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觉得对于政府而言墙是有必要的,要是现在把墙撤了,这我国网民得在全世界各种地方丢脸到什么程度很难想象,各种奇葩言论充斥互

现在越来越觉得对于政府而言墙是有必要的,要是现在把墙撤了,这我国网民得在全世界各种地方丢脸到什么程度很难想象,各种奇葩言论充斥互联网各个角落,让全世界对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了解并且恐惧,这以后更要经济封锁了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推倒付费墙 《美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现已开放获取

推倒付费墙 《美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现已开放获取 不过查询系统似乎还并未完善,在Google上点击搜索有关亚伦-斯沃茨((美国电脑程序员、企业家、作家和互联网黑客运动者)的 CACM 旧文章,目前会返回未找到页面的错误信息,而 CACM 的站内搜索也找不到亚伦-斯沃茨,因此在向 CACM 新网站过渡方面或许还有一些工作要做。ACM 计划在完成向完全开放存取的五年过渡后(目标日期为 2026 年 1 月),开放其全部档案中的 60 多万篇文章。"他们是对的......"该网站的主编表示,"我们需要让Google尽快重新索引新网站"。公告全文如下:我们很高兴地宣布,《ACM 通信》(CACM)现已成为完全开放获取的出版物。这意味着,CACM六十多年来的著名研究文章、开创性论文、技术报告、评论、现实世界的实践和新闻文章现在向所有人开放,无论他们是否是 ACM 会员或订阅了 ACM 数字图书馆。但为什么要做出这种改变,为什么是现在?近 65 年来,CACM的内容一直仅供 ACM 会员和订阅CACM或 ACM 数字图书馆的机构所属个人访问。2020 年,ACM 宣布打算在大约五年的时间内(2026 年 1 月),在财政可持续的模式下,转型为完全开放获取的出版商。过渡进展顺利:到 2023 年底,在 ACM 每年出版的约 26,000 篇文章中,约有 40% 采用ACM 开放模式出版。随着 ACM 向这一目标迈进,它越来越多地开放了 ACM 数字图书馆的大部分内容,其中包括 1951-2000 年间出版的 100,000 多篇文章。根据 ACM 的计划,在完成向完全开放存取的过渡后,将开放其全部档案中的 600,000 多篇文章。作为过渡的一部分,并为了配合CACM新网站的推出,CACM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文章都将在订阅付费墙前发布。通过向全世界开放CACM,ACM 希望增加与更广泛的计算机科学社区的联系,鼓励非会员发现其丰富的资源以及加入这个最大的专业计算机科学组织的好处。此举也将使 CACM 的作者受益,因为他们的读者群将扩大到更多更多元化的读者。当然,社会各界通过会员资格和 ACM 开放模式对 ACM 和CACM的持续支持对于保持 ACM 和CACM的强大至关重要,因此,现有会员继续保持其会员资格以及作者鼓励其所在机构加入 ACM 开放模式对于保持这一努力的可持续性同样至关重要。我们邀请大家在新网站上浏览 CACM 的大量文章、专栏和新闻。感谢您对 ACM 和CACM 的关注!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如果在城市的楼顶和全球的无人地区大面积铺设反光材料,能否减缓全球变暖和热岛效应?

