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从疫情中快速复苏之际,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周五暗示继续降息概率很小,但降准可能仍有空间。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后续仍有降准空间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后续仍有降准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说,中国银行业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是7%,后续仍然有降准的空间。 潘功胜星期三(3月6日)下午在本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回答相关提问时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是国内外的形势依然复杂多变,要发挥政策的合力,加大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 潘功胜说,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的空间,央行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中,将更加注重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稳定物价,为经济运行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他说,在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去年人民银行两次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每一次下调0.25个百分点,今年2月5日,央行又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一次性释放长期性的流动性是1万亿元(约1892亿新元新元)。 潘功胜说指出,目前,整个中国银行业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是7%,后续仍然有降准的空间。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的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均衡投放,实现了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与经济目标相匹配。 2024年3月6日 4:04 PM

封面图片

中央社中国经济复苏逆风 前人行行长建议加大政策力道 ||

封面图片

泰国央行行长:经济复苏不均衡。需要更高的经济增速。

封面图片

中国原央行行长易纲:要千方百计增加资本金投资

中国原央行行长易纲:要千方百计增加资本金投资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认为,中国缺的不是资金而是资本金,要把增加社会资本金投资和融资放在重要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全社会的资本金投资”。 据《人民政协报》星期四(2月1日)消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组在广东实地调研,同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易纲全程参与。 易纲说,调研发现出于防风险和终身追责等考虑,银行放贷行为日趋谨慎,因此要引导银行坚定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以及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他认为,经济好是金融稳定的基础,必须处理好支持经济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 易纲说,最近几年融资成本特别是贷款成本有了明显下降,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接近历史最低水平,这是好的趋势。但同时,商业银行也反映利差收窄导致利润下降较快,建议在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也要促进金融业自身可持续发展。 易纲说,中国“目前不缺资金缺的是资本金,要充分认识到在目前阶段直接融资的重要性”。他主张,当前要把增加社会资本金投资和融资放在重要地位,处理好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关系,推动保险资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线资金入市,进一步发展股权投资,畅通PE/VC(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和退出渠道等,总之要千方百计增加全社会的资本金投资。 易纲还表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吸引更多外资机构来华展业兴业,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和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并在相关国际合作中提出中国方案,同时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2024年2月2日 11:13 AM

封面图片

德国央行行长 Nagel:欧洲央行在降息方面并非 “自动驾驶”

德国央行行长 Nagel:欧洲央行在降息方面并非 “自动驾驶” 德国央行行长 Joachim Nagel 表示,欧洲央行在降息方面并非自动驾驶。“我们将根据现有数据做出决定,这意味着我们会在每次会议上评估我们的立场。”

封面图片

中国经济复苏速度超预期

中国经济复苏速度超预期 中国的经济活动连续第二个月大幅扩张。初步显示出中国可能比预期更早地摆脱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目前IMF和中外经济学家都预测,23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将超过5%。 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虽然报复性反弹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今年中国经济整体判断比较积极, 目前处于疫后复苏向上的势头。同时,他们也提到需要注意的风险,例如今年面临外需走弱的挑战,另有专家建议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产权保护。 另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存在一些根本性问题,需要进行体制上的改革。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体真正关键的是民营企业的兴衰。经济学者们普遍认为,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政府对民营企业压制造成的。此外,有消息人士指政府没有计划出台大规模刺激计划或发放现金。 #经济 原文链接 《华尔街日报》《证券时报》《中新网》《美国之音》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