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4o的表格交互功能已经全面上线,很好用,我把商品房高频成交数据扔给他,让它把之前1年的周末成交额数据提取并计算,制作柱状

GPT-4o的表格交互功能已经全面上线,很好用,我把商品房高频成交数据扔给他,让它把之前1年的周末成交额数据提取并计算,制作柱状图对比,并分析新刺激政策推出后的最近一个周末(18~19日)的数据是否有改善,几秒钟就轻松搞定,并给出评估结果,还能继续询问更多问题,比如我又问了最近一年的周末成交均值,明白最近一个周末的成交甚至连最近一年的平均值都不如。 By:匿名投稿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香港股市成交额创下2022年12月以来的新高

香港股市成交额创下2022年12月以来的新高 数据显示,周四香港股市成交额突破2000亿港元,创下2022年12月以来的新高。其中业绩超预期的腾讯控股当日成交额达到近233亿港元,为近五个月最高,并占到港股大市成交额的约10%。港股在过去一个月领涨亚洲市场,恒生指数升幅约有19%。

封面图片

沪深两市成交额创下近 10 个月来新低

沪深两市成交额创下近 10 个月来新低 7 月 3 日,A 股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 5803 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 644 亿,成交额不足 6000 亿,创下近 10 个月来新低。最近一次的成交额低点出现在 2023 年 9 月 20 日,当天成交额报 5740 亿元。

封面图片

A股三大指再创阶段新低 两市成交额比前日缩272亿

A股三大指再创阶段新低 两市成交额比前日缩272亿 中国A股三大指数星期二小幅反弹后,星期三(1月10日)集体低开,盘中均续创阶段新低。其中沪指盘中创2022年4月以来新低,深成指、创业板指曾跌超1%。午后市场呈现弱势震荡态势,三大指数均收跌。 综合金融界、证券时报和21世纪经济网报道,截至收盘,沪指跌0.54%,报2877.7点,深成指跌0.55%,报8922.79点,创业板指跌0.43%,报1743.2点,科创50指数跌0.74%,报777.15点。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6470.19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212亿新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72亿,北向资金实际净买入6.9亿元。两市43股涨停,19股跌停。 盘面上看,传媒板块大幅走低,旅游、煤炭、半导体、医药、石油、券商等板块均走弱;食品饮料、酿酒、零售等板块逆市拉升,新型电池、医美概念等活跃。 光伏等新能源赛道股一度反弹,德业股份、爱康科技、尚纬股份等涨停。 个股方面,赛力斯成交额居首为43.99亿元,隆基绿能、宁德时代、中国中免成交额在30亿元之上。 中国股市开年来加速下跌,沪深300指数星期一滑落至近五年低点,再度重创投资者信心。不过,瑞银集团(UBS)分析师星期一称,仍看好中国股市今年触底反弹,并指A股“最坏的时间点已经过去”。 2024年1月10日 5:21 PM