如果在城市的楼顶和全球的无人地区大面积铺设反光材料,能否减缓全球变暖和热岛效应? 赵泠的回答 能。在地球上大面积铺设反光材料是地球工程的一种。在当前技术水平与工业生产能力下,这种工程可期待的规模有限、效果量小,但进行小规模工程实践的难度相对低,天气炎热的大城市可以先安排上。多种地球工程手段可以并用来放大效果。 驱动地表气候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一部分太阳辐射可以被在平流层散布的粉尘和二氧化硫、在地面铺设的反光镜、建筑物上的反光涂料、低空大气中(行星边界层以内)的微塑料颗粒之类稀松平常的手段反射回太空。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被散布在陆地上的石粉大量吸收,可以被人工施肥催生的海洋浮游生物大量汲取并送进南冰洋底,可以被液态铀核反应堆的热量分解。 如果极端恶劣天气频发,碳中和、碳捕集措施都不足以将其抑制,阻碍地球工程的各种思想都将溃退,人们将不得不多管齐下去处理太阳辐射。 届时,一部分环保人士将因为在过去十几年间反对地球工程而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可以参照: 如何看待全球1.4万名科学家的联名警告:地球的「行星生命体征」正在恶化,「气候临界点」将很快被冲破? 一些与反光相关的地球工程技术: 辐射冷却全世界对空调和冰箱的需求不断增长,估计到 2050 年世界上制冷设备的规模将是 2020 年的 3 倍,泄漏的制冷剂和用来给制冷设备供能的化石燃料将成为重大的温室气体来源并破坏臭氧层,需要新的制冷方案。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材料科学家测试了大规模的热辐射降温。 过去数百年里,北非、中东、印度的荒漠地区有许多人已经小规模使用过这技术的原型:日落时,你将水倒入用芦苇隔热的陶瓷托盘。晴朗的夜里,水将热量朝太空放射。早晨,你就得到了非常凉的水,甚至是冰。 现在,科学家使用含铜和银的纳米技术薄膜将热辐射最大化,该薄膜对光的反射率超过 99%,其红外辐射的波长适合直接穿透地球大气。即使在正午的阳光下,这东西也可将包裹的物体的温度降低到比气温冷 10 摄氏度。这可以在没有电力和燃料供应的情况下冷却火箭、管道、各种面板和建筑物。其条件就是对准晴朗的天空。这种纳米材料也可加入涂料,粉刷到建筑物上。 辐射冷却可以产生温度梯度并拿来发电就像挪威在森林里测试过的“星光发电机”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测试过的热传导发电机与辐射冷却模块那样。斯坦福大学的装置安装在民宅房顶后在夜间每平方米可以产生 2.2 瓦电功率,能量从周围的空气里取得,废热辐射向太空。冰川隔热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全球范围内的冰川消融速度明显加快,只有少数冰川还在前进。冰川融化造成的泥石流和河流水量变动可能对附近的村庄、水电站和下游地区造成威胁。中国、尼泊尔、不丹、巴塔哥尼亚高原、安第斯山脉都可能发生冰川湖决口洪水。 瑞士科学家早已在罗纳河冰川、格胜河冰川上利用白色羊毛毯遮挡和反射太阳辐射,实验证明可以缓解 60% 到 70% 的季节性冰川消融。 2020 年 8 月,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给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达古冰川盖上了一层面积约 500 平方米的白色反光隔热毯,试验用人工手段减缓冰川消融。10 月 17 日,现场考察显示,白色反光隔热毯覆盖区域与周围相比,冰川消融厚度减少约 1 米,初步估计能减少 70% 左右的消融量。 我国试验的反光隔热毯的材料是涤纶、腈纶、锦纶等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纤维,技术成熟,投入不高,可反复回收再利用,在人力所能触及的冰川上完全可以大规模使用。人工降雪对于人力难以攀登或载具不便抵达之处,可进行人工降雪来提高反射率。 光学人工降雪比“用飞机或火箭散布干冰或碘化银”等传统方案更环保。 高重复频率飞秒强激光可以持续加热和电离冷湿空气,形成高速向上运动的暖湿气流,与上方的冷湿空气碰撞产生强对流和旋风,促进冰晶形成和尺寸增加;非线性成丝过程中产生的高密度高温带电粒子还可以诱导凝结核。 飞秒强激光在大气中能实现数千米到数十千米距离内的自导引传输。刷白屋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对阳光反射率 98% 的白色涂料,有望涂在建筑物顶部反射阳光来帮助夏天室内降温。 此前市面上基于氧化钛的白色涂料对阳光的最大反射率约 85%。 新涂料的原料包括硫酸钡和粉末状聚四氟乙烯。 论文:https://www.cell.com/joule/fulltext/S2542-4351(20)30179-3对于当前气温尚未热到需要普遍降温的地区,你可以先考虑在屋顶上铺太阳能板来减少人们对化石燃料发电的需求。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赵泠)

封面图片

人到中年以后突然醒悟了什么?

