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权力稳固之后,习近平正把重点转向加强对外关系,准备应对不断加剧的中美竞争。

在国内权力稳固之后,习近平正把重点转向加强对外关系,准备应对不断加剧的中美竞争。 一位教授说:“这些外国领导人前往中国与习近平会面,反映出中国的地缘政治分量,这种分量使中国处于国际政治的中心地位,并使中国能够推进那些使习近平的外交倡议正当化的议程。”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本周热读 自上月底以来,习近平已两次要求国内为他所称的“极端”情境或状况做好准备,在美中竞争加剧之际,通过反复使用这个词语来暗

#本周热读 自上月底以来,习近平已两次要求国内为他所称的“极端”情境或状况做好准备,在美中竞争加剧之际,通过反复使用这个词语来暗示紧张局势升级的可能性。 习近平的最新表态反映出,中国政府认为,在其视为神圣使命的最终统一台湾的问题上,来自华盛顿的挑战加大。

封面图片

#CWSJ头条 自上月底以来,习近平已两次要求国内为他所称的“极端”情境或状况做好准备,在美中竞争加剧之际,通过反复使用这个词语

#CWSJ头条 自上月底以来,习近平已两次要求国内为他所称的“极端”情境或状况做好准备,在美中竞争加剧之际,通过反复使用这个词语来暗示紧张局势升级的可能性。 习近平的最新表态反映出,中国政府认为,在其视为神圣使命的最终统一台湾的问题上,来自华盛顿的挑战加大。

封面图片

#CWSJ周四重温 自上月底以来,习近平已两次要求国内为他所称的“极端”情境或状况做好准备,在美中竞争加剧之际,通过反复使用这个

#CWSJ周四重温 自上月底以来,习近平已两次要求国内为他所称的“极端”情境或状况做好准备,在美中竞争加剧之际,通过反复使用这个词语来暗示紧张局势升级的可能性。 习近平的最新表态反映出,中国政府认为,在其视为神圣使命的最终统一台湾的问题上,来自华盛顿的挑战加大。

封面图片

美国公共退休基金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正在发生分化,反映出投资风险的上升和全球前两大经济体政治纷争的加剧。

美国公共退休基金对中国资产的态度正在发生分化,反映出投资风险的上升和全球前两大经济体政治纷争的加剧。 基金经理和退休基金高管表示,这种分化由来已久,而通胀率上升、台海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以及习近平加强权力控制后中国公司股票大跌,都加剧了投资亏本的担忧。

封面图片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周五晚间在北京同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进行视频交流的讲话指出,美国新政府对华政策还没有摆脱上届政府的阴影,并称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周五晚间在北京同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进行视频交流的讲话指出,美国新政府对华政策还没有摆脱上届政府的阴影,并称中国强调“平视”,要的就是一个平等。中国无意与美国竞争,希望中美能超越“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必将冲突”的宿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但合作“不能只是单方要价”。他还指出了中美合作的潜在领域:最突出的是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最迫在眉睫的是合力防控疫情,最有潜力的是深化经贸交流。 外交部网站刊登王毅讲话新闻稿称,“我们强调‘平视’,要的就是一个平等。既不是俯视,也不必仰视,不能谁块头大、拳头硬就说了算。我们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高人一等的国家,不接受热衷从所谓‘实力’出发,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美国新政府对华政策还没有摆脱上届政府的阴影,还没有走出对华认知的误区,还没有找到与中国打交道的正确路径。” 此前,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一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引爆社交网络。美国国会两党周三亦加强了联手抗衡中国的努力。 王毅在最新讲话中再度强调,中国无意与美国竞争,“对抗的结局必定是双输,合作才是应当坚持的正道。而合作应该双向互惠,不能只是单方要价,强调本国优先。”他欢迎拜登政府重返多边主义,同时也指出真正的多边主义应该是开放包容,“不能打着多边主义旗帜搞新的集团对抗,不能以多边主义为掩护搞封闭的小圈子。” 王毅还重申了中国的“底线”,希望美国停止干涉中国的内政,并指出打“台湾牌”十分危险,是在“玩火”。“两岸实现统一是历史大势。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同时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希望美国)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不要试图挑战和突破中方政策底线”。美国国务院4月上旬发布新指引,使美国官员能够更自由地与台湾官员会面;4月中旬则有美国政府非官方代表团抵达台湾,再度引发大陆不满。 王毅表示,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国家的核心利益,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不可能妥协退让。美方不能一边在涉台、涉疆、涉港等问题上反复挑战中方权益,一边又指望中方在美方关心的问题上给予配合。 王毅称,“中美一方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另外一方必须失败,世界容得下一个更好的中国和更好的美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二在博鳌论坛开幕式上也再度呼吁亚洲和世界各国要平等协商,开创共赢共享的未来。他强调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不能把一个或几个国家制定的规则强加于人。 (路透社)

