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点回顾】过去十年,中国一改此前“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转向习式风格强烈的“大国外交”方略。观察人士发现,习近平不仅在中国

【一周热点回顾】过去十年,中国一改此前“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转向习式风格强烈的“大国外交”方略。观察人士发现,习近平不仅在中国国内展现出无以伦比的影响力和控制欲,在国际舞台上同样野心勃勃且富有手段。习近平是否实现了他的愿望?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中国不能再韬光养晦了

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中国不能再韬光养晦了 中国驻法国大使、全国政协委员卢沙野称,中国不能够再像过去那样一味地韬光养晦了。 卢沙野星期三(3月6日)接受《中国青年报》旗下的青蜂侠专访时说,如果一个国家要扩大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像,就要更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多边事务。 他称,过去比较贫穷的时候,西方国家和中国打交道是俯视,但现在基本上是平视,“个别情况下可能更是仰视”。 卢沙野强调,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不能够像过去那样一味地韬光养晦了。“这光也韬不住了,晦也养不住了,你是成为一头大象了,你不可能再躲在树后面。” 1989年后,中国一度受到西方国家的制裁和压力,邓小平定下了“冷静观察,韬光养晦,决不当头”,以及“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等外交战略方针。直到中共十八大以前,中国虽然在国际舞台上渐趋活跃,但整体上还是遵循了这个大方针。十八大之后,中国外交风格发生转变,外交官员比以往更咄咄逼人,在西方媒体平台主动出击,抢占舆论阵地,捍卫中国立场。北京称之为“有所作为”,一些国际媒体则称之为。 今年59岁的卢沙野毕业于中国外交部直属高校外交学院,精通法语,从事对非工作长达25年,2019年担任驻法大使,成为副部级官员。 在外交上,卢沙野“战狼”风格鲜明,过去担任外交使节时曾发表过不少强硬的出格言论,被路透社形容是“战狼外交的杰出实践者”。 去年4月,卢沙野在法国LCI新闻台的专访中说,从国际法的角度,甚至可以说那些前苏联国家没有有效的国际法地位,因为没有国际协议认定他们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引起立陶宛等多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强烈抗议。 2024年3月8日 10:39 AM

封面图片

一些外交政策分析人士说,这些人事任命代表了中国政府的战术转变,并非完全脱离了习近平的好斗风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中国外交政策

一些外交政策分析人士说,这些人事任命代表了中国政府的战术转变,并非完全脱离了习近平的好斗风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的一名助理教授称:“从战略上讲,他们仍会尽其所能地劝诱、霸凌、施压,但可能态度会更有礼一些。”

封面图片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提名的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周二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其国务卿提名确认听证会上表示,他认为总统特朗普对中国采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提名的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周二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其国务卿提名确认听证会上表示,他认为总统特朗普对中国采取更强硬态度是正确的,尽管他并不同意特朗普的所有做法。布林肯称,“毫无疑问”,所有国家中,中国对美国构成了最重大的挑战。他认为有建立针对中国的两党政策的非常强大的基础。当被问及他是否同意即将离任的国务卿蓬佩奥对中国正在对穆斯林少数族裔进行种族灭绝的评估时,布林肯回答:“这也是我的判断。”不过中国否认上述指控。 布林肯表示,将于周三就任的总统当选人拜登将坚守美国确保台湾有自卫能力的承诺。他还希望看到台湾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布林肯称,在不需要以国家身份就能加入的国际组织中,台湾应成为一份子,而在其他需要国家身份的国际组织中,台湾应“有其他参与方式”。布林肯说应该考虑华盛顿自身与台湾的接触,他并提到现任国务卿蓬佩奥放松对美台湾官方往来限制的举措。 布林肯说,习近平主席领导下的中国放弃了数十年年来的“韬光养晦”战略,“他们更加坚定地表明自己寻求成为世界上领先的国家,制定规范、制定标准的国家,并提出他们希望其它国家和人民追随的模式”。 提名的国家情报总监埃夫丽尔·海恩斯周二表示,美国应该对更加咄咄逼人和自信的中国所构成的威胁采取“强势立场”。在面对共和党和民主党参议员追问中国情报威胁的重要性时,她表示将优先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应对中国方面。她表示,“我们对中国的策略不得不做出调整,以面对今日中国特别自信和咄咄逼人的现实…我支持强势立场,特别是为了应对我们面临的这个挑战。” 提名的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周二告诉议员,她认为中国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并强调了拜登政府打击她所说的中国“滥用、不公平和非法做法”的决心。她表示中国犯下了“可怕的侵犯人权的行为”,美国需要进行投资以与中国竞争。 (路透社 1,2,3,4)

