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怕之处在于,这第一波感染主要是由奥密克戎早期变异株带来的。因此,中国人能够抵御的奥密克戎亚种变异株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逐渐消失

一个可怕之处在于,这第一波感染主要是由奥密克戎早期变异株带来的。因此,中国人能够抵御的奥密克戎亚种变异株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逐渐消失。 随着中国在未来几周重开边境,能够逃避免疫的最新亚型变异株可能会传播开来,就像它们已经在美国部分地区大肆传播一样。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 #苏州 发现 #Omicron #奥密克戎 变新变异株】

【 #苏州 发现 #Omicron #奥密克戎 变新变异株】 记者月日从江苏省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获悉,苏州 #常熟 于近期筛查发现一例轻型确诊病例,其感染的病毒经测序对比为VOC/Omicron变异株BA..进化分支,在本土病例和输入病例数据库、全球新冠病毒GISAlD数据库中均未发现新冠病毒基因组高度同源序列。这意味着当地发现了奥密克戎新变异株。() #疫情动态 #江苏 #Jiangsu

封面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具有高传染力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2已出现在全球57国。有研究显示BA.2甚至可能比原始奥密克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具有高传染力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2已出现在全球57国。有研究显示BA.2甚至可能比原始奥密克戎更具传染力。 世卫组织在最新流行病学周报指出,过去一个月收集到的所有种类冠状病毒样本中,奥密克戎变异株占93%,并出现几个亚系:BA.1、BA.1.1、BA.2 及BA.3。 世卫说,至今已有57国在“流感数据共享全球倡议”(GISAID)上传了BA.2基因测序。这个亚型在部分国家已占所有奥密克戎序列的半数以上。目前为止对这些亚型变异株所知甚少,并呼吁各界对其特性展开研究,包括它的传播力、毒性以及免疫逃脱力。 最近几个研究已隐约显示,BA.2比原始奥密克戎更具传染力。世卫专家玛丽亚·范克尔克霍夫告诉媒体,目前有关BA.2的资讯非常有限,但一些初步数据指出,BA.2“增长速度略高于BA.1”。 奥密克戎引发的新型肺炎一般比诸如德尔塔的其他几个变异株要来得轻;范克尔克霍夫说,目前为止,BA.2“引发重症的比例并无变化”。但她强调,无论是哪一株,新型肺炎仍是具危险性的疾病,民众应极力避免染疫。 (法新社)

封面图片

3月新冠病毒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

3月新冠病毒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 2024年3月1日-3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重症病例588例、死亡病例26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1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25例)。本土病例感染的新冠病毒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89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占比前三位的分别为JN.1、JN.1.4和JN.1.1。

封面图片

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英国至少有一人死于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

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英国至少有一人死于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 他还说,目前伦敦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例占比达到40%,到明天,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例将占绝大多数,或将超过50%。 他还表示,“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看到奥密克戎株的感染病例现在在伦敦和国内的一些其他地区飙升。” (BBC)

封面图片

台湾发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

台湾发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为境外输入病例。 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说,今日这名病例的基因定序确定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已经成功拦截在边境,后续会注意。病例目前无症状,其12月8日入境后,检验Ct值为28,已收治医院负压隔离病房,同班机旅客有十人改为居家隔离,结果均是阴性。 (联合报)

封面图片

中国内地首次在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

中国内地首次在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 《天津日报》记者12月13日从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12月9日天津市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呼吸道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分析,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均确认检出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1.1.529进化分支)。在津感染者系入境闭环管控人员,目前于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早前,香港也曾在境外隔离人员中检出过奥密克戎变异株。 (天津日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