人到中年以后突然醒悟了什么? 围城生存之道的回答 1、直到35岁,至今我才洗脱了儒家的“洗脑教育”,逐渐领略了上层的法家法术势思想的精髓。 过往,我对于社会中的处事法则,就是本于“人之初,性本善”的思维去做。 善良、谦让、不乐于表现自己做出头鸟、不愿意惹麻烦扯皮,这都是儒家教出来的风格。 2、在争名夺利的过程中,尤其是中国社会里面,凡是社会里面有名有利的人,按照儒家来说都不是什么善类。 法家提出的“法术势”就是争名夺利的手段最恨的,比厚黑学厉害得多,其中的“术”令我印象深刻,尤其在宇文泰和苏绰的对话中也有反映。 而法则非常注意简介明了,实际就是降低治理成本。同样的儒家的道德律一样降低了社会治理成本,也就是说道德律也是一种法律,而且深入人心。 所以中国的真正治理现状就是“道德、权术、势力”三篇。 3、 事实就是,社会里面既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80%的区域在灰色领域,就是按照道德和法律说不清到底是黑是白,产权界定不清楚的,这种领域就是谁先下手谁得、谁撒泼打赖谁得、谁无理取闹谁得、谁不择手段谁得。 最通俗的手段就是厚黑学,但是我认为还有一招就是“缠”,就是不停的和对方纠缠,也是可以获得。 4、在中国办事,有两套规则,一套是台面上的规则,公平公正公开,一套是潜规则,私相授予,贿赂裁判。 不是有个贪官落了马之后,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吗? 那封信基本就把中国大酱缸文化的“精华”拿到台面上来说了。 孩子: 你的来信我已收到,对你在大学里的表现,我很欣慰,你要再接再厉。既然你选择了一定要走仕途这条路,你就一定要把我下面的劝告铭记在心: 1、做官的目的是什么?是利益。 要不知疲倦地攫取各种利益。有人现在把这叫腐败。你不但要明确的把攫取各种利益作为当官的目的,而且要作为唯一的目的。 你的领导提拔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 你的下属服从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 你周围的同僚朋友关照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 你自己可以不要,但别人的你必须给。 记住,攫取利益这个目的一模糊,你就离失败不远了。 2、不要追求真理,不要探询事物的本来面目。 把探索真理这这类事情让知识分子去做吧,这是他们的事情。 要牢牢记住这样的信条:对自己有利的,就是正确的。 实在把握不了,可简化为:上级领导提倡的就是正确的。 3、所有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都不是必须严格遵守的,确切地说,执行起来都是可以变通的。 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制订者从没想到要用这些来约束自己,而是想约束他人。 但你要知道,这些不是人人都可以违反的。 什么时候坚决遵守,什么时候偷偷违反,让谁违反,要审势而定,否则宽严皆误。 4、不但要学会说假话,更要善于说假话。 要把说假话当成一个习惯,不,当成事业,说到自己也相信的程度。 妓女和做官是最相似的职业,只不过做官出卖的是嘴。 记住,做官以后你的嘴不仅仅属于你自己的,说什么要根据需要。 5、我们的社会无论外表怎样变化,其实质都是农民社会。 谁迎合了农民谁就会成功。我们周围的人无论外表是什么,骨子里都是农民。 农民的特点是目光短浅,注重眼前利益。 所以你做事的方式方法必须具有农民特点,要搞短期效益,要鼠目寸光。 一旦你把眼光放远,你就不属于这个群体了,后果可想而知。 要多学习封建的那一套,比如拜个把兄弟什么的,这都不过分。 6、要相信拍马是一种高级艺术。 千万不要以为拍马只要豁出脸皮就行,豁得出去的女人多了,可傍上大款的或把自己卖和好价钱的是极少数,大部分还是做了低层的三陪小姐。 这和拍马是一样的道理。拍马就是为了得到上级的赏识。 在人治的社会里,上级的赏识是升官的唯一途径,别的都是形式,这一点不可不察。 7、要有文凭,但不要真有知识,真有知识会害了你。 有了知识你就会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是从政的大忌。 别看现在的领导都是硕士博士,那都是假的。 有的人博士毕业就去应招公务员走向仕途,那是他从读书的那天起就没想研究学问,肯定不学无术。 记住,真博士是永远做不了官的。 8、必须把会做人放在首位,然后才是会做事。 这里的做人做事你可别理解为德才兼备的意思。 这里说的做人,就是处关系。 做事是实际工作,这点会不会都无所谓。 做人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点编织到上下左右的网中,成为这个网的一部分。 记住,现在说谁工作能力强,一点都不是说他做事能力强,而是指做人能力强。 呵呵,你看那些把能力理解为做事的人,有好日子过才怪。 以上这些都是做官的原则。 现在要仔细想想,如果你真能逐条做到,你就能一帆风顺,如果感觉力不从心,就马上另外选择职业吧。 反正收藏了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意思得了呗~~ 围城生存之道:讲讲我这个穷二代闯荡社会的一些经历,走出迷茫 我是@围城生存之道,专注于职场升迁、人情世故、社会经验、个人成长。很多事情,很多道理,年纪大了都能会都能懂,但社会比的是谁先懂,早懂和晚懂是不一样的命运。懂人情、知世故、会做人,提前30年改变命运。关注我,让你少走弯路。 也欢迎大家收看我总结的其他经验,相信你看完一定会有所感悟。 围城生存之道:为什么全世界都在加息,而中国却在减息?围城生存之道:通缩和通胀哪个更可怕?围城生存之道:要不要给导师送特产?为什么很多人一当领导,性格就立马变了? 点赞一定让你今年暴富,关注我,带你看透社会本质。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围城生存之道)

