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发射导弹飞越日本上空,这一最新举动代表着一次重大升级,平壤方面由此重回其搁置多年的挑衅模式,考验着国际社会能拿出多大决心将其

朝鲜发射导弹飞越日本上空,这一最新举动代表着一次重大升级,平壤方面由此重回其搁置多年的挑衅模式,考验着国际社会能拿出多大决心将其挫败。 平壤方面进入2022年以来发射了近20枚弹道导弹,超过以往任何一年的数量,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遭到太多抵制。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本周热读 朝鲜发射导弹飞越日本上空,这一最新举动代表着一次重大升级,平壤方面由此重回其搁置多年的挑衅模式,考验着国际社会能拿出

#本周热读 朝鲜发射导弹飞越日本上空,这一最新举动代表着一次重大升级,平壤方面由此重回其搁置多年的挑衅模式,考验着国际社会能拿出多大决心将其挫败。 平壤方面进入2022年以来发射了近20枚弹道导弹,超过以往任何一年的数量,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遭到太多抵制。

封面图片

#日本 当局表示,#朝鲜 今天稍早发射2枚弹道 导弹,这是平壤近2周来第7度试射此类导弹。

#日本 当局表示,#朝鲜 今天稍早发射2枚弹道 导弹,这是平壤近2周来第7度试射此类导弹。 路透社报导,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表示,这2枚导弹的飞行高度为100公里,射程则为350公里。第1枚导弹于凌晨1时47分(台湾时间12时47分)左右发射,第2枚在约6分钟后发射。 滨田靖一指出,2枚导弹都落在日本专属经济区(EEZ)外,当局正调查导弹种类,并厘清它们是否为潜射弹道导弹。 朝鲜发射导弹后,美国军方表示正与盟国和伙伴密切磋商,并称此举突显朝鲜核武和弹道导弹计划「破坏稳定的影响」。美国方面评价,最新的试射行动不会对美国人员或盟国构成威胁。

封面图片

朝鲜27日晚在平壤金日成广场举行“祖国解放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新型无人机和洲际弹道导弹亮相。

朝鲜27日晚在平壤金日成广场举行“祖国解放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新型无人机和洲际弹道导弹亮相。 朝中社报道称,新研发制造的朝鲜空军战略无人侦察机和多功能攻击无人作战飞机在阅兵广场上空进行了受阅飞行。这些无人机曾亮相早些时候的“武器装备展示会-2023”,与RQ-4“全球鹰”、MQ-9“死神”等美国无人机外形神似。 洲际弹道导弹部队最后列队接受检阅。导弹总局第二红旗中队将使用固体燃料的“火星-18”型新式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车驶入阅兵广场。朝中社表示,这是能够彻底遏制并压倒性应对敌对势力反共和国核战争威胁和挑衅侵略行为,可靠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强有力的核心战略武器。 之后,移动式导弹发射车(TEL)载着使用液体燃料的“火星-17”型导弹驶入阅兵广场。“火星-17”型被认为是朝鲜研发“火星-18”型之前的最强导弹。另外,坦克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师、空军方队、炮兵方队等部队先于洲际弹道导弹等战略武器方队入场受阅。 据观测,除前一天公开的新型无人机外,朝鲜此次阅兵式并未展示任何新式武器。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率领的代表团和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率领的代表团同金正恩一同观看了阅兵式。 (韩联社 1,2,朝中社)

