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航空局表示,一架塞斯纳Citation飞机4日从田纳西州伊丽莎白敦起飞,前往长岛的麦克阿瑟机场。但这架飞机意外在长岛上空

美国联邦航空局表示,一架塞斯纳Citation飞机4日从田纳西州伊丽莎白敦起飞,前往长岛的麦克阿瑟机场。但这架飞机意外在长岛上空掉头,在华盛顿特区上空下降,并于15时30分许坠落在弗吉尼亚州蒙泰贝洛附近的山区。 北美防空司令部授权一架F-16战机以超音速飞行来应对塞斯纳飞机,超音速飞行引起音爆。F-16还试图通过发射照明弹来引起塞斯纳飞机飞行员的注意。 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飞机没有反应,为什么坠毁以及飞机上有多少人。 (美联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Hermeus高超音速飞机借助预冷却器测试加快研发速度

Hermeus高超音速飞机借助预冷却器测试加快研发速度 访问:NordVPN 立减 75% + 外加 3 个月时长 另有NordPass密码管理器 Hermeus公司似乎对其制造能够超越传奇飞机 SR-71 Blackbird 的高超音速飞机的方法非常满意。该公司目前正在研制一系列原型机,而不是建造一架高超音速原型机并进行测试,每架原型机都旨在测试飞行问题的一个方面。第一架 Quarterhorse 飞机是 Mk 0,它不能飞行,但可以滑行。这样,工程师们就可以在制造 Mk 1 的同时进行地面测试。Mk 1 除了起飞和着陆外,并不打算做很多事情,但这意味着在 Mk 2 即将问世的时候,飞行测试就可以开始了。在建造更先进的 Mk 2 的同时,Mk 2 将进行超音速飞行。制造超音速 Mk 2 意味着制造一种不仅能达到超音速,而且能达到高超音速的发动机。更重要的是,它必须能够帮助解决制造高超音速飞机的问题。具体来说,该发动机必须能够处理以超音速通过进气口的空气,并且需要能够从超音速飞行到高超声速飞行时进行自我调整。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的海平面静态测试中,F100 发动机安装了一个预冷却器。在这些测试中,空气以超音速进入发动机,预冷却器冷却进气口,以防止发动机部件熔化,并使发动机在超过 2.5 马赫的速度下保持高效工作。在各种载荷下进行的测试将用于为赫迈斯公司的 Chimera 涡轮联合循环(TBCC)发动机收集数据。该发动机将使用传统涡轮机提供动力,使其达到高马赫数速度,然后重新配置成冲压式喷气发动机,以达到超过 5 马赫数的速度。不过,当 Quarterhorse Mk 2 升空时,它的飞行速度不会超过 2.5 马赫。更快的速度则需要为 Quarterhorse Mk 3 安装完成的 Chimera 发动机。Hermeu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专家格伦-凯斯(Glenn Case)表示:"空气呼吸发动机对于Hermeus实现高超音速飞机合理化的目标至关重要。通过制造全范围的空气呼吸高超音速发动机,Hermeus 正在为能够从普通跑道起飞并加速到高超音速的飞机创造条件。无需火箭或母舰"。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巴以冲突已经爆发443天,当地时间12月21日凌晨,也门胡塞武装向特拉维夫发起了新一轮导弹袭击。据称,发射了一枚“巴勒斯坦-2”

巴以冲突已经爆发443天,当地时间12月21日凌晨,也门胡塞武装向特拉维夫发起了新一轮导弹袭击。据称,发射了一枚“巴勒斯坦-2”型中程导弹,以色列防空部队拦截失败。从视频画面显示的情况看,这枚弹道导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高空呼啸落地,爆炸声震耳欲聋。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导弹进入末段时,以色列军队还发射了两枚拦截弹试图拦截,但均先后失的,眼睁睁地看着导弹落地,胡塞武装中程导弹大战以军导弹防御的经典镜头就此诞生。当然了,胡塞武装自己肯定是没那本事研制高超音速飞行器的,他们的“巴勒斯坦-2”型导弹,大伊万倾向于认为就是伊朗革命卫队给的Fattah-1型高超音速飞行器。这是一种带有变锥体弹头的飞行器,变锥体弹头加上助推火箭,让导弹弹头具备比较好的升阻比性能,具备一定的机动滑翔能力,确实可以算作是入门版的高超音速飞行器。Fattah-1实战,证明了革命卫队在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制上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不仅有技术储备,还可以工程实践,打出去就能实现高效突防。但即使是这么一款入门版的、在中俄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跟前,根本就排不上号的玩意儿,居然能一发成功突防以色列的反导拦截系统,让以色列的箭-3,美国部署在当地助战的THAAD,美国部署在海上的AN/SPY-1加上宙斯盾系统统统抓瞎,一次成功的拦截也没做出来……这倒是证明了,高超音速飞行器在实战条件下,威力到底有多大,突防性能到底有多强悍,就连胡塞武装的这单发突防就能让西方世界最顶尖的防空反导拦截系统无可奈何。那要是等到东方某大国使用高超音速飞行器进行营齐射,甚至全旅齐射,总群齐射的时候,几十发甚至数百发高超音速飞行器,用各种眼花缭乱的中段末段机动轨迹,飞向第一和第二岛链美军基地的时候……不知道美军基地又会如何进行防空反导拦截呢?不急,慢慢想,总会想明白。#天降正义 #高超音速武器 #胡赛武装 #伊朗 #东方大国

