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中美对峙下的数据与安全 -《华尔街日报》&庆应义塾大学线上讨论会】中美之间相互猜疑越来越多,两国都在努力阻止敏感技术

【活动预告:中美对峙下的数据与安全 -《华尔街日报》&庆应义塾大学线上讨论会】中美之间相互猜疑越来越多,两国都在努力阻止敏感技术的转让。这样的局势下,其他国家该如何应对?各国能否建立规则来保护数据,防范入侵,减少不信任?欢迎加入北京时间5月10日17:30的讨论会。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活动】线上英文讨论会:中美对峙下的数据与安全

【活动】线上英文讨论会:中美对峙下的数据与安全 中美关系日益紧张之际,数据安全备受关注。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在紧张局势中应如何应对……欢迎在北京时间5月10日下午5:30加入庆应义塾大学的专家和《华尔街日报》记者们的线上讨论会。查看活动详情及预约请点击:

封面图片

专家表示,海湾地区将和中美两国一样,成为世界顶级人工智能中心

专家表示,海湾地区将和中美两国一样,成为世界顶级人工智能中心 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正迅速崛起为人工智能(AI)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专家预测该地区将很快与美国和中国一起成为世界顶级人工智能中心之一。在大规模投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前瞻性眼光的推动下,海湾国家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改变其经济,并巩固其作为技术创新领导者的地位。 Gulf Capital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Karim El Solh博士在乔治敦大学与迪拜媒体委员会(Dubai Media Council)合作举办的小组讨论会上发言时,强调了该地区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我们正在见证美国、中国和海湾地区这三个人工智能中心的崛起。” “阿布扎比的主权财富基金已承诺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投入1000亿美元,而沙特阿拉伯已拨款400亿美元。海湾国家不只是投资人工智能。它们正在积极整合人工智能,以重塑本国经济。”

封面图片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预计难以达到2020年中美贸易协议中,承诺购买的美国商品数量,且距离承诺目标相差幅度较大。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预计难以达到2020年中美贸易协议中,承诺购买的美国商品数量,且距离承诺目标相差幅度较大。 根据2020年刚好在疫情开始前达成的贸易协定,中国同意在两年内将购买的美国商品和服务比2017年增加2000亿美元,其中为工业品、农产品、服务和能源设置了具体的目标。但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查德·鲍恩的计算,根据截至11月的贸易数据,农产品目标还差17%,工业品目标差41%,能源目标差62%,这一缺口在最后时刻的交易中难以填充。 11月时,美国贸易代表戴琦表示,她的团队正在与中国同行讨论缺口问题,并对工作持乐观态度。 白宫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没有回应置评请求。中国驻华盛顿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表示,疫情引发的经济下滑阻碍了中国购买美国商品,中国已经努力克服疫情、全球经济衰退以及供应链中断等多重负面影响,推进协议的共同履行。 《华尔街日报》称,这给拜登政府带来两难的局面,即是否要因为中国违约,而对中国施加反制措施。如果白宫恢复作为协议一部分而削减的部分关税,中国可能会减少从美国采购或对在华有业务的美国公司采取措施,但如果忽略该缺口,可能会向北京发出不需要面临后果的信号。 (华尔街日报)

封面图片

中美6日在华盛顿就核军控问题举行会谈

中美6日在华盛顿就核军控问题举行会谈 美中官员星期一(11月6日)在华盛顿就核武器控制问题举行会谈。 法新社报道,这次罕见的会谈是自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两国首次专门讨论核武问题的会议。在预期将于下周登场的两国领导人峰会之前,为进一步缓解双方互不信任踏出新的一步。 美国近期对中国不断增长的核武库发出了警告。国务院发言人帕特尔星期一说:“我们不断呼吁中国实质性地参与军控问题讨论,并降低战略风险。”他说:“我们将继续通过这种接触负责任地管理双边关系,并确保竞争不会演变成冲突。” 星期一的会议预计不有新的突破。 五角大楼说,截至今年5月,中国拥有超过500枚现役核弹头,到2030年可能会超过1000枚。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美国目前拥有约3700枚核弹头,远少于俄罗斯的约4500枚;根据该研究所统计,中国拥有410枚核弹头。 2023年11月7日 7:58 AM

