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新闻发言人孙业礼表示,中国经济增速不再是唯一重要指标。他表示,中国着眼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

二十大新闻发言人孙业礼表示,中国经济增速不再是唯一重要指标。他表示,中国着眼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 孙业礼为中国的防疫策略作出辩护,但没有暗示何时或是否会调整该策略。他表示:“如果算总账,我们的防疫措施是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共二十大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共二十大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十大新闻发言人孙业礼周六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增速不再是唯一重要指标。孙业礼表示,增长速度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他表示,中国着眼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星期一(10月17日)证实,中国的发展目标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从过去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现在转向寻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是分析人士认为,这或许是为掩饰中国经济持续下滑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困难贴上一个富丽堂皇的标签而已。 原文链接 《联合早报》 《人民日报》 《美国之音》 《华尔街日报》

封面图片

摩根士丹利认为印度经济无法达到中国曾有的增速

摩根士丹利认为印度经济无法达到中国曾有的增速 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虽然对印度的前景感到乐观,但认为印度经济不太可能达到中国曾经8%-10%的增速。 据彭博社报道,摩根士丹利首席亚洲经济学家Chetan Ahya星期一(3月18日)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称,印度经济长期可能会以6.5%-7%的速度稳定增长。 他补充说,印度还远不能取代中国的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 官方数据显示,在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速达到10%。 Ahya说,基础设施缺乏、劳动力技能低下阻碍印度经济的发展,“出于这两个制约因素,我们认为印度经济增速会很强,但只会在6.5%-7%,而不是8%-10%。” 即便如此,摩根士丹利仍然看好印度前景。该行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在投资增长推动下,印度当前的经济扩张类似于2000年代中期的繁荣时代。 Ahya表示,印度将获得其应有的地位,“但要说印度将取代中国,或与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我们认为可能性较小。” 他认为,中国在制造业以及可再生能源、太空、半导体等新兴产业方面要先进得多,印度需要时间才能获得竞争力。 2024年3月19日 12:15 PM

封面图片

进入 7 月份,多家外资机构发布公开报告,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并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前景。业内人士认为,外资机构集体上调中国经济增

进入 7 月份,多家外资机构发布公开报告,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并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前景。业内人士认为,外资机构集体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表明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充满信心,对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充满信任。外资机构普遍看好中国下半年的经济,主要在于出口、制造业、消费等方面的积极因素汇聚。在宏观经济表现整体稳健的背景下,中国股票资产也因为其估值低、企业盈利复苏显著得到市场关注。不少外资机构在研报中表态,维持看好 A 股的立场不变。(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经济学家们表示,对经济增长的真正考验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到来,届时中国政府去年12月突然决定解除防疫限制措施给支出带来的即刻提振作用

经济学家们表示,对经济增长的真正考验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到来,届时中国政府去年12月突然决定解除防疫限制措施给支出带来的即刻提振作用将逐渐消失。 不过,与西方经济体相比,通胀率回落意味着中国央行应该有更多空间,可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复苏。

封面图片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周三表示,随着中国推动加强以国家为中心的经济体系,美国将积极捍卫美国的经济利益和价值观,抵御中国经济政策的负面影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周三表示,随着中国推动加强以国家为中心的经济体系,美国将积极捍卫美国的经济利益和价值观,抵御中国经济政策的负面影响。戴琪在众议院筹款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表示,美国与中国就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未兑现的购买承诺以及更广泛的非市场政策进行的谈判“过于困难”,需要新的工具。 她说:“展望未来,我们的战略将不仅仅是向中国施压要求变革,还需要包括大力捍卫我们的价值和经济利益,使之免受中国经济政策和做法的负面冲击。”她说,华盛顿“不能停止推动中国进行改变”,但不能坐等中国改变政策。她指出,对3000亿至4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并没有激励中国做出根本改变。 根据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与2017年的水平相比,中国需要在2020年和2021年对美国的采购增加了2000亿美元,并加强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及允许美国金融服务和农业生物技术享有更大的市场准入,但中国只履行了第一阶段协议的约60%。除了“继续向中国施压,要求其做出改变”,戴琪表示,美国方面还需要采取更多措施,包括在国会通过立法,促进对创新、半导体和制造业供应链回归美国本土的投资。 “这是我们未来需要推行的计划,”她上周对路透做出了同样的表述。 戴琪一直表示,贸易法需要更新,以应对中国大规模工业补贴的挑战,但她没有提供她所要求的具体变化的细节。关于拜登政府提出的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即与该地区国家进行的一系列旨在对抗中国影响力的磋商,戴琪表示,该框架不会降低关税,但将包括“有意义的经济成果”,旨在为数字商务、环境和劳动力设定新的、基于市场的标准。 (路透社)

封面图片

世界银行周二在半年度《全球经济展望》中表示,2021年全球GDP将增长4%,低于6月时预测的4.2%,2022年料增长3.8%。

世界银行周二在半年度《全球经济展望》中表示,2021年全球GDP将增长4%,低于6月时预测的4.2%,2022年料增长3.8%。对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预测也有所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上升1个百分点至7.9%。 预计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GDP今年将增长5%,明年将增长4.2%,很大程度上受到疫情被基本控制的中国经济的提振。如果剔除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由于疫情继续给消费和投资带来压力,预计剩余国家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将分别仅为3.4%和3.6%。 世界银行报告中提到了两种不利的假设情境;其一是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新冠病例数居高不下,其二是疫苗接种延迟重新引爆财务压力,刺激大量的公司债和主权债违约。这样的结果可能意味着今年GDP仅增长1.6%,全球甚至可能负增长。 世界银行报告的其他重点包括: 由于新的防疫限制和广泛的疫情反弹,年初需求料低迷,对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从去年6月预期的4%降至3.5% 严格的封锁措施后,欧元区经济预测从4.5%下调至3.6%,旅游业等行业可能仍将低迷 继去年下滑9.5%之后,全球2021年贸易量增长预测被小幅下调至5% (彭博社)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