封面图片

全球一半以上夏威夷坚果出自云南

全球一半以上夏威夷坚果出自云南 图片来源:央视网视频截图云南是如何成为“夏威夷果”产地的?夏威夷果的身世,可以说相当复杂。它原产自澳大利亚,所以也叫澳洲坚果(Macadamia spp.)。19 世纪末,它被引入夏威夷,并在那里完成了商业化的种植和推广。20 世纪,夏威夷一度成为了它最主要产地,因此消费者们更熟知的名字是夏威夷果。广义来讲,澳洲坚果属山龙眼科,是一类植物的统称。它在全世界大概有 10 来种,其中有 6 种原产于澳大利亚,主流栽种成果树的分别是:澳洲坚果(M. integrifolia),又被叫作“光壳种澳洲坚果”,3叶轮生,叶片边缘锯齿大波浪,没有刺钩,果皮光洁无毛,种皮光滑。四叶澳洲坚果(M. tetraphylla),又被叫作“粗壳种澳洲坚果”,叶片边缘有刺钩,果皮粗糙被细密短毛,种壳有纹理。目前广泛种植的为光壳种,种仁率和出油率都比粗壳种高,且风味更好。在夏威夷果的老家澳大利亚,它主要生活在昆士兰州的东南部和新南威尔士州的东北部。打开地图一看你就会发现,这两个地方连在一起,都是亚热带雨林,气候温和湿润。在这样的原生条件下长大,夏威夷果有着喜水、不耐寒的特点,对种植环境颇有些“挑剔”。首先要湿润,年降水量最好不低于 1000mm。这是什么概念呢?在我国,年降水量 800mm 以上的就被称为湿润地区,200mm 以下的是干旱地区。也就说,夏威夷果必须生长在湿润地区,如果降水量不足,就得配套灌溉系统,但这成本高昂,且不够环保。其次是温度要适宜。年均气温最好在 17℃ 以上,而且不能有霜冻期,也最好不要有高于 39℃ 的高温。尤其是在开花期,如果温度过高,夏威夷果的开花、授粉都会影响,结果率会大大降低。此外,风不能特别大。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当年夏威夷引进这种树,并不是为了吃坚果,而是看中了它四季常青、树冠茂密,想用它做行道树和防风林,没想到它根系非常浅,抗风能力很差,这才转而研究起吃“坚果”。当年的轶事已经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种植夏威夷果还有一个条件,要选择少风地带。如此多的条件限制,全球想找几个合适的地方都难,但在中国的云南,这很简单。云南号称有“立体气候”,简单点说,就是气候类型众多,从北热带到高寒山区,云南一应俱全,这意味着,生活在各种气候条件的物种,都可以在云南找到适宜的家园。夏威夷果也不例外。云南省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地处北纬 25° 以南,雨量丰富、日照充足,且气候温和,又不受台风干扰,跟夏威夷果的原生产地非常相似,是世界少有的夏威夷果的“黄金种植带”。顺便,悄悄告诉吃货朋友们,这里恰好也是咖啡和茶叶的黄金产地。云南最大的夏威夷果种植区临沧市,同时也是有名的小粒咖啡、普洱茶,还有滇红的产区,主打一个物种丰富,神奇沃土。图片来源:央视网视频截图“夏威夷果”在云南是如何从“零”到“世界最大”的?20 世纪末,云南省第一次引入了夏威夷果,很快,夏威夷果就在这里落地生根。不到 40 年,云南就从零,做到了世界上最大的种植区。除了气候适宜,也需要政策支持。这就要从夏威夷果漫长的生长期说起。不像香蕉、甘蔗这类当年即可收获的经济作物,夏威夷果从定植,到开花结果至少要 5 年,将近 10 年才会进入丰产期。