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北武汉因医保改革引发大批老人上街抗议,一位在中国从事财税制度研究的学者向BBC中文解释,之所以这次改革反弹这么大,主要还是

中国湖北武汉因医保改革引发大批老人上街抗议,一位在中国从事财税制度研究的学者向BBC中文解释,之所以这次改革反弹这么大,主要还是抗议者的“被剥夺感”:“每月到账的钱,切切实实地减少了,未来得病能报销的钱,还未发生,看不见摸不着。”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证券报: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渐近 优化税制结构、消费税改革料为重点

中国证券报: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渐近 优化税制结构、消费税改革料为重点 中国证券报报道援引专家称,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把优化税制结构、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强化转移支付激励约束等作为改革的重点任务。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岳树民表示,收入规模关系到税收保障功能,为保证财政安全,中国税收收入不宜再降低。新一轮改革可实行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以保持宏观税负基本稳定乃至小幅增长。方正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芦哲建议加快推出增值税法,并应通过扩大综合征收范围,促进税负公平。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预计,消费税改革调整的存量部分将核定基数由地方上解中央,增量部分原则上将归属地方,未来这些举措将加快落实。专家建议应重塑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格局,随着事权和支出责任上移的改革,地方政府的收支矛盾将有所缓解,转移支付规模应随之下降。

封面图片

#武汉 #医保 改革市,社区网格员开始对居民洗脑新医保多么多么好

#武汉 #医保 改革 武汉市,社区网格员开始对居民洗脑新医保多么多么好 房地产塌方后,土地财政入不敷出,武汉政府欠了一屁股债。 公共预算收入5年0增长,4年就欠了3000多亿,等于以前的8-9年欠的钱。医保基金被挪用! 3年清零,核酸进一步掏空医保!新医保改革后,可使用医疗资金不到原来1/3。没有活路! 武汉老人除了走上街头,别无他法!#武汉医保改革

封面图片

顺应经济发展新形势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渐行渐近

顺应经济发展新形势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渐行渐近 备受关注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渐行渐近。多位专家表示,新一轮改革既要立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和财政形势,更要站在国家治理和国家战略的高度,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具体来看,优化税制结构、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强化转移支付激励约束等料是本轮改革的重点任务。(中证报)

封面图片

【一周热点回顾】中国武汉等地因医保改革问题爆发以老年人为主的抗议集会。如果细看医保改革的细节,并非只是简单的个人账户到账减少,这

【一周热点回顾】中国武汉等地因医保改革问题爆发以老年人为主的抗议集会。如果细看医保改革的细节,并非只是简单的个人账户到账减少,这牵扯到1998年中国建立医保制度之初的独特设置,以及25年来医保发展的积弊。

封面图片

湖北省武汉市近日推行职工医保新方案,引发当地退休人员上街请愿。

湖北省武汉市近日推行职工医保新方案,引发当地退休人员上街请愿。 武汉市职工医保制度实行“统筹账户+个人账户”的保障模式。此前医保以“保住院”为重心,住院费用使用统筹基金报销,而门诊看医生只能通过个人账户支付。武汉近日发布的《武汉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细则》则是将门诊治疗费纳入统筹基金范围支付,报销比例从50%起步。为此,调整医保个人账户的计入办法。由原来的单位缴费的一定比例和个人缴费的全部,转变为只划入个人缴费部分;退休人员则按照2021年养老金平均水平2.5%划入。具体计入金额为每月83元。《细则》指,改革个人账户划入比例后,增加的资金会全部放入门诊统筹基金。 武汉当地居民称,这一变更,令原本退休人员每月有260多元的医药补贴,变成只有80多元,一年就少了2000多元,“改为门诊报销,但看门诊又有‘门槛费’,要达到700元以上才能报,报销还有一定比例,相当于损失了数千元,导致很多退休人员不满”。 网上多条短片显示,昨早武汉市政府门前开始有人群聚集,当时天降微雨,人们打起了雨伞。许多长者驾着带有帐篷的电动四轮车堵路。现场有长者高唱国际歌,有警察和特警在场戒备。自由亚洲电台引述一名参与者表示,大部分集会者是武汉钢铁厂的退休工人,但也有企业国企退休员工。现场高峰时聚集数千人。退休人员抗议新方案把医药补贴由每月200多元降到只得数十元,让有病不敢医、年老无所依,要求当局解释并让医保实施方案恢复原状。 当地的微信群组中,流传着“要求市长在2月8日前回应”、“否则下周将组织退休人员和退役军人医保维权大会”的消息。微博上目前已无法搜索相关消息。但“武汉医保”的话题引起讨论,不少网民联系到近日延长退休年龄的改革,称“一边延迟退休,一边动医保的钱”,有的说“免费核酸三年后,这不就是回报吗?” 2月9日上午,武汉市医保局回应称,这次个人账户改革面向全体职工参保人员,包含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网上流传的公职人员不受影响是谣言,他们的钱往往是减少最多的”。针对近日退休人员的舆论反应,其解释,改革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部署,肯定继续推进,后续政策将进一步优化,探索向药店延伸,让参保人在药店买药进入统筹基金报销范围。 有统计数据显示,社保基金早在2013年已出现入不敷出,且实际赤字规模逐年扩大,要依赖财政补贴。在2020年,全国只有广东、北京、云南等6省的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有盈余。 (明报,财新)