封面图片

Quarterhorse高超音速飞机项目准备试飞Mk1原型机

Quarterhorse高超音速飞机项目准备试飞Mk1原型机 Mk 1 是该公司 Mk 0 原型机的最新型号,去年 11 月进行了首次滑行测试。为了说明赫梅乌斯公司在制造高超音速飞机方面所采取的方法,正在研制的四架原型机中的每一架都主要用于测试飞行的一个主要阶段。今年的 Mk 1 不会进行高超音速飞行,因为它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这并不奇怪,因为虽然它能飞,而且具有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的外形,但它的动力是一台轻型通用电气 J85 喷气发动机,只能产生 3500 磅的推力。这意味着,当无人驾驶的 Mk 1 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测试时,其任务将是了解"Quarterhorse"设计如何应对高速起飞和着陆。它还将测试其子系统、地面站、操作和人为因素。当这些工作完成后,Mk 2 将可以使用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 F100 发动机以 3 马赫的超音速测试该技术。Hermeus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AJ Piplica表示:"我们开发高超音速飞机的方法中最独特、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迭代速度每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设计、制造并试飞一架飞机。这是飞机领域半个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速度。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成功地大幅提升了火箭、卫星和小型无人机的性能。现在,我们正在将这种迭代速度的力量带到飞机上。这是解决高超音速飞机运行挑战所绝对需要的能力"。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美国NASA的 X-59 Quesst正在颠覆50年前的超音速飞机技术极限

美国NASA的 X-59 Quesst正在颠覆50年前的超音速飞机技术极限 图中所示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 X-59 号飞机,其设计飞行速度比声音还快,但产生的声波"砰砰"声比飞机轰鸣声更小。为了测试公众对这种噪音的感受,Quesst 计划的一部分包括让 X-59 在几个社区上空飞行,以调查人们的反应。资料来源:洛克希德-马丁公司50 年前,美国联邦政府禁止所有民用超音速飞机在陆地上空飞行。该规则禁止非军用飞机以快于声音的速度飞行,这样它们产生的音爆就不会惊吓到下方的公众,也不会让他们担心潜在的财产损失。该禁令于 1973 年 4 月 27 日正式生效,在超音速军用喷气式飞机飞过的城市进行的民意调查对禁令的出台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人表示,他们不喜欢听到的声音,也不喜欢车窗被音爆震响。尽管一些研究提出了减缓音爆影响的方法,但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初的航空技术还不够成熟,无法及时完全解决这一问题,从而阻止了该规则的颁布。但如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研究一种解决方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Quesst 任务集成经理彼得-库恩(Peter Coen)说:"这是一条今天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规则,但它却是我们 Quesst 任务的核心所在,因为我们的 X-59 飞机是静音超音速飞机。"空军的 B-58 Hustler 超音速轰炸机是 20 世纪 60 年代用于在美国城市上空产生音爆的众多军用喷气式飞机之一,以观察公众对声音的反应。这项研究促使美国从 1973 年开始禁止民用超音速飞机在陆地上空飞行。资料来源:空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 X-59 被设计成以比声音更快的速度飞行,但噪音却大大降低如果发出任何声音的话,下面的人会听到声波"砰砰"声,而不是轰鸣声。为了测试公众对这种噪音的感受,Quesst 计划的一部分包括让 X-59 在几个社区上空飞行,以调查人们的反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把结果提交给美国和国际监管机构,他们将考虑制定新的规则,以取消长期以来实施的禁令。