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回国经停乌鲁木齐,8月26日“专门”听取新疆党委书记马兴瑞汇报工作。

习近平回国经停乌鲁木齐,8月26日“专门”听取新疆党委书记马兴瑞汇报工作。 习说,新疆统筹结合抓稳定和促发展,要始终把维护稳定摆在首位,居安思危巩固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维稳要提升法治化水平,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机制,综合施策源头治理。 所有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要提高人口和产业聚集度,加快建设各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鼓励引导新疆群众到内地就业,鼓励支持内地人口到新疆创业居住。加大新疆旅游开放力度。 在这之前,王沪宁5月22至24日在喀什、乌市调研;陈文清7月19日在银川开“部分省区市反分裂反恐怖工作会议”。 习近平上一次视察新疆是2022年7月,不久后新疆即遭到持续三月余的防疫封控。 (新华社,视频:新闻联播)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习近平7月12日下午至13日上午在乌鲁木齐考察了新疆大学、国际陆港区、天山区固原巷社区、自治区博物馆,了解新疆加强人才培

习近平7月12日下午至13日上午在乌鲁木齐考察了新疆大学、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天山区固原巷社区、自治区博物馆,了解新疆加强人才培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情况。 (新华社,视频: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习近平宁夏考察调研#【习近平: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

#习近平宁夏考察调研#【习近平: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考察。看到这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其乐融融,各族群众和睦相处、生活幸福,习近平十分高兴。他说,民族团结非常重要,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共同奋斗,一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via 人民日报的微博

封面图片

习近平:不能用西方理论解析中华民族历史

习近平:不能用西方理论解析中华民族历史 中共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有自身独特的历史,解析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不能套用西方那一套民族理论。 据新华社报道,星期四(2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将发表习近平的文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据求是网提供的文章内容,习近平强调,要着力解决中国民族学研究中存在的被西方民族理论思想和话语体系所左右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习近平提出,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 他也提出,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 2024年2月1日 8:28 AM

封面图片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上任后,决定恢复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双休日”。有舆论认为,此举显示了马兴瑞的担当和魄力,标志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上任后,决定恢复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双休日”。有舆论认为,此举显示了马兴瑞的担当和魄力,标志着新疆社会将逐步走向正常化。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借新疆人权问题打压中国的背景下,中国高层挑选更懂经济的马兴瑞主政新疆,含有调整治疆策略、让新疆社会逐步恢复正常的考量。 据官方统计,2017年以来,新疆没有发生一起暴恐案件。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区和农村综合治理中心等部门仍被要求严格执行“双休日”值班制度,导致大量干部“双休日”不能休息,许多干部对此颇有怨言。 有消息说,今年春节前夕,新疆一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始调整实行多年的干部“双休日”值班制度,干部在双休和节假日的值班时间和值班人数都大幅减少。 微信公号“兴疆瑞华”近日发表新疆作家王大豪的文章说,新疆有些领导干部为了自己的政绩,让干部们长期处于“五加二”“白加黑”的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强加给下属严重超负荷的压力,层层加码,靠严重透支干部的健康以获得自己的“安全感”。王大豪认为,新疆有的干部不懂维稳而又酷爱维稳,他们不是真的为了维稳,他们是以“稳定压倒一切”的名义,用“稳定”压倒法治,享受滥用权力的变态的快感。在他们看来,只要是在“维稳”的名义下,干什么都是对的,可以堂而皇之地滥用权力。文章说,马兴瑞上任才一个多月,就作出恢复干部双休的决定,令人非常意外和惊喜。 除调整“双休日”值班制度外,新疆一些地区也开始撤销部分检查站,一些城市社区开始拆除“转转门”。所谓“转转门”,是居民社区为防止无证人员进入而设立的旋转门,每次只能出入一人,经常造成门口拥堵,让很多人感到不便。 (联合早报)

封面图片

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共民族工作的主线,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星期五(10月27日)下午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共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说,中共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中共二十大以后,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他具体提出,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加强学科建设,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要面向各族群众加强中共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 他也提到,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同时,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习近平还说,要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他最后强调,要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 2023年10月28日 4:00 PM

封面图片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在会上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在讲话中概括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十二个方面。 习近平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 要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 要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要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做好重点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海外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群体等的工作。 李克强主持会议。汪洋作总结讲话。 (新华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