封面图片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数十万俄罗斯人上街抗议,其原因不止仅仅因为俄反对派人物纳瓦利内被捕。记者探访了距离首都莫斯科不到400公里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数十万俄罗斯人上街抗议,其原因不止仅仅因为俄反对派人物纳瓦利内被捕。记者探访了距离首都莫斯科不到400公里的城市奥廖尔,以期了解困扰俄罗斯、政治反对派生长的症结所在。 奥廖尔的工业从来就没有自苏联解体后的崩溃中完全恢复,曾令这座城市自豪的工厂就这么荒废了。奥廖尔的部分地区,在居民家内没有马桶和自来水。对年轻人来说,因为工作前景渺茫,他们只得离开这里。 纳瓦利内被下毒,而后被捕这一单一事件可能点燃了全俄罗斯各地游行的导火索,但这些游行迅速演变成了俄国人对生活水平下降、基础设施崩溃、以及长期存在的腐败等等更广泛不满的发泄处,并标志着克里姆林宫跟普通百姓之间关系的结构性转变。 奥廖尔市民阿尔乔姆·普罗霍罗夫说:“大家游行,不是为了某个人(指纳瓦利内),而是为了反对某件事(指俄罗斯整体的大环境)”。今年39岁,做销售经理的普罗霍罗夫跟他已经离婚的前妻(图1),以及他们的两个孩子一起住在一套两居室的房子里。“纳瓦利内只是导火索。人们已经厌烦了发生在这里的一切”,他说。 在普京上台执政的20年的大多数时间里,国际油价处于高位、俄罗斯经济增长稳健;俄罗斯军队干涉国外事务激发了民众的民族自豪感。而俄罗斯人基本上不参与反对派政治和抗议活动。 但如今,油价下跌,且经济学家估计可能还会持续几年;因出兵海外,西方的制裁扼杀了外国投资,百姓对政府的耐性正在逐步消退。近几年来,俄国人越来越多地上街游行,游行的原因从养老保险改革到垃圾处理等等。 “哥们,我同意你的意见我们不掺和政治,但你得让我们有赚钱的机会”,普罗霍罗夫说。他在这里指的是公众跟俄罗斯政府之间的“社会契约”。他说:“今年能有辆福特牌轿车,明年贷款买个房子,接着是能上大学的孩子。这样的话,你们就偷你们的,我们装看不见。” 不过现在呢?普罗霍罗夫说,让人爬升社会阶层的通道“根本就不灵了”。 社会阶层固化是一种在穷国和中等收入国家里十分显著的现象,即随着人们逐步摆脱贫困,能令社会阶层流动的渠道就会随之萎缩。如今,因疫情造成的更大的经济损失,无数俄国人感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梦想正在化为泡影。 自2000年代大宗商品繁荣推动经济增长之后,俄罗斯的经济近年来增长乏力。去年,平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比2013年还要低10%左右。 上周日在俄罗斯国营电视台上,普京说,“现在的问题很多,钱很少”,并说他能理解为什么“烦躁情绪正在逐步累积”。 “奥廖尔”一词在俄语里是“鹰”的意思。像奥廖尔这样的城市,在这为期十多年的经济停滞中首当其冲。奥廖尔市及其周边地区是全俄罗斯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平均月收入仅400美元,不及莫斯科的三分之一。中国全国平均月收入也在约400美元的水平,但中国37个主要城市的平均月收入在1200美元以上,跟莫斯科相仿。 在工厂的工作基本上消失了。