我们的目标是转变监管方式,重点关注飞机产生的声音,而不是速度限制。"我们肯定已经准备好书写超音速飞行史上的新篇章,使陆上空中旅行的速度提高一倍,但这种方式是安全的、可持续的,而且比以前安静得多"。-Peter Coen,NASA Quesst 任务集成经理联邦对超音速飞行禁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47 年,当时以火箭为动力的 XS-1 飞机首次突破了音障,开启了超音速研究的英雄时代。起初,人们只是为了学习如何让 X 型飞机飞得更快、更高。没有人考虑音爆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很少有人居住在进行研究的地方。尽管人们很早就对飞机飞行速度超过音速时产生的大气冲击波(我们听到的音爆)这一神秘现象产生了兴趣,但当时却没有什么工具和有限的数据来帮助了解发生了什么。但是,随着空军和海军开始在全国各地的基地部署大量超音速喷气式飞机,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接触到这种经常令人震惊的噪音,人们对音爆的兴趣也迅速增长。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向美国和国际监管机构提交结果,后者将考虑制定新的规则,以取消长期以来实施的民用超音速飞行禁令。资料来源:英国皇家空军米尔登霍尔基地从 1956 年开始,一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空军、海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都动用资源,研究音爆在各种条件下是如何形成的,对建筑物可能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公众在不同地点会有什么反应。这些年来,亚特兰大、芝加哥、达拉斯、丹佛、洛杉矶和明尼阿波利斯等地的居民在使用多种类型的超音速喷气机时,都会受到军用战斗机和轰炸机在高空飞行时产生的音爆影响。两次集中研究一次是 1961 年在圣路易斯上空,另一次是 1964 年在俄克拉荷马城上空(分别被称为 Bongo 和 Bongo II)毫无疑问,公众并不完全支持从高空落下的常规音爆。这些试验引发了全国性的新闻报道,并助长了人们对超音速飞行的强烈负面情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 Quesst 任务图显示了环绕着研究飞机的超音速冲击波的造型,它位于一个住宅社区的上空。该图像突出了此次任务期间将在美国多个城市进行的突破性研究。图片来源:NASA / Maria Werries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测音爆的形成,美国政府开始与工业界合作,尝试开发超音速运输机(SST)。1963 年 6 月,约翰-肯尼迪总统宣布建造 SST,从技术角度提高了人们对研究和缓解音爆的兴趣,使这项研究成为当务之急。SST 项目旨在生产新型商用超音速客机的原型,这种客机能够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在世界任何地方搭载多达 300 名乘客。(请注意,声速会因温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而变化。在海平面和华氏68 度时,音速为每小时 768 英里)。航空界竞相发展对超音速冲击波的认识,以降低 SST 可能产生的音爆噪声水平。但是,这些研究人员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环境问题和政策讨论的速度,甚至有可能在飞机制造之前就将其停飞。1968 年夏天发生的三件事就证明了这一点:5 月 31 日,在科罗拉多州空军学院的一次典礼上,一架 F-105 雷电战斗机在学校上空飞行 50 英尺时突破音障。音爆炸毁了标志性的空军礼拜堂一侧的 200 扇窗户,造成十几人受伤。一周后的 6 月 8 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社论,利用科罗拉多州发生的事件来强调音爆对国家和平与福祉的危害,声称许多人"被它吓得半死"。随后,国会于 7 月 21 日指示联邦航空局制定"控制和消除飞机噪音和音爆"的标准。几年内,美国联邦航空局正式提出一项规则,限制民用飞机以超过 1 马赫的速度飞行。1971 年 5 月,美国国会取消了 SST 计划,两年后,禁止民用飞机在陆地上空进行超音速飞行的规定正式生效。在同一时期,英国和法国正在开发和试飞协和式飞机,该飞机在 1976 年至 2003 年期间提供了商业超音速航空旅行。协和式飞机的消亡有很多原因,包括 2000 年的一次致命坠机,但经济和环境问题是最主要的原因。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禁令限制协和式飞机在陆地上以超过声音的速度飞行,这大大限制了其创收选择。展望未来,为了取消禁令并使陆上超音速航空旅行有一个可行的市场,我们的想法是监管机构将根据与以前不同的标准制定新的规则。