封面图片

路透周六看到的一份联合国机密报告节录内容显示,朝鲜在过去一年继续发展核武与弹道导弹计划;对加密货币交易所的网络攻击则是平壤的一个

路透周六看到的一份联合国机密报告节录内容显示,朝鲜在过去一年继续发展核武与弹道导弹计划;对加密货币交易所的网络攻击则是平壤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 这份由独立制裁监督者提供的年度报告,于周五晚间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的朝鲜制裁委员会。 “虽然没有核试验或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报告,但朝鲜仍在持续发展生产核裂变材料的能力,”专家们写道。 长期以来联合国安理会一直禁止朝鲜进行核试验和试射弹道导弹。 报告表示:“朝鲜仍在继续进行核与弹道导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发展,朝鲜继续在海外为这些项目寻求材料、技术和知识,包括通过网络手段和联合科学研究。” 制裁监督者指出,平壤的导弹试验出现“明显加速”的情况。 美国和其他国家周五表示,朝鲜在1月份进行了9次弹道导弹发射,并称这是朝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导弹计划史上单月发射量最多的一次。 制裁监督者表示:“朝鲜的快速部署、全面机动性(包括海上)以及导弹部队复原能力增强。” 朝鲜驻联合国代表团未立即回应置评要求。 制裁监督者表示:“网络攻击,特别是对加密货币资产的攻击,仍是朝鲜的重要收入来源,”他们收到的信息显示,朝鲜黑客持续以金融机构、加密货币公司和交易所为目标。 “根据某个成员国的说法,朝鲜网络攻击者在2020年至2021年中期从北美、欧洲和亚洲的至少三个加密货币交易所窃取超过5000万美元,”报告表示。 制裁监督者也引用网络安全公司Chainalysis上个月的一份报告表示,朝鲜去年至少对加密货币平台发动了七次攻击,获取价值近4亿美元的数字资产。 这份最新的报告表示,朝鲜为应对新冠疫情而实行的严格封锁,意味着“包括奢侈品在内的非法贸易基本已经停止。” “尽管2021年下半年朝鲜煤炭的海运出口有所增加,但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监督者表示。 “同一时期,非法进口的精炼石油数量急剧增加,但比前几年低了许多,”报告表示,“非朝鲜的油轮已经停止直接向朝鲜运送石油,有可能是疫情的应对举措,只有朝鲜的油轮可以运送石油。” 报告表示,朝鲜的人道主义状况“继续恶化”。监督者表示,这可能是疫情封锁造成的,但由于缺乏来自朝鲜的信息,因此很难确定联合国制裁对平民造成的无意伤害。 (路透社)