封面图片

据报道,寄期望于改善中美两国在特朗普在任时期的紧张关系,中国希望推动中美高层接触,包括派出杨洁篪访美等举措,推动习近平跟拜登会面

据报道,寄期望于改善中美两国在特朗普在任时期的紧张关系,中国希望推动中美高层接触,包括派出杨洁篪访美等举措,推动习近平跟拜登会面。中国驻美大使馆否认上述报道。 《华尔街日报》星期五独家报道说,据有关人士透露,自去年底中国正式祝贺拜登当选美国总统后,中国政府就产生了这一想法。中国希望先派出作为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杨洁篪访美,再推动两国元首会面。中国通过驻美大使崔天凯致函,通过中间人转交的方式,跟拜登接触。 报道说,在特朗普任上时,中美主要的问题是贸易问题。当时杨洁篪访美也主要是为了解决贸易问题。但拜登强调的是气候变化和新型肺炎疫情等问题,预计杨洁篪如若访美,定会着重探讨这一方面,并推动拜登夫妇跟习近平会面。 报道说,中方官员已经通过一些渠道进行接触,但还尚未对拜登政府的国家安全团队正式提出请求。因拜登上台不久,新国安团队仍在筹建当中。 知情人士表示,中国在跟拜登政府接触时十分谨慎。中国担心两国分歧进一步深化,也担心中国提出的当面会谈的请求遭美国拒绝。 知情的中方官员表示,对于习近平来说,他即将在两年之后再次连任国家主席,而尽快跟拜登政府搞好关系可以确保他第二次连任的平稳过渡。中美关系转冷也会使习近平遭受党内其他人的批评。 报道说,中方提出的计划包括,中美两国合作进行疫苗互认协作,即在世卫框架下给接种过疫苗的民众开具证明,方便中美两国人员往来流动。中方计划还包括中美两国合作向欠发达国家捐赠疫苗等。 报道评论道,中国一直尝试在新型肺炎疫情、疫苗上树立国际领导地位,但因科兴疫苗临床试验数据不好等因素受挫。中美合作有利扭转这一局面。 报道认为,拜登政府并不希望跟中国过早接触。现在拜登政府已经公布的外交计划显示,拜登上台后的首要任务是去跟美国的盟友国家重建友好关系,而非中国。拜登的新任发言人也表示,拜登暂无出访计划。早些时候,拜登还表示会跟盟友研究如何联合抗中,建立所谓的对华政策“统一战线”。 于此同时,新任白宫官员正在重新编录特朗普在任末期的对华政策,包括禁止新疆农产品进口、禁止中国企业跟美国贸易等。香港问题、南海问题等,都将是中美未来外交上的烫手山芋。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将把自己的目标跟拜登政府下美国的目标保持一致:疫情、疫苗、气候变化,以及改善两国总体关系。他表示,拜登政府下的中国对美政策将是为了全球公众的好处考虑,而不是特朗普在任时期的“我多买你的大豆”而已。 特朗普时期达成的中美所谓“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仍然有效,但中国购买美国商品的数量可能达不到贸易协议规定的量。 报道说,中方官员认为美国迟早会想要重新商讨这一贸易协定。“第一阶段”的中美贸易协定在中美两国都遭批评,认为不切实际。报道说,中方官员似乎乐意多等一等,因为中国的政策正在向促进内需、“内外双循环”转变。 目前尚不清楚拜登指任的新任美国贸易代表是想让中国继续达成特朗普时期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还是重新商讨新贸易协议。 杨洁篪是中国最资深的外交官之一,在中美关系上扮演重要角色。在2016年年底特朗普确定当选,跟台湾总统蔡英文通电话后,杨洁篪就火速飞到纽约斥责特朗普手下官员。 报道分析,北京政府正在尝试以更柔和的手腕处理台湾问题。拜登早前表示支持台湾在国际上有更大的声量,且拜登政府的官员邀请了事实上的台湾驻美大使出席就职典礼这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前所未有。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中美未来的外交接触将从杨洁篪跟布林肯等美国高级官员之间展开。在2021年,双方会逐步探讨两国领导人互相访问。 就上文所引述的《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驻美大使馆在网站上表示该报道跟事实不符,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从未写过此类信件。 (华尔街日报,中国驻美大使馆)

封面图片

菲总统访越南 两国海岸警卫队将加强合作

菲总统访越南 两国海岸警卫队将加强合作 在北京与马尼拉就南中国海岛礁起争议之际,越南和菲律宾星期二(1月30日)同意,两国海岸警卫队将在南中国海加强合作。 法新社报道,最近,马尼拉和北京船只之间接二连三出现对抗局面,特别是在仁爱礁(菲律宾称阿云津礁,Second Thomas Shoal)周围。 到河内访问的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与越南政府签署了两项协议,同意设立沟通热线并成立联合海岸警卫队委员会来讨论共同问题。 菲律宾总统办公室的声明说:“海上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强双方之间的理解、互信和信心。” 中国本月在南中国海举行了军事演习,美国和菲律宾也在同一海域进行了联合演习。 演习之前,中国和菲律宾在附近海域进行了一个月的对峙,双方船只还曾经有过碰撞,中国船只向菲律宾船只喷射水炮。 在小马可斯为期两天的访问期间,越南还许下五年的贸易承诺,会向菲律宾供应多达200万公吨白米,以确保菲律宾“在气候变化、流行病和其他外部事件的影响下”的粮食安全。大米价格去年飙升至十年高点 大米是菲律宾的基本主食,但菲律宾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进口国之一。据官方数据,越南大米占菲律宾进口大米的85%。 2024年1月30日 3:58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