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热读 过去,美国曾鼓励中国建立一套健全的反垄断制度。如今,随着中美科技战愈演愈烈,中国开始对一些涉及美国公司但需要中国审批

#本周热读 过去,美国曾鼓励中国建立一套健全的反垄断制度。如今,随着中美科技战愈演愈烈,中国开始对一些涉及美国公司但需要中国审批的合并案拖延不决。 跨国公司高管及其所在行业协会称,近年来中国政府越来越多地利用并购审查程序和反垄断规则来推进自身的政治和经济目标。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美国将对微软并购暴雪进行反垄断审查

美国将对微软并购暴雪进行反垄断审查 今日(2月1日)有消息称,美国将对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的计划进行反垄断审查。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称,美国对微软公司收购动视暴雪公司的提议的反垄断审查将由联邦贸易委员会负责,将该交易交给一个更积极监督的机构。 在1月18日,微软官宣以68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动视暴雪。

封面图片

美国反垄断法,为什么切不动苹果和谷歌?

美国反垄断法,为什么切不动苹果和谷歌? 3月21日,美国司法部和16个州向新泽西州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苹果利用其对硬件和软件的控制垄断手机市场,损害了消费者、开发商和竞对公司的利益。当天,苹果股价应声下跌超过4%,市值一夜蒸发约8000亿元人民币。如果Google和苹果败诉,在最严重的情况下,两家公司都面临被强制分拆,这将是四十年来美国最大规模的企业拆分案。巴菲特曾被人问过一个问题:什么是最理想的公司?他的回答是:一家拥有高定价权的垄断公司。巴菲特与他的搭档芒格曾多次提到对竞争的厌恶和对“垄断”的偏好。先后经历过反垄断调查的可口可乐与苹果,是巴菲特投资过的颇具代表性的两家公司。在为投资者带来丰厚收益的同时,巨头们也时常被反垄断法盯上。在美国反垄断法诞生至今的134年中,它分拆了“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分拆了美国最大的电话通讯公司AT&T,迫使曾经的PC巨头IBM开放操作系统和处理器。但在进入21世纪后,与反垄断法缠斗的主角,由传统的能源、消费公司逐步转变成科技巨头。与此同时,效率至上的芝加哥经济学派兴起,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激烈碰撞,微软、Meta、亚马逊、Google、苹果等科技巨头,开始在与反垄断法博弈的过程中占据上风,并且越长越大。一部美国反垄断缠斗史,也是科技巨头们的成长史。一、被盯上的万亿巨头最受瞩目的“美股七雄”中,除了近一年才乘着AI风口股价飙升的英伟达和已跌出标普500前十的特斯拉,剩下5家都与反垄断法打过交道,无一例外。1994年,网景(Netscape)公司推出一款付费浏览器Navigator,一度占据了75%的市场份额。为了在快速兴起的互联网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微软随即推出IE浏览器,不仅免费提供给消费者使用,还将其与占据绝对优势的Windows 95/98系统捆绑。这导致网景浏览器占有的市场份额迅速缩水。1996年9月,司法部着手对Windows 95捆绑IE浏览器的销售方式进行调查,并在1998年正式对微软提起反垄断诉讼。2000年4月,微软被判违反反垄断法。两个月后,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杰克逊作出了拆分微软的一审判决,要求微软拆分为两家公司,一家经营Windows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另一家经营Office等应用软件及包括IE浏览器在内的网络业务。面临分拆危机的微软先是提出了延缓执行的请求,然后另辟蹊径,宣称初审法官违反司法程序,在审理期间向媒体泄露案件内情。终于,案情在一年多之后出现反转。2001年9月,司法部宣布不再寻求通过分割的方式来处罚微软,并与其达成和解。2020年年底,还未更名为Meta的Facebook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起诉。FTC认为,Facebook在2012年和2014年收购Instagram和WhatsApp,巩固自身在社交网络中的垄断地位,这一行为不仅损害市场竞争,也侵害了广告主的利益。因此,FTC希望向联邦法院寻求一项永久禁令,要求Facebook剥离Instagram和WhatsApp,禁止Facebook向软件开发者施加反竞争条件,并限制Facebook未来的收并购。但这项申诉在2021年6月被法院驳回,理由是FTC未能证明Facebook在社交网络市场拥有垄断力量。在Facebook之后,亚马逊在2023年遭到FTC的反垄断起诉,称其运用低价、强制卖家使用亚马逊自营配送服务等一系列行为,阻止竞争对手发展。亚马逊则搬出消费者作为挡箭牌,声称此举是为了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好的平台服务。几乎同一时期,Google也面临多起反垄断诉讼,涉及搜索、广告等多个业务。起诉方认为,Google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违背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Google用了和亚马逊类似的打法,称其高市场份额是消费者自然选择的结果,Google并没有限制合作伙伴使用其他搜索服务。最近一家被反垄断法盯上的巨头苹果,在此之前已经被持续调查跟踪了5年之久。自2019年起,美国司法部就针对苹果硬件设备上的第三方软件管理政策,以及硬件与iOS系统绑定等问题展开调查。由于预算等原因,这项调查在2022年才全面展开。今年3月21日,司法部在一份长达88页的起诉书中,指控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滥用支配地位,通过封闭排他的软硬件生态增加消费者对苹果产品的黏性。近30年间,风头最盛的科技互联网五大万亿巨头,没有一家能躲得过反垄断的雷达。二、在缠斗中越长越大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是,被反垄断法盯上的科技巨头们,既没有被分拆,也没有被强制公开技术,反而日益壮大。长达3年之久的反垄断审判,并未对微软造成实质性伤害。2002年,I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过95%。中金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反垄断没有解除微软IE浏览器和操作系统的绑定,没有动摇微软在个人电脑市场的地位,微软的市值在2020年底超过1.6万亿美元。2000-2020年,微软的市值增长了6.2倍,高于纳斯达克指数的4.2倍。这场横跨世纪交替的反垄断审判,最终以微软的大获全胜告终,也将反垄断法的时代局限性暴露无遗。Facebook的反垄断诉讼被驳回当日,公司股价上涨4%,市值首次突破万亿美元,成为继Google、微软、苹果、亚马逊之后,第五个市值突破万亿的美股上市公司。亚马逊和Google的两起诉讼案至今还未最终裁决,但至少在用脚投票的资本市场上,这两家科技巨头并未受到实质影响。拥有上百年底蕴的反垄断法,为何在与科技巨头的博弈中屡屡处于下风?对一家传统公司而言,衡量其是否构成垄断相对简单直接,可以参考其收入、销售额在整个市场的份额。而社交网络是一个新兴市场,收入来源既有普通用户也有广告主,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去衡量市场份额,垄断地位也就无从谈起。Facebook正是抓住这一点对FTC的起诉进行反驳,表示FTC并没有意识到高科技行业动态的、竞争激烈的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谭袁告诉雪豹财经社,美国社会普遍认为数字行业存在高度的动态竞争性,因此,科技巨头很难被认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加之美国科技政策等方面的考虑,美国科技巨头反垄断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亚马逊、Google、Facebook的反垄断案中也可以看出,相比于传统企业,科技互联网巨头业务构成更加复杂,这也意味着其在某一市场中的垄断定位难以被界定。此外,中金公司研究显示,最近40年,美国反垄断法在效率和公平之中更倾向于选择前者。北京市高朋(南京)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袁荃告诉雪豹财经社,针对科技巨头的反垄断诉讼面临的另一个主要矛盾,是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间的矛盾。进入科技互联网时代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显著提升。简单地对一家企业进行拆分,或迫使其公开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初衷相悖,会损害一家企业的创新能力。种种掣肘,让看似强大的反垄断法在面对科技巨头时,显得束手无策。三、反垄断法过时了?美国反垄断法在诞生之初,曾经历过一段黄金时代。1890年,美国联邦国会通过《保护贸易及商业以免非法限制及垄断法案》,简称“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垄断法,也被称为“全球反垄断法之母”。1900-1920年,是反垄断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所控制的美国标准石油是一家垄断机构,并将其拆分为34家地区性石油公司,石油帝国一夜崩塌。原因是,该公司在1904年通过多起收购,控制了美国约91%的石油生产和85%的石油销售。同一年,美国烟草公司被反垄断法拆分为四家公司。一年后,金融寡头摩根公司在反垄断法的影响下,被拆分成了摩根士丹利与J.P.摩根。在这个时期,反垄...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美国法官要求英国和中国政府机构提供有关 TikTok、WeChat和 Telegram 的数据以调查Meta的反垄断案件