封面图片

GPT-4o:OpenAI变慢了

GPT-4o:OpenAI变慢了 虽然Sam Altman在OpenAI线上直播前,已经预告不会发布GPT-5(或GPT-4.5),但外界对OpenAI的期待早已是九牛拉不转了。北京时间5月14日凌晨,OpenAI公布了最新的GPT-4o,o代表Omnimodel(全能模型)。20多分钟的演示直播,展示了远超当前所有语音助手的AI交互体验,与外媒此前透露的消息基本重合。虽然GPT-4o的演示效果仍可称得上“炸裂”,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很难配得上Altman预告中的“魔法”二字。很多人认为,这些功能性的产品,都是“偏离OpenAI使命”的。OpenAI的PR团队似乎也预料到了这种舆论走向。发布会现场以及会后Altman发布的博客中对此解释道:“我们使命的一个关键部分是将非常强大的人工智能工具免费(或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给人们。我非常自豪我们在 ChatGPT 中免费提供了世界上最好的模型,没有广告或类似的东西。当我们创办 OpenAI 时,我们最初的想法是我们要创造人工智能并利用它为世界创造各种利益。相反,现在看起来我们将创造人工智能,然后其他人将使用它来创造各种令人惊奇的事物,让我们所有人都受益。”遥遥领先的GPT-4o“如果我们必须等待 5 秒钟才能得到‘每个’回复,用户体验就会一落千丈。即使合成音频本身听起来很真实,它也会破坏沉浸感,让人感觉毫无生气。”在OpenAI发布会前夕,英伟达Embodied AI负责人Jim Fan在X上预测了OpenAI会发布的语音助手,并提出:几乎所有的语音AI都会经历三个阶段:1. 语音识别或“ASR”:音频->文本1,例如Whisper;2. 计划下一步要说什么的 LLM:text1 -> text2;3. 语音合成或“TTS”:text2 ->音频,例如ElevenLabs或VALL-E。经历 3 个阶段会导致巨大的延迟。GPT-4o在响应速度方面,几乎解决了延迟问题。GPT-4o的响应音频输入的最短时长为232毫秒,平均响应时长320毫秒,几乎与人类相似。没有使用GPT-4o的ChatGPT语音对话功能平均延迟为2.8秒 (GPT-3.5) 和5.4秒(GPT-4)。您目前设备暂不支持播放GPT-4o演示直播GPT-4o不仅通过缩短延迟极大地提升了体验,还在GPT-4的基础上做了很多升级包括:极佳的多模态交互能力,包括语音、视频,以及屏幕共享。可以实时识别和理解人类的表情,文字,以及数学公式。交互语音感情丰富,可以变换语音语调、风格,还可以模仿,甚至“即兴”唱歌。超低延时,且可以在对话中实时打断AI,增加信息或开启新话题。所有ChatGPT用户均可免费使用(有使用上限)。速度是GPT-4 Turbo的2倍,API成本低50%,速率限制高5倍。多模态能力进步了吗?“突破模型的局限性才能有创新。”有业内专家认为,GPT-4o的多模态能力只是“看起来”很好,实际上OpenAI并未展示对于视觉多模态来说真正算是“突破”的功能。这里我们按大模型行业的习惯,对比一下隔壁厂Anthropic的Claude 3。Claude 3的技术文档中提到,“虽然Claude的图像理解能力是尖端的,但需要注意一些局限性”。其中包括:人物识别:Claude不能用于在图像中识别(即姓名)人物,并将拒绝这样做。准确性:Claude在解释200像素以下的低质量、旋转或非常小的图像时,可能会产生幻觉或犯错误。空间推理:克劳德的空间推理能力有限。它可能很难完成需要精确定位或布局的任务,例如读取模拟钟面或描述棋子的确切位置。计数:Claude可以给出图像中物体的近似计数,但可能并不总是精确准确的,特别是对于大量小物体。AI生成的图像:Claude不知道图像是否是人工智能生成的,如果被问到,可能不正确。不要依赖它来检测假图像或合成图像。不适当的内容:Claude不会处理违反我们可接受使用政策的不适当或露骨的图像。医疗保健应用:虽然Claude可以分析一般医学图像,但它不是为解释CT或MRI等复杂诊断扫描而设计的。Claude的输出不应被视为专业医疗建议或诊断的替代品。在GPT-4o网站发布的案例中,有一些与“空间推理”有相关的能力,但仍难算得上突破。此外,从发布会现场演示中GPT-4o输出的内容很容易看出,其模型能力与GPT-4相差并不大。GPT-4o跑分虽然模型可以在对话中增加语气,甚至即兴演唱,但对话内容还是与GPT-4一样缺乏细节和创造力。此外,发布会后OpenAI官网还发布了GPT-4o的一系列应用案例探索。包括:照片转漫画风格;会议记录;图片合成;基于图片的3D内容生成;手写体、草稿生成;风格化的海报,以及连环画生成;艺术字体生成等。而这些能力中,照片转漫画风格、会议记录等,也都是一些看起来很普通的文生图或者是AI大模型功能。能挑战现有的商业模式吗?“我注册5个免费的ChatGPT账号,是不是就不需要每月花20美元订阅ChatGPT Plus呢?”OpenAI公布的GPT-4o使用政策是ChatGPT Plus用户比限制普通用户的流量限制高5倍。GPT-4o对所有人免费,首先挑战的似乎是OpenAI自己的商业模型。第三方市场分析平台Sensor Tower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中,ChatGPT在全球App Store中的下载量为700万,订阅收入1200万美元;全球Google Play市场的下载量为9000万,订阅收入300万美元。目前,ChatGPT Plus在两个应用商店的订阅价格均为19.99美元。由订阅数据推断,ChatGPT Plus过去一个月中,通过应用商店付费的订阅用户数为75万。虽然ChatGPT Plus还有大量的直接付费用户,但从手机端的收入来看,每年进项才不到2亿美元,再翻几倍也很难撑起OpenAI近千亿的估值。由此来看,OpenAI在个人用户充值方面,其实并不需要考虑太多。更何况GPT-4o主打体验好,如果你跟AI聊着聊着就断了,还要换账号重新聊,那你会不会愤然充值呢?“最初的 ChatGPT 暗示了语言界面的可能性;这个新事物给人的感觉有本质上的不同。它快速、智能、有趣、自然且有帮助。”Sam Altman的最新博客中提到了“语言界面的可能性”,这也正是GPT-4o接下来可能要做的:挑战所有GUI(图形交互界面),以及想要在LUI(语音交互界面)上发力的人。结合近期外媒透出的OpenAI与苹果合作的消息,可以猜测GPT-4o可能很快就要对所有AI PC、AI手机的厂商“抛橄榄枝”或是“掀桌子”。不管是哪种语音助手或是AI大模型,对于AIPC、AI手机来说核心价值都是优化体验,而GPT-4o一下把体验优化到了极致。GPT-4o很可能会卷到所有已知的App,甚至是SaaS行业。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市场上所有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AI Agent都会面临威胁。某位资源聚合类app产品经理曾对虎嗅表示,“我的操作流程就是产品的核心,如果操作流程被你ChatGPT优化了,那相当于我的App没价值了。”试想,如果订外卖的App,UI变成了一句话“给我订餐”,那打开美团还是打开饿了么,对于用户来说就一样了。厂商的下一步只能是压缩供应链、生态的利润空间,甚至是恶性价格战。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其他厂商要在模型能力上打败OpenAI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产品要对标OpenAI,可能只有通过做更“便宜”的模型了。对于国内产业的影响“最近忙死了,没顾上关注他们。”一位工业AI大模型创始人告诉虎嗅,近期一直在忙着沟通战略合作、产品发布、客户交流资本交流,完全没有时间关注OpenAI这种发布。OpenAI发布前,虎嗅也询问了多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国内AI从业者,他们对OpenAI最新发布的预测与看法都很一致:非常期待,但与我无关。一位从业者表示,从国内目前的进度来看,要在短期内追上OpenAI不太现实。所以关心OpenAI发布了什么,最多也就是看看最新的技术方向。目前国内公司在AI大模型研发方面,普遍比较关注工程化和垂直模型,这些比较务实、容易变现的方向。在工程方面,近期蹿红的Deepseek就正在国内大模型行业中掀起...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英伟达超过特斯拉 成美国股市成交量最大股票

