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一直采取严格的“清零”政策,但随着这场大流行即将进入第四年,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放松管控。

自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一直采取严格的“清零”政策,但随着这场大流行即将进入第四年,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放松管控。 在中共二十大召开前夕,BBC专访了中国国家卫健委疫情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询问他中国坚持该政策的原因。 当被问及二十大后的防疫政策是否会改变,他表示这“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美媒:中国清零政策二十大后短期内恐难放松】《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些中国问题观察人士期待,中共二十大的召开将预示严格防疫政策会告

【美媒:中国清零政策二十大后短期内恐难放松】《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些中国问题观察人士期待,中共二十大的召开将预示严格防疫政策会告一段落。但分析人士称,这些观察人士可能会失望,他们也许要等到进入明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才会看到政策调整。难以预测政府的动态清零政策会坚持多久。(早报网) #月光新资讯

封面图片

中国曾通过严格的封锁和防疫政策保证了低死亡人数,但三年后,当局依然实行的“清零”政策让数以千万计的人被禁足在家,民众的不满情绪正

中国曾通过严格的封锁和防疫政策保证了低死亡人数,但三年后,当局依然实行的“清零”政策让数以千万计的人被禁足在家,民众的不满情绪正在上升。在中共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这在政治上变得日益敏感。 BBC走访中国多地,与不同行业的人们交流,了解疫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封面图片

坚持采取新冠“清零”政策的中国即将迎来关键政治会议中共二十大。对当局来说,如何防控疫情,保障病例不入北京成为重中之重。

坚持采取新冠“清零”政策的中国即将迎来关键政治会议中共二十大。对当局来说,如何防控疫情,保障病例不入北京成为重中之重。 许多在七天国庆假期前往外地旅行的北京居民抱怨自己的健康码出现“弹窗”这意味着可能存在疫情风险因此无法购票返回北京。

封面图片

随着感染人数上升,中国居民和商业团体对日益严格的防疫管控日渐不满。

随着感染人数上升,中国居民和商业团体对日益严格的防疫管控日渐不满。 法国驻华使馆24日援引中国法国工商会的说法指,“二十条”政策宣布10日以来,实际的执行结果并未达到驻华法国企业的预期。呼吁中国政府真正落实政策,取消不必要和过度的限制。希望制定明确的战略,尽快走出“动态清零”政策。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在华外资企业服务保障工作,也一直在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但发言人并未就疫情防控措施作答,要求记者向主管部门了解。 此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习近平会谈时亦转达了日本经济界希望中国放宽防疫措施的诉求。 在重庆,一名被网友称为“超人哥”的男子在一个小区门口慷慨演讲。他说:“这个世界只有一种病,它叫不自由和穷,我们现在全占了。我们还在为一个小感冒而折腾。”他呼吁政府承认在疫情上的错误,并高喊“不自由毋宁死”。在北京,部分小区居民在微信上接龙支持轻症感染者居家隔离的建议,但尚不清楚这些建议是否会成功。网上还流传着防疫工作人员要求人们前往隔离点时需满足的条件以及人们应有的权利。但分析人士预计当局能够迅速作出反应,以遏制抗议活动升级的风险。 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严格的防疫政策迫使部分地方政府调减了年初的预算收入。与此同时,依赖大规模封锁、核酸和隔离的“动态清零”政策也导致地方政府的支出增加。31个省级行政区的债券余额占收入的比例接近财政部划定的120%的警戒线。突破这条线可能意味着地方举债将面临更多监管层面的限制,有损其推动经济成长的能力。此外,地方政府未来五年内将面临到期洪峰,近15万亿元人民币的债券将到期,占其债券余额的40%。 (路透社,南华早报,彭博社,法国驻华大使馆,中国外交部,视频:三立新闻)

封面图片

前往中国武汉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溯源调查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专家组组长彼得·本·安巴雷克2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的世卫组织总部