一家足有十个美式橄榄球场大,曾成批生产空调和冰箱的工厂荒废了(图2),残破的窗玻璃闪耀着冬日的阳光。 在奥廖尔市的巅峰时期,其人口是全苏联第十,而现在,只有三十万人。随着年轻人逐渐离开,整个城市正在迅速老龄化。奥廖尔及其周边地区30%的人口都已经到了退休年龄,是全俄罗斯比例最高的之一。 当地经济学家安德烈·季乌诺夫说:“在可预见的将来,奥廖尔会变成一家大型养老院。” 当地地区经济发展厅负责人谢尔盖·安东采夫说,当地不是经济中心,自然资源埋藏又不多,这两点是制约当地发展的主要原因。 另外,当地也有贪腐的传闻。当地司法官员称,据信有人从市政工程里贪走多达十亿卢布,即约1360万美元(8700万人民币)。这十亿卢布的拨款原计划是在2016年奥廖尔市庆祝建市450周年庆典前,是给当地一所剧院和足球场做翻修的。 2007年,奥廖尔市准备兴建一所医院,预计每年能给12000位患者提供服务。但因拨款和建筑原料短缺、纰漏百出的计划等源源不断涌现的问题打断了施工。如今,这座11层楼的医院仍未完工。(图3)当地人戏称这医院叫“泰坦尼克号”。 去年,地方当局对该医院工程展开了刑事调查。 奥廖尔当地卫健部门表示,目前正在进行医院建设的收尾工作,并已向俄联邦政府申请拨款。 坦言,奥廖尔市内的部分地区的确经过了城市翻新,市中心有了精酿啤酒店寿司餐馆。当地一间叫“脏靴子”的酒吧坐满了喝着健力士啤酒、吃着鹌鹑蛋的当地人。 但从酒吧出去走上15分钟,就是一间荒废的医疗设施,上面被人涂鸦写上“宇宙的尽头”,楼房的油漆颜色不再,揭示出另一种现实。 很多人家里没有抽水马桶,奥廖尔也不例外:根据官方统计,大约有五分之一的俄罗斯人没有室内卫生设施,农村地区尤其严重。 今年46岁的卢德米拉·阿纳托雷耶弗纳因家里没有马桶,需要去外面如厕,从街上的公共水泵(图4)取水。她说:“我们这的人一辈子都是这么过的。” 在1月,纳瓦利内被拘,奥廖尔市有大约700人在该市的列宁广场上抗议。小孩在列宁广场上嬉戏,摆在一边的就是抗议时警察用于控制人潮的铁栏杆。(图5)虽然人数远少于莫斯科街头的约四万人,但这仍然市奥廖尔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游行。 多年来,像奥廖尔这样的地方一直是支持普京的“统一俄罗斯党”的铁票区。但当地愈发高涨的异见提高了普京失去自己铁票区支持的风险。 英国智库“皇家联合研究所”的俄罗斯问题专家马克·加莱奥蒂表示:“我们在这些游行里看到的是那些‘已经感到忍无可忍了的人’组成的联盟”“表现出来的问题可能不同,但他们共同体现的都是整个体系上长期管理的问题。” 根据独立于政府的尤里·列瓦达分析中心本月公布的民调,43%的俄国人认为,对自己国家整体上的现况不满,是导致这一轮游行的主要原因。只有16%的人认为这轮游行的主要原因是纳瓦利内被拘。 俄罗斯反对派已经暂停了大规模抗议活动,以便集中精力应对即将在9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但周日,俄罗斯各地的民众遵从纳瓦利内的号召,纷纷来到自家周边的院子里,打开手机闪光灯,把蜡烛摆成心形以示支持。 在奥廖尔,普罗霍罗夫顶着严寒参加了这次活动。如果又有街头游行,他也随时准备出发。 “我更想选择战斗下去”,他说,“我可能会输,但我仍然会努力下去。” (华尔街日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