英伟达超过特斯拉 成美国股市成交量最大股票 英伟达将于北京时间22日凌晨美股盘后发布季度财报,这将是华尔街本周最关注的事件之一。一些分析师认为,如果没有井喷式增长,英伟达股价今年飙升47%的涨势可能会逆转。过去30个交易日,英伟达股票的平均日成交额约为300亿美元,领先于特斯拉,后者在同一时间段的日均成交额为220亿美元。根据LSEG的数据,自2020年以来,特斯拉一直主导着美国股市的日常交易,成交额近年来多次达到350亿美元以上的峰值。上周五,在美国股市成交量最大的10只股票中,英伟达与另一家受益于AI热潮的公司超微电脑的总交易量超过40%。成交量排名前10的其他股票还包括特斯拉、Meta、苹果、亚马逊和微软。Triple D Trading交易员Dennis Dick表示:“有种观点认为,这是股票交易新时代的曙光,就像互联网的黎明一样。而英伟达处于领先地位。”但他也警告称,与AI相关的股票的极高成交量表明,散户投资者和算法交易员正基于股价动能而不是基本面因素,例如对未来营收增长的预期,推动股价上涨。超微电脑向英伟达销售与AI相关的服务器组件。2024年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市值增加了两倍多,达到450亿美元。上周五,在富国银行以“持股观望”评级启动对该股的研究之后,超微电脑股价从创纪录高位暴跌20%。富国银行分析师认为,其股价已经反映了未来“稳健的上涨空间”。英伟达在AI芯片市场的份额约为80%。上周,其市值超过亚马逊和Alphabet,成为美国股市排名第三的公司,仅次于微软和苹果。英伟达的市值已从一年前的5400亿美元飙升至1.8万亿美元。与此同时,特斯拉股价2024年迄今大跌20%,原因主要是市场对特斯拉电动汽车的需求平淡,以及该公司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北上广深 6 月新房成交面积均创年内单月新高,二手房成交量也明显放大,楼市又可以了?