1973 年制定的速度限制并没有考虑到飞机可以超音速飞行,但又不会产生音爆影响到下面的人的可能性。当时的评估是公平的,因为当时还不存在实现超音速所需的技术。"现在确实如此,"库恩说。"因此,我们建议根据声音来制定规则,而不是仅仅根据速度来制定规则。如果超音速飞行的声音不足以影响下面的人,那么飞机就没有理由不能超音速飞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航空创新者们有条不紊地攻克了让轰鸣声安静下来的难题。奎斯特的 X-59 正在证明这项技术的道路上,不久之后将进行社区飞越和最重要的公众调查。然而,今天公众对超音速飞机在上空飞行的接受程度远远超出了音爆噪声。机场噪音、废气排放和气候影响都是仍需解决的因素。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与政府、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合作伙伴一起,努力解决这些挑战。但是,在第一步解除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陆上超音速飞行禁令完成之前,这一切都不重要。库恩说:"我们很高兴能向前迈出这一大步,但我们也认识到,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本文大部分内容基于劳伦斯-本森(Lawrence Benson)的研究成果,他撰写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历史书《安静的轰鸣:异型音爆演示器与安静超音速飞行的探索》(Quieting the Boom: The Shaped...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多图+视频]下一代超音速飞机Boom XB-1完成首飞

[多图+视频]下一代超音速飞机Boom XB-1完成首飞 如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一些私营公司正在开展一些项目,以恢复比声音更快的航空旅行,这种旅行不仅可以运送乘客和货物,而且对环境友好,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后者是一种礼貌的说法,即他们希望它能赚钱。在首席试飞员比尔-舒梅克(Bill"Doc"Shoemaker)的操控下,XB-1 进行了一次看上去并不俺么雄心勃勃的首飞。试飞员特里斯坦-"吉佩托"-布兰登伯格驾驶一架 T-38 追击机紧随其后,观察飞行情况并确认高度和速度。XB-1 机长 62.6 英尺(19 米),翼展 21 英尺(6 米),在三个 GE J85-15 发动机产生的 12300 磅最大推力作用下,飞行高度达到 7120 英尺(2,170 米),速度高达 238 节(273 英里/小时,440 公里/小时)。据 Boom 称,一旦 XB-1 的空气动力特性和飞行性能得到确认,它将会提高速度,直到在以后的测试中以超过 1 马赫的速度飞行。XB-1 的创新技术包括增强现实视觉系统、数字优化空气动力学、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以及可将进入的空气减速至亚音速的超音速进气口,从而使飞机能够由传统喷气发动机提供动力。XB-1 的目的是帮助开发该公司的Overture超音速喷气式客机所采用的技术,该客机预计能以 1.7 马赫的速度搭载 80 名乘客。"今天,XB-1 在贝尔 X-1 于 1947 年首次突破音障的同一神圣空域起飞,"Boom Supersonic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布莱克-烁尔(Blake Scholl)说。"自2014年创立Boom公司以来,我一直期待着这次飞行,它标志着我们将超音速旅行带给全球乘客的道路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将军周三表示,中国试验了躲避美国核防御系统的高超音速导弹,对美国而言“非常接近‘斯普特尼克时刻’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将军周三表示,中国试验了躲避美国核防御系统的高超音速导弹,对美国而言“非常接近‘斯普特尼克时刻’(Sputnik moment)”。米利将军的话首次证实北京展示的武器能力使美国官员感到意外。 试验可能会重新引发人们对类似冷战的军备竞赛的担忧,北京正在斥巨资实现军事现代化,并且可能正在寻求扩大核武库。 英国《金融时报》早些时候曾报道,两次单独试验分别在今年夏天进行,中国官员知道这会引起美国卫星的高度关注。但在米利将军于周三在彭博电视台接受亿万富翁投资者、慈善家戴维·鲁宾斯坦主持的采访节目中谈到这些试验之前,美国官员大多保持了沉默。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一个斯普特尼克时刻,但我认为非常接近,”米利将军说,并明确表示他和其他官员感到惊讶。他说,这些试验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事件”,还说“引起了我们所有人的关注”。 