封面图片

3月7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

3月7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王毅表示,2020年,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为国家担当,为人民负重,对世界尽责,全力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积极发挥中国应有的作用。 谈到中俄关系时,王毅说,面对世纪疫情,中俄肩并肩站在一起,背靠背紧密合作,携手抵御新冠病毒,共同抗击“政治病毒”。“中俄组合”团结如山,始终是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双方已商定将条约延期,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是中俄关系的里程碑,更是新起点。他还表示,中俄双方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王毅在谈及中欧关系时说,中欧关系在危机和挑战面前展现了韧性活力,向世界释放了积极信号。中欧之间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合作共赢是双方关系的主基调;中欧两大文明可以对话交流,我们不是制度性对手;中欧独立自主开展合作,就能办成很多大事。中欧代表着多极世界两支重要力量,双方关系是平等、开放的,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制于第三方。 提及香港问题,王毅表示,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既是推进“一国两制”事业、保持香港长治久安的实际需要,也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的权力和责任,完全合宪合法,正当合理。无论在哪个国家,效忠自己的祖国都是公职人员以及竞选公职的人必须遵守的基本政治伦理。在香港也一样。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如果不爱国,谈何爱港。 被问到为了稳定中美关系,双边会否有对话空间,以及考虑在南海、台湾、新疆、香港和西藏等任何一个议题上让步。王毅回应说,双方要恪守不干涉内政原则,记者提到的很多问题都是中国内部事务,中国做得好不好,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国应该怎么做,中国人民才是主人翁。王毅还批评美国插手其他国家,给世界添麻烦。他说,长期以来,美国动辄打着所谓民主、人权旗号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在世界上制造了诸多麻烦,甚至成为动荡战乱的根源。美方应早日意识到这一点,否则这个世界仍将不得安宁。他认为,合作应当成为两国追求的目标,可以合作、需要合作的清单就放在面前,包括抗击疫情、经济复苏、气候变化等,愿意本着开放态度与美国探讨和深化合作,希望美方相向而行,尽快解除各种不合理限制,更不要人为制造出新的障碍。上个月中国农历除夕当天,习近平主席应约同拜登总统通了电话。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深入交换意见,为两国关系重回正轨明确了努力方向。我们愿与美方一道,全面落实这次重要通话的成果,共同推动中美关系“辞旧迎新”,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在提到中日关系时,王毅答道,《海警法》只是一项例行的国内立法,不针对特定国家,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实践。实际上,包括日本在内很多国家早就制定和实施了类似法规。通过友好协商处理海上争议,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也是中方同周边邻国之间的长期共识。 关于美国的对台政策,王毅强调了三点。首先,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历史和法理事实,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第二,海峡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大势所趋,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意志,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有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第三,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没有妥协余地,没有退让空间。我们敦促美国新一届政府充分认识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彻底改变上届政府“越线”、“玩火”的危险做法,慎重和妥善处理涉台问题。 针对有关新疆"种族灭绝"的提问,王毅的回答道,说到“种族灭绝”,大多数人想到的是16世纪的北美印第安人,19世纪的非洲黑奴,20世纪的犹太人,以及至今仍在坚持抗争的澳洲原住民。所谓新疆地区存在“种族灭绝”的说法荒谬绝伦,完全是别有用心的造谣,彻头彻尾的谎言。 谈到中印边境问题,王毅说,中印关系的实质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振兴的问题。边界争议是历史遗留问题,不是中印关系的全部,我们应当妥善管控,同时通过做大做强合作,为解决边界问题创造有利条件。中印是朋友和伙伴,而不是威胁和对手。双方应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消耗,加强合作而不是彼此防范。去年边境地区发生的冲突是非曲直十分清楚,利害得失一目了然。事实再次证明,单方面制造对抗解决不了问题,重回和平谈判才是正道。中方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边界争议的立场是明确的,维护自身主权权益的意志也是坚定的。双方应巩固已有共识,加强对话沟通,完善管控机制,共同维护好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 就缅甸局势,王毅提出了中方的三点主张。第一,和平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希望缅甸各方保持冷静克制,从缅甸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解决矛盾分歧,继续推进国内民主转型进程。当务之急是防止发生新的流血冲突,尽快实现局势缓和降温。第二,缅甸是东盟大家庭成员,中方支持东盟秉持不干涉内政和协商一致原则,以“东盟方式”从中斡旋调停,寻求共识。中方也愿在尊重缅甸主权和人民意愿基础上,同各方接触沟通,为缓和紧张局势发挥建设性作用。第三,缅甸与中国是山水相连的“胞波”兄弟,是同甘共苦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对缅友好政策面向全体缅甸人民。中方同缅甸各党各派,包括民盟,都有着长期友好交往,对华友好也始终是缅甸各界的共识。不管缅甸局势怎么变化,中国推动中缅关系的决心不会动摇,中国促进中缅友好合作的方向也不会改变。 (新华社1,2,3,4,5,6,共同社,香港电台,中新社1,2)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