放前,国安人员出现质问他是否会继续“分裂国家”,提醒他未来一年不要离境,并将在他出狱后持续约见。 钟翰林说,基于他判刑时未满21岁,出狱后必须遵守惩教处监管令一年,他一开始的监管内容与一般人无异,必须就学或就业。他获释时临近暑期,找了一份暑期工,后来被惩教处高层告知不容许让受雇于“特定店铺”(监管令条文并没禁止),只能无奈地等着开学。 他透露,之后接到惩教电话表示要更改监管内容,要求签署修订版监管令,包括禁止发布任何被定罪罪行相关内容和禁止公开发言等。 钟翰林说,国安人员从6月开始,每隔两至四星期便会要求见面,每次都被约到随机地点,要求他交代过去数周的具体行踪和所接触的人。他9月开学后,被要求提供学生供拍摄,申请学生资助也需通知(国安人员),还要交出银行户口资料。 他说,之后,国安人员不断利诱他投诚,提供线人费,要求他提供他人资料,每次金额介于500至3000港元(84至506新元)不等。他没向警方提供任何敏感信息,只提供部分社运人士的行程。 钟翰林称,国安人员曾在9月的一次例行约见向他提出到大陆“旅游”,表示只要他愿意就会安排行程,并要他在下次约见回复,但之后未再提起此事。 钟翰林称,今年10月起,他不时会无故生病,西医及中医都指是淋巴问题,认为因精神压力及心理因素,导致免疫力下降。 他以调适情绪为由,申请在圣诞期间到冲绳旅游。“(惩教处)以至国安人员知悉我的经济状况,我没有可能买到一张一万港元的机票。我跟惩教处说,我刚巧找到一张便宜机票去冲绳”。 钟翰林获惩教署批准,在12月20日至25日期间到日本冲绳旅游。他表示,当日他带着仅余的4万港元到机场,直至起飞前一秒,都一直在担心能否安全离境。到飞机起飞刹那,才稍松一口气。 ... 2023年12月29日 9:25 AM

封面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9月30日晚间签署临时拨款法案,从而避免了联邦政府关闭的窘境。但这项临时拨款法案放弃了对乌克兰的援助。拜登10月1日

美国总统拜登9月30日晚间签署临时拨款法案,从而避免了联邦政府关闭的窘境。但这项临时拨款法案放弃了对乌克兰的援助。拜登10月1日在讲话中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中断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他表示时间已经不多了,希望两党能够尽快就援助方案谈判,帮助乌克兰抵御俄罗斯的侵略。 由于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依赖民主党支持通过了临时拨款法案,众议员马特·盖茨10月1日指责麦卡锡违反了竞选议长时与共和党人达成的协议,他将提出罢免麦卡锡的动议。对此,麦卡锡回应称,“就这样吧,来吧。” (美联社 1,2,3)

封面图片

正在中东地区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3月27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同伊朗外长扎里夫举行会谈,并在会谈后签署了《中伊全面合作计划

正在中东地区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3月27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同伊朗外长扎里夫举行会谈,并在会谈后签署了《中伊全面合作计划》。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王毅回顾,2016年1月,中国和伊朗就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同意达成一份全面合作计划。经过双方共同努力,此次签署的《中伊全面合作计划》,将挖掘中伊两国在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潜力,规划长远合作前景。 王毅说,“相信这将进一步推动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提质升级,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在2021年3月27日和伊朗总统鲁哈尼的会见中,王毅表示,双方今天签署的《全面合作计划》将为推进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出整体规划,“不仅将造福两国人民,也将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作出中伊贡献”。 鲁哈尼则表示,伊朗各界都视中国为伊朗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他回顾,习近平主席2016年成功访伊,推动伊中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两国《全面合作计划》的签署,将进一步明确伊中未来合作的路线图。 针对伊朗核协议问题,两国外长也在3月27日的会谈中深入交换意见。 针对拜登政府上台后的新形势,扎里夫表示,美方应先采取实际行动,取消对伊朗的单边制裁,重回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而不是向伊朗方面提出“无理要求”。扎里夫说,中方是可以信赖的伙伴,伊方愿同中方密切协作,推动伊核全面协议重回正轨。 王毅表示,伊核问题的当前局面是美国单方面“退群毁约”造成的。王毅呼吁,美方应取消对伊朗的非法制裁,取消对第三方的长臂管辖,全面无条件恢复履行全面协议。 王毅提出,各方可考虑按照“同步对等”思路,形成恢复履约的路线图,同时致力于实现早期收获,为全面协议的重启营造条件。中方愿为此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扎里夫还在王毅到访之前阐述王毅此访意涵的署名文章中介绍,在中西关系加剧紧张的局势下,伊朗与中国的友谊“比任何时间巩固并继续下去”。 扎里夫说,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双方继续在国际平台的重大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他说,一直以来,伊朗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某些势力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中国内政,同时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人权问题上,始终支持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立场。 (财新,新华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