美国法官要求英国和中国政府机构提供有关 TikTok、WeChat和 Telegram 的数据以调查Meta的反垄断案件 Meta Platforms Inc.赢得了法官的支持,从ByteDance Ltd.的TikTok、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的WeChat和Telegram Group Inc.获取信息,以加强其对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反垄断诉讼的辩护。 美国地区法官James Boasberg周三致函中国司法部,寻求帮助从腾讯和字节跳动获得文件证据,并就Telegram向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官员发出了单独的信函。

封面图片

微软公司将在反垄断审查中在全球范围内拆分 Teams 和 Office

微软公司将在反垄断审查中在全球范围内拆分 Teams 和 Office 美国科技巨头微软周一表示,将在全球范围内将其聊天和视频应用 Teams 与 Office 产品分拆销售与运营。六个月前,微软在欧洲已将这两款产品分拆运营,以避免欧盟可能的反垄断罚款。自 Salesforce 旗下的团队协作沟通工具 Slack 于2020年投诉以来,欧盟委员会一直在调查微软捆绑 Office 和 Teams 的行为。微软发言人表示:“为了确保客户的知情权,我们正在将去年采取的将 Teams 从欧洲经济区和瑞士的 Microsoft 365 和 Office 365 中分离出来的措施,推广到全球客户。”“这样做也是为了回应欧盟委员会的反馈意见,在跨国公司希望实现跨区域采购标准化时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从4月1日开始,客户可以继续当前的许可协议、续订、更新或切换到新产品与服务。