对于广大农户来说,种夏威夷果需要极大勇气,“买苗木的钱从哪来?”“漫长的等待期中,靠什么吃饭?”,现实又紧急的问题就摆在眼前。好在政府和一些龙头企业牵头,为农民提供了苗木和技术支持。在漫长的等待期里,有些农户机智地采取了套种的策略。夏威夷果树栽种要很稀疏,这就在田间留下了空间,在果树长成前,农户会在田间套种甘蔗、玉米等作物,维持生活的开销。等果树开始挂果了,再专心种坚果。在云南当地甚至流传着一句话,坚果,就是坚持才有结果。30 多年的坚持,从筛选合适的种苗,到形成一套完整全面的栽培技术,再到推广、种植,云南人用智慧和勇气,探索出来了一条开花结果之路。夏威夷果的“开口笑”是怎么来的?然而,光是种植面积上来了还不够,一个完整的夏威夷果产业链,还需要配套的加工企业。我们平常吃的夏威夷果,棕褐色、开了一个小口子,轻轻撬开,里面是奶白色的果仁。但树上的夏威夷果可不长这样。去到夏威夷果种植基地,你会发现树上结着一串串青绿色的果子,像一串小铃铛。青色的部分其实是它的果皮,藏在果皮里面的,才是我们常见的棕褐色的夏威夷果。青果成熟后,会掉落在地上,并且果皮会裂开,就像板栗的刺球成熟后炸开的小口子。200 多年前,澳大利亚原住民们就会采拾这些掉落在地的青果,只要拨开果皮,就能获得美味的夏威夷果。当然,在那个没有开口器的年代,想要吃到里面奶白色的果仁,原住民们还需要再费一番工夫。从左至右是夏威夷青果、外果皮开裂的成熟果实、去除外果皮仅余内果皮的果实、果仁,图源:Public Domain,Wikimedia Commons在大规模种植的今天,靠手工剥果皮显然不现实,量太大。此外,在青果收获后,要尽快去掉果皮,不然容易霉变。还有关键的一点,新鲜的坚果水分很高,需要尽快干燥,不然果实很容易发芽。这三点就要求,要有现代化的工厂,能用自动化的生产线,快速完成输送、脱皮、清洗、水浮选、烘干等等工序。完成了这些基本处理,夏威夷果才会被送上有“刀片”的流水线,在果壳上开一道口子,这才成了消费者们常见的“开口笑”。只要你没弄丢包装袋里的“小铁片”,就能轻而易举地享受到现代加工技术的便利。来源:B 站博主,AIOS410其实,夏威夷果的鲜果,本身就带有一点淡淡的奶味,但是我们日常吃到奶味的夏威夷果,并不是原味,而是经过调味的产品。据说,现在还开发出了芥末口味、海苔味、抹茶味,喜欢猎奇的朋友们不妨尝试一下。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夏威夷果也不只是过年时吃的小零食了,它还被做成了化妆品、食用油(脂肪含量为 75%~79%)、精油等等。一颗小小的种子,蕴含着如此丰厚的生机,它能长成大树,也可以演变成琳琅满目的商品,在北纬 25° 以南这个生机勃勃的地方,这粒种子正带着云南人民,走向更加丰富的未来。策划制作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作品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者|程观 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学硕士审核丨顾有容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中科院植物学博士策划丨林林责编丨林林、杨雅萍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