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行政院会最新通过《新世代打击诈欺策略行动纲领1.5版》,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将同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动“拦阻境外伪冒

台湾,行政院会最新通过《新世代打击诈欺策略行动纲领1.5版》,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将同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动“拦阻境外伪冒来话机制”与“国际电话语音警示措施”,相关经费约新台币2亿700万元,运营商负担一半。 NCC表示,通过分析报案的诈骗电话,发现许多电话是通过绕道、境外篡改电话,民众接到电话很多是伪装成公部门、国内金融机构电话,但来电显示有“+886”字样,并非正常情况。这类诈骗电话在165通报中占比达九成,因此推动“拦阻境外伪冒来话机制”。目前该机制已正式运作,五大电信运营商、固网运营商等每天约拦截10万通诈骗电话。 “国际电话语音警示措施”预计今年10月底上线,民众接到“+886”来电时,都会先听到几秒警示语音,听完方可开始通话。 堵诈方式上,还有规划公益短信专用代表门号。数位部长唐凤受访指出,概念上就是公部门、地方政府机关发送短信时,会有一个简码作代表号,目的是为了让民众方便辨识,确认相关短信的确是由政府机关所发送。 (中央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通讯办)4月11日宣布,为提高市民对可疑境外来电的警觉性,香港部分移动网络运营商已于本月起针对“+85

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通讯办)4月11日宣布,为提高市民对可疑境外来电的警觉性,香港部分移动网络运营商已于本月起针对“+852”为开头的境外来电,向所有用户发送语音提示或文字信息。所有运营商将于5月1日全面实施相关提示安排。 通讯办发言人表示,运营商会就“+852”来电向所有用户发送统一的提示内容“来电源自香港境外,慎防诈骗。”语音提示会以广东话、普通话及英语读出,而文字讯息则会以中英文提供。 短信方面,通讯事务总监梁仲贤表示,通讯办已与警方、业界及监管局等成立了工作小组,研究设立“SMS短信发送人名称”登记制度,识别信息发送者真伪。他表示工作小组已敲定技术方案及实施细则,目标本年底在银行业率先执行。 香港去年诈骗案录得超过27000宗,其中七成为网上诈骗,破案率仅12%。警务处处长萧泽颐今年2月曾指,警方去年9月起与运营商成立工作小组合作打击电信诈骗,并将研究市民在接获“+852”开头的可疑境外来电时,加入预警信息并引入短信发放人登记制度。 (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独立媒体)

封面图片

浙江河北等地默认关闭国际及港澳台电话防诈

浙江河北等地默认关闭国际及港澳台电话防诈 浙江、河南等地主要电信运营商默认关闭接听国际及港澳台电话,以防止境外诈骗频发。 综合IT之家和快科技报道,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周三给当地用户发送了一则消息显示,近年来境外诈骗电话案件频发,为保护财产安全,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浙江移动全面落实国际及港澳台电话接听功能按需开通工作,若需要接听国际及港澳台电话,需在本月20日前发送相关信息进行确认登记,不登记或登记错误的用户将分批次统一关闭国际及港澳台语音接听功能。 按照指导,发送1219登记信息后,会收到新的短信提醒:已确认确认保留国际及港澳台电话接听功能,将会接听所有来自国际及港澳台语音电话,可能会接听到诈骗或垃圾电话,请仔细斟酌,注意风险防范。若需要关闭国际及港澳台语音接听功能,可发送“1901”至10086办理。 据报道,河南移动、河南联通、河南电信上月底发布了关于“国际及港澳台短信接收业务”依申请开通的联合公告。 联合早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