封面图片

美国主要监管机构达成协议 将联合对微软/OpenAI/英伟达展开反垄断调查

美国主要监管机构达成协议 将联合对微软/OpenAI/英伟达展开反垄断调查 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担忧 Microsoft、OpenAI 和 NVIDIA 对人工智能行业的垄断,经过磋商后美国司法部 (DOJ) 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FTC) 达成协议,将联合对这三家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称,目前这两大美国联邦机构已经在本周一达成协议,预计会在未来几天内对外公布这一消息。根据协议安排,美国司法部将牵头对主要负责制造人工智能芯片的英伟达发起调查,以便了解英伟达是否存在违反美国反垄断法的情况。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则主要针对 OpenAI 以及 OpenAI 的最大投资者微软公司进行调查,不过具体调查方向暂时还不清楚。最近两年人工智能行业快速发展,带动全球各国都在快速研究人工智能技术,而美国的主要科技公司包括微软、英伟达、谷歌、Meta、OpenAI 处在 AI 技术的最前沿,他们发布了各种 AI 技术但没有受到任何监管。而这些公司之间的交易尤其是作为主要芯片制造商的英伟达是否存在垄断的行为值得关注,而微软投资并且相当于控制 OpenAI 显然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担忧。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Ahthropic 目前得到了亚马逊和谷歌的支持,FTC 已经在今年 1 月份对相关的投资进行调查,以便确认这些投资是否会影响 AI 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些监管机构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担忧大型科技公司通过现有的资本、市场份额投资或并购 AI 公司,亦或者垄断芯片的生产来加强对行业的控制,这显然不利于人工智能行业的竞争,尤其是对新加入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造成不公平竞争。同时这些监管机构希望在开始阶段就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而不是等到多年后才开始调查,那时候问题已经根深蒂固难以纠正问题。这还有新鲜的案例,多年前 Meta (原 Facebook) 收购竞争对手 Instagram 和 WhatsApp 并接着这些公司垄断社交媒体行业,现在 FTC 也在就这些问题展开调查,希望能找到当初 Facebook 收购时存在的违规情况。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又有四个州加入美国司法部对苹果公司的反垄断诉讼案

又有四个州加入美国司法部对苹果公司的反垄断诉讼案 司法部反垄断司助理司法部长乔纳森-坎特(Jonathan Kanter)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欢迎印第安纳州、马萨诸塞州、内华达州和华盛顿州加入我们现有的联盟,共同恢复被苹果垄断的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我们期待着与我们的州合作伙伴一起就这一重要案件提起诉讼,为消费者、应用程序开发商、配件制造商和美国公众带来竞争的好处。"经过多年的猜测和传言,美国司法部于 3 月 21 日正式宣布确认将以反垄断为由起诉苹果公司。美国对苹果公司的诉讼涉及多个问题,几乎涵盖了苹果公司业务运营的方方面面。美国司法部称,苹果公司在五个方面违反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第二条。应用程序商店对"超级应用程序"的限制,从而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增长云流媒体服务受到苹果的限制,尤其是游戏流媒体服务排除跨平台信息应用,迫使人们继续购买 iPhone 来维持信息服务通过限制使用软件和硬件功能,削弱非苹果智能手表的功能限制数字钱包,防止第三方使用近场通信在有关该事件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Merrick Garland)抱怨 App Store 收取 30% 的费用、第三方配件的体验下降,并将"信息"作为诉讼的重要部分。根据这份声明,我们不清楚美国方面是否了解 RCS 即将登陆"信息",是否理解"信息"利用 SMS 标准与非 iPhone 设备连接的局限性,或者是否知道 App Store 上的收费结构并非全面 30%而且对小型开发者是免费的。据苹果公司称,司法部以《谢尔曼法》第 2 条为由提起反垄断诉讼,只有证明三项具体指控成立,才能"通过诉状"。苹果表示,司法部必须证明该公司:相关市场中的垄断力量有反竞争行为它产生了反竞争影响苹果公司随后表示,司法部指控其实施了限制措施,但苹果公司未能证明这些限制措施产生了反竞争效果。苹果公司"面临着来自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不具备"确立或推断市场支配力所需的市场份额"。因此,苹果要求法院驳回此案。但苹果还进一步指责司法部试图改变反垄断法。如果苹果公司的驳回动议未获支持,司法部的案件将继续进行,并进入全面听证阶段。具体日期仍由法院决定。预计七月底将对驳回动议做出裁决。无论裁决结果如何,预计审判后无论双方结果如何都会提出上诉,因此此案在数年内都不太可能得到解决。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