前往中国武汉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溯源调查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专家组组长彼得·本·安巴雷克2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的世卫组织总部接受了NHK的独家专访。他说,有明显的迹象表明,武汉早在最初确认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2019年12月,疫情扩散程度就已经超出了之前的报告。 世卫组织国际专家组于1月至2月到访武汉,就病毒源头开展了调查。专家组视察了疫情暴发初期确认到众多感染者的海鲜市场,并对从事新型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了问询调查等。 安巴雷克在接受采访时说:“中方在专家组抵达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多项调研工作。我们与中方一起,就此再次进行了调查。但是,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数据,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他表示,中方向专家组提供了一定的数据,但要查明病毒源头还需中方提供更多的信息。 安巴雷克还就武汉疫情扩散一事表示:“本次调查证实,有明显迹象表明,早在前年12月,武汉疫情扩散的程度就已经超出了之前的报告。”就其理由,安巴雷克称,对中方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2019年12月报告的174名确诊患者均为重症患者,除此以外应该还存在众多当时不曾报告的轻症及无症状感染者。2020年1月的第3周,武汉及其周边地区的死亡人数与往年相比急剧增加,这一时期死亡的人中,很多人可能是在2019年12月中下旬被感染的。 但另一方面,安巴雷克还说:“我们没能发现有明显迹象表明2019年12月之前,在武汉或其他任何地区存在大面积感染。” 关于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他说:"我们发现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动物容易感染类似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毒。我们还发现,这些动物是从过去证实有其他冠状病毒的地区带来的。“他认为,有必要对当时在市场上销售动物的销售路线进行详细调查。 此外,调查还发现,自2018年年末以来,武汉血库用于输血的血样大约剩有20万份。检查此类血样可以有效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是在何时开始的,据透露,世卫组织正在要求中国提供数据。 世卫组织目前正在汇总调查报告。世卫组织表示,必要时将考虑再次前往武汉开展调查。然而,中方是否会回应专家组要求,提供更多的数据;是否会响应世卫组织的要求,再度协助实地调查等都还是未知数。有意见指出,确定新型冠状病毒源头还将面临重重困难。 (NHK1,2)

封面图片

随着新病例的增加,上海应对疫情的措施正面临压力,当局不愿像其他城市那样实施全面封锁。

随着新病例的增加,上海应对疫情的措施正面临压力,当局不愿像其他城市那样实施全面封锁。 这座拥有2600万人口的城市已成为中国控制奥密克戎变种爆发的试验场地,以“网格化”的方法保持经济稳定,逐个社区进行测试和封锁。 上海对疫情的处理是一个展示其病毒应对能力的机会,证明其无需实施使西安和长春等中国大城市陷入停顿的那种全面封锁。 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周四表示,“新冠没有那么吓人,但是仗很难打”。他在个人微博上说,“现在很明确,有关方面看到了这些问题,也直面这些问题。新冠抗疫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抱着咱就是不过了也要把病毒弄死的心态,要既控制好疫情,又保障居民生活,保持就医通道畅通,同时还保障民营小微企业的生存。这些将成为上海抗疫后一阶段的重点。抗疫尚未结束,但生活还要继续。” 周五,张文宏维持之前的说法,表示如果不加以控制,“病例至少会达到几万例”。他又说,“这说明上海的防控措施是起到作用的,虽然病例数仍在上升,但上海现在的传播策略阻断了病例指数级上升的趋势。” “疫情的拐点虽尚未出现,但形成拐点的条件已经逐步具备。”他援引数据称,好的迹象是非管控区域全员滚动筛查的病例占比逐渐走低,仅占总病例的10%,预示社会面疫情逐渐受控。 上海居民抱怨看上去无休无止的测试循环和零零碎碎的切断传播链的方法,还有人说清零的成本已经太高了。 周五,东方医院表示,一名护士在无法接受哮喘的紧急治疗后死亡。此案发生以后在社交媒体上出现对于上海政策的批评。 虽然一些人说中国必须开始“与病毒共存”,但其他人则表示,应该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彻底的封锁,而不是目前的“分期付款”方式。 中央的信号则是好坏参半。尽管大多数国家逐渐适应共存的生活,但中国为了贯彻清零政策已经封锁边境两年。 上周,习近平表示,疫情防控仍是当务之急,但要“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有人担心,更具隐蔽和传染性的变种已经突破。 24日,上海本地无症状感染者从一天前的979人激增至创纪录的1582人,但仅记录了29例新增确诊。 (路透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