高超音速武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虽然米利将军没有详细说明,但令人惊讶的似乎是,中国是如何将两种不同的技术结合在一起发射一枚完成部分地轨飞行的导弹,以及可以突然改变路径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这使得美国目前所有的导弹防御系统都落伍了。 至少其中一次试验没有完全成功;据报道,它以较大误差未能击中预定目标。但这些进展表明,中国有朝一日可能用高超音速飞行器携带核弹头,将其发射到低轨道,然后从任何地方将其射出也许包括南极洲上空一条可规避监测的飞行路线。 美国大陆现有的防御系统都指向太平洋的西部和北部,这意味着它们可能无法击败来自南部的进攻。即使有反导基地指向南部,当前的反导技术旨在拦截在外太空沿可预测的抛物线飞行的洲际弹道弹头,而不是可以在大气层中曲折穿行的高超音速武器。 “我们不知道如何防御这种技术,中国也不知道,俄罗斯也不知道,”将在几周后从日内瓦举行的军备控制会议上退休的美国代表罗伯特·A·伍德说。 美国资深外交官伍德的这番言论发表在米利将军对试验定性之前,不过他也指出,高超音速技术长期以来是“我们一直关注的事情”。他还说,为了避免引发新的军备竞赛,“我们一直克制”不去追求它的军事用途。 米利将军提到“斯普特尼克时刻”,意在引起对很久以前的冷战仍存在记忆的一代人的共鸣。斯普特尼克1号是苏联在1957年发射的一颗卫星。它在华盛顿引起了恐慌,认为苏联在太空竞赛中处于领先,并导致约翰·F·肯尼迪总统宣布美国将成为第一个将人类送上月球的国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实现了这一成就。但它也助长了核军备竞赛,这在苏联解体后的过去30年里才得到遏制。 现在,军备竞赛可能会以一种新的形式重新开始。 美国也有一个积极的高超音速计划,俄罗斯以及朝鲜等国也有。但美国的计划遇到了自己的技术困难,包括上周的一次助推器故障。 中国和美国都有足够的资源来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军备控制专家担心这可以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竞争与此同时,拜登总统一直在想方设法避开美国核力量与运载系统耗资万亿美元的现代化方案。 五角大楼非常惊讶,这或许可以解释该试验被披露后它为何保持沉默。在《金融时报》首次报道后,五角大楼发言人约翰·F·柯比拒绝证实这些试验。即使在米利发言后,五角大楼也没有对此发表评论。 军事专家在最近的采访中说,中国的试验显然令人不安,它第一次结合了两项著名的军事技术,这两项技术是半个世纪前开始分别研发的。 两项技术中的第一项是一种武器,它可以先环绕地球飞行,然后再加速飞向目标,这是苏联在1960年代率先采用的方法,被称为“部分轨道轰炸系统”(FOBS),苏联的概念是将核弹头送入地球的部分轨道,然后再穿过大气层冲向目标。 该系统被视为突袭的理想选择,因为该武器可以在任何航线上飞行,甚至飞越南极,而且理论上可以躲避雷达和探测。然而,美国很快发射了预警卫星,它们可以发现苏联导弹上升时的明亮火焰,从而减少了突袭因素。 此外,苏联和其他国家还致力于开发高超音速武器,根据定义,这种武器能以五倍音速以上的速度飞行,有时用于运载常规武器,而不是核弹头。 美国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开始对这项技术展开调查,2017年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称,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正在试验高超音速飞行。其吸引力很明显:随着美国在太平洋部署更多导弹防御系统(主要是为了遏制朝鲜),中国的战略家想要证明,他们可以轻易避开美国在过去几十年里花费了大约4000亿美元开发的反导技术。 从2014年开始,北京进行了一系列高超音速飞行测试,并在其武装部队部署了一种名为东风-17的中程导弹。该导弹顶部装有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已成为北京阅兵仪式上的固定项目,其图像被广泛传播。 中国则表示,今年夏天试射的是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行器,而不是具有核能力的高超音速导弹。它只承认了一次测试,尽管美国官员说有两次。 美国的批评人士指出,最初关于高超音速技术的报道含糊不清,缺乏说服力,如果是真的,考虑到中国几十年来在基础技术方面的工作,也不足为奇。他们说,对于一个有抱负的核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进步。 “任何能把东西送进太空的国家都能做到这一点,”麻省理工学院长期研究太空发展的物理学家戴维·赖特说。“考虑到中国太空计划的复杂性,我们当然不应该对中国能做到这一点感到惊讶。” 然而,这些测试可能会对五角大楼的官员产生更深的影响,他们关心的是中国如何在台湾的防空识别区内飞行,为远程核导弹挖掘数百个新的发射井,建立一个反卫星武器库,以及例行向太空发射比其他国家都要多的火箭。 (纽约时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