北上广深 6 月新房成交面积均创年内单月新高,二手房成交量也明显放大,楼市又可以了? 张逸恒的回答 618当天疯狂打折大促,店铺当天销售额环比普通日子有了大幅增长,说明了店铺销量激增火热,未来可期? 这个报道不就是这么一个论调么?因为你在文中自己都这么写了啊: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二手房成交持续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以价换量”。517政策过去一个月,尤其是核心的降首付加杠杆对于房地产交易的促进作用是肉眼可见的。其实从去年开始,我就有一个激进的观点,每一次政府对于房地产的所谓利好新政,都是二手房东解套的绝佳良机。 517”新政很重要的一条,是央行将全国层面的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这一下限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这一下限则是2007年以来的最低值。 这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顶着高额的月供上车。结合最近以金融行业为代表的“限薪令”和不少行业的裁员潮,毫无意外会放大月供房产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国内个人对负债无限责任制,烂尾楼业主的悲惨境地,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 至于每次媒体鼓吹中国房地产回暖,提出种种论据。但是假如我拿出最近几天爆出的深圳银行收紧放贷,多家银行执行楼盘不封顶不放贷和万科继续「瘦身」,今年已出售其在上海最赚钱的两大商业项目七宝万科广场和南翔印象城 MEGA以及深圳一金融平台部分产品延期兑付,自称万科是第一大股东的新闻,阁下又该如何应对呢? 每次谈到政府新政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刺激,其实有个很好的案例参考,就是相干的“撤辣”。这一招当初给了香港楼市带来了短暂火爆,不少媒体争相报道。但是过去三个月了,香港楼市是否“企稳”了呢。 香港撤辣初期,楼市火爆异常,美联物业的数据显示,3月的一手成交量较2月上升逾14倍、至4200宗,创下1998年后的单月新高,到了4月、5月,一手新房销量便回落至1848宗和1386宗。与此同时,二手房市场也步入下行期,4月、5月的二手私人住宅注册量分别为录得4341宗和2938宗。 是不是有文中北上广深的味道了?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香港十大屋苑在刚刚过去的周末(6月22日和23日)期间仅录约4宗买卖,重返五周前的低位。另一大中介利嘉阁的数据则显示,十大屋苑上周末仅有5宗二手成交,环比减少17%。 由于新盘市况低迷,开发商推出新盘时步伐更加慎重。6月的新盘中少有首轮推售超过100套。 房地产的所谓企稳乃至火爆,永远离不开普通人的杠杆和非理性购买。现在的经济环境,有多少人敢非理性加杠杆?是着急去做空中飞人或者自挂东南枝么?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张逸恒)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