封面图片

乔拜登将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的重点重新放在两大对手身上:俄罗斯和中国,尤其是后者

乔拜登将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的重点重新放在两大对手身上:俄罗斯和中国,尤其是后者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价值数万亿美元的 “一带一路” 倡议将其经济触角延伸到了亚洲和欧洲以及非洲;其领导人习使其国家成为“世界级” 军事强国的承诺正在逐步推进;中国处于美国政策和战略的中心;中国在南海建岛的咄咄逼人的行动和在台湾附近的威胁性军事演习,已经清楚地表明了其野心。 前总统特朗普以其典型的反复无常的方式向中国提出挑战。作为候选人时,特朗普经常在推特和演讲中批评中国,指责中国操纵货币,盗窃知识产权,以及造成巨大的贸易不平衡。特朗普对中国的咆哮很好地迎合了他的小企业主和锈带工人选民的基础。 作为总统时期,特朗普与中国展开了贸易战,每个国家都对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但这导致了美国经济的放缓。数十万美国工作岗位流失,许多美国农民破产 贸易赤字仍在增长。然而,他的支持基础仍然忠诚。 特朗普的信息是混合的。他赞扬了中国国家元首习近平的领导力,称他为 “朋友” 和 “不可思议的人”;他赞扬了习近平对香港抗议活动的处理,众所周知北京政府扼杀了那里的民主运动;而特朗普拒绝就新疆集中营中被关押的百万维吾尔人发表意见。(特朗普收紧了出口和投资控制,而中国最终签署了一项协议,承诺停止货币操纵和知识产权盗窃行为)。 现在,拜登计划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组成的四国联盟中建立抵制中国的力量。 拜登应对中国挑战的方法完全不同。 首先,它主要侧重于地缘政治和军事战略。拜登政府与澳大利亚签署协议为其提供核潜艇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拜登希望在 “四方”联盟(由美国、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组成的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强大的联盟来遏制中国。 顺便说,上周的最新情报显示,军情六处和印度的外部情报机构RAW 联合成立了一个“阿富汗联合工作组”;新德里现在是阿富汗情报中心。此事颇有深意(就如我们在分析阿富汗撤军时所指出的)。 第二,拜登希望重新谈判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这是一个经济联盟,由奥巴马在2016年与十多个环太平洋国家谈判达成。特朗普在上任的第一天就将美国从TPP中撤出。拜登对TPP的重新谈判将为对抗中国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反对中国的声音在美国社会很受欢迎。将中国视为国家最大敌人的美国人的比例在过去一年中翻了一番,从22%上升到45%。 美国左翼由于没有强大的反战运动,几乎没有能力抵制日益增长的军国主义;甚至少部分美国左翼表现出明显的偏执,对中国的独裁政权和潜在的帝国野心视而不见,去支持中国,欲以中国为 “杠杆”。 下面即将上传的这份文档有一个重要的立场,它督促西方左翼正视并尊重自己的战略,不要被统治阶级的宣称和行动所污染,即:认识到有多个帝国主义大国的存在,建立一个抵抗帝国主义野心的根本性运动 当然要包括抵抗俄罗斯和中国。 我们在去年底的对话中已经强调了这几个关键问题: 1、拜登政府将继续对抗中国;即便您仅仅寄希望于地缘政治而不是自身的反抗,您也完全没有必要只支持特朗普; 2、打破高堡奇人的最佳方式是,两个帝国的反抗者联合起来。但这也是难度最高的战略,打破洗脑墙的难度远高于打破GFW; 3、在民族国家的语境中是无法讨论权利的,更不用说追求了。全世界统治阶级都在致力于将我们所有人每时每刻禁锢在民族国家的语境中,这就是Matrix;尤其是中国人,特别需要警惕这一操纵,因为你们遭受宣传的毒害最为深刻; 4、始终用事实对话,而不是你的信念和立场。这非常重要。 这份近日出版的文档很好地总结了我们去年底强调的这些关键 呼应已经实现。非常感谢西方的反抗者们为所有人带来珍贵的思考。 在下面下载这份文档。 在这里回顾我们的对话《打破 Matrix 的路~与IYP对话2020:关于中国和美国》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