封面图片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将军周三表示,中国试验了躲避美国核防御系统的高超音速导弹,对美国而言“非常接近‘斯普特尼克时刻’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将军周三表示,中国试验了躲避美国核防御系统的高超音速导弹,对美国而言“非常接近‘斯普特尼克时刻’(Sputnik moment)”。米利将军的话首次证实北京展示的武器能力使美国官员感到意外。 试验可能会重新引发人们对类似冷战的军备竞赛的担忧,北京正在斥巨资实现军事现代化,并且可能正在寻求扩大核武库。 英国《金融时报》早些时候曾报道,两次单独试验分别在今年夏天进行,中国官员知道这会引起美国卫星的高度关注。但在米利将军于周三在彭博电视台接受亿万富翁投资者、慈善家戴维·鲁宾斯坦主持的采访节目中谈到这些试验之前,美国官员大多保持了沉默。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一个斯普特尼克时刻,但我认为非常接近,”米利将军说,并明确表示他和其他官员感到惊讶。他说,这些试验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事件”,还说“引起了我们所有人的关注”。 高超音速武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虽然米利将军没有详细说明,但令人惊讶的似乎是,中国是如何将两种不同的技术结合在一起发射一枚完成部分地轨飞行的导弹,以及可以突然改变路径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这使得美国目前所有的导弹防御系统都落伍了。 至少其中一次试验没有完全成功;据报道,它以较大误差未能击中预定目标。但这些进展表明,中国有朝一日可能用高超音速飞行器携带核弹头,将其发射到低轨道,然后从任何地方将其射出也许包括南极洲上空一条可规避监测的飞行路线。 美国大陆现有的防御系统都指向太平洋的西部和北部,这意味着它们可能无法击败来自南部的进攻。即使有反导基地指向南部,当前的反导技术旨在拦截在外太空沿可预测的抛物线飞行的洲际弹道弹头,而不是可以在大气层中曲折穿行的高超音速武器。 “我们不知道如何防御这种技术,中国也不知道,俄罗斯也不知道,”将在几周后从日内瓦举行的军备控制会议上退休的美国代表罗伯特·A·伍德说。 美国资深外交官伍德的这番言论发表在米利将军对试验定性之前,不过他也指出,高超音速技术长期以来是“我们一直关注的事情”。他还说,为了避免引发新的军备竞赛,“我们一直克制”不去追求它的军事用途。 米利将军提到“斯普特尼克时刻”,意在引起对很久以前的冷战仍存在记忆的一代人的共鸣。斯普特尼克1号是苏联在1957年发射的一颗卫星。它在华盛顿引起了恐慌,认为苏联在太空竞赛中处于领先,并导致约翰·F·肯尼迪总统宣布美国将成为第一个将人类送上月球的国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实现了这一成就。但它也助长了核军备竞赛,这在苏联解体后的过去30年里才得到遏制。 现在,军备竞赛可能会以一种新的形式重新开始。 美国也有一个积极的高超音速计划,俄罗斯以及朝鲜等国也有。但美国的计划遇到了自己的技术困难,包括上周的一次助推器故障。 中国和美国都有足够的资源来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军备控制专家担心这可以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竞争与此同时,拜登总统一直在想方设法避开美国核力量与运载系统耗资万亿美元的现代化方案。 五角大楼非常惊讶,这或许可以解释该试验被披露后它为何保持沉默。在《金融时报》首次报道后,五角大楼发言人约翰·F·柯比拒绝证实这些试验。即使在米利发言后,五角大楼也没有对此发表评论。 军事专家在最近的采访中说,中国的试验显然令人不安,它第一次结合了两项著名的军事技术,这两项技术是半个世纪前开始分别研发的。 两项技术中的第一项是一种武器,它可以先环绕地球飞行,然后再加速飞向目标,这是苏联在1960年代率先采用的方法,被称为“部分轨道轰炸系统”(FOBS),苏联的概念是将核弹头送入地球的部分轨道,然后再穿过大气层冲向目标。 该系统被视为突袭的理想选择,因为该武器可以在任何航线上飞行,甚至飞越南极,而且理论上可以躲避雷达和探测。然而,美国很快发射了预警卫星,它们可以发现苏联导弹上升时的明亮火焰,从而减少了突袭因素。 此外,苏联和其他国家还致力于开发高超音速武器,根据定义,这种武器能以五倍音速以上的速度飞行,有时用于运载常规武器,而不是核弹头。 美国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开始对这项技术展开调查,2017年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称,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正在试验高超音速飞行。其吸引力很明显:随着美国在太平洋部署更多导弹防御系统(主要是为了遏制朝鲜),中国的战略家想要证明,他们可以轻易避开美国在过去几十年里花费了大约4000亿美元开发的反导技术。 从2014年开始,北京进行了一系列高超音速飞行测试,并在其武装部队部署了一种名为东风-17的中程导弹。该导弹顶部装有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已成为北京阅兵仪式上的固定项目,其图像被广泛传播。 中国则表示,今年夏天试射的是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行器,而不是具有核能力的高超音速导弹。它只承认了一次测试,尽管美国官员说有两次。 美国的批评人士指出,最初关于高超音速技术的报道含糊不清,缺乏说服力,如果是真的,考虑到中国几十年来在基础技术方面的工作,也不足为奇。他们说,对于一个有抱负的核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进步。 “任何能把东西送进太空的国家都能做到这一点,”麻省理工学院长期研究太空发展的物理学家戴维·赖特说。“考虑到中国太空计划的复杂性,我们当然不应该对中国能做到这一点感到惊讶。” 然而,这些测试可能会对五角大楼的官员产生更深的影响,他们关心的是中国如何在台湾的防空识别区内飞行,为远程核导弹挖掘数百个新的发射井,建立一个反卫星武器库,以及例行向太空发射比其他国家都要多的火箭。 (纽约时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