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中国监管部门出于对数据领域国家安全的担忧,至少三个月前就开始建议滴滴推迟其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计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中国监管部门出于对数据领域国家安全的担忧,至少三个月前就开始建议滴滴推迟其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知情人士称,今年早些时候开始,包括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内的监管部门与滴滴围绕其上市问题举行了多次会议,期间表达了有关数据安全的担忧。
此前,《华尔街日报》也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就在滴滴赴美上市数周前,中国网络安全监督部门曾表示希望其推迟IPO,并敦促该公司对自身网络安全进行一次彻底的自我检查。中国政府官员、尤其是网信办的官员们当时仍然担心,由于赴美上市需要公开披露更多信息,滴滴的大量数据可能因此落入外国手中。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网络安全监管部门尤其担心的是美国的一项标准要求拟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要向SEC披露“重大合同”,即相关公司的主要厂商和供应商的信息。尽管像滴滴这样的公司将其用户和交通流量数据存储在中国境内的服务器上,但国家网信办的官员担心,这些服务器的设备如果是从国外采购的,在滴滴因上市而披露更多信息后,可能容易受到网络安全攻击,从而可能会使大量数据处于危险之中。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审查的重点是滴滴从何处采购用于该公司网络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这些供应品的采购可能构成什么安全风险。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还称,滴滴从不同机构获得的信号指向不一。一些金融监管机构已公开表态支持企业海外上市,但同时也强调保护敏感数据和网络安全的必要性。虽然目前尚不清楚滴滴是否已自行开展评估。但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投资者要求获得高额回报的压力越来越大,该公司最终决定继续推进IPO。
国家网信办没有立即回复彭博社寻求评论的传真。滴滴未就监管部门是否曾建议其推迟IPO回应寻求评论的请求。不过滴滴周一在邮件中称其在上市前不知道中国官方停止滴滴出行新用户注册及下架App的决定。
(彭博社,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