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瞬间奇观:一颗恒星吞下行星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在附近恒星发现三颗超级地球

天文学家在附近恒星发现三颗超级地球 天文学家在附近的一颗恒星周围发现了三颗候选行星。恒星 HD 48498 是一颗橙矮星,距离地球约 55 光年。天文学家在其周围发现了三颗候选行星,它们都属于超级地球,围绕母星一周分别为 7、38 和 151 个地球日,其最小质量范围在地球质量的 5 到 11 倍之间。三颗候选行星都位于恒星的宜居带,即其表面条件适合液态水存在,因此也可能允许生命存在。 via Solidot

封面图片

小行星取名塞内加尔天文学家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借助年轻恒星周围的水蒸气揭开行星形成的“宇宙秘方”

天文学家借助年轻恒星周围的水蒸气揭开行星形成的“宇宙秘方” 天文观测的突破这些新发现得益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中的望远镜群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LMA)。曼彻斯特大学的朱德瑞尔班克天体物理中心(Jodrell Bank Centre for Astrophysics)是英国ALMA区域中心节点(UK ARC)的所在地,该中心为使用ALMA的英国天文学家提供支持。曼彻斯特大学高级客座研究员 Anita Richards 博士曾是英国 ARC 的成员,她在验证"波段 5"接收器系统运行的小组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该系统对于 ALMA 生成详细的水图像至关重要。理查兹博士说:"直接测量行星形成过程中的水蒸气含量,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制造海洋世界有多容易有多少水是附着在凝结的岩石上,还是主要是后来添加到几乎完全形成的行星上的?这种观测需要最干燥的条件,只有利用智利的 ALMA 阵列才能进行如此详细的观测"。天文学家在一颗年轻恒星周围的圆盘中发现了水蒸气,而这正是行星可能正在形成的地方。在这张图片中,来自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LMA)的新观测数据(ESO 是该阵列的合作伙伴)显示了水蒸气的蓝色色调。在年轻恒星所在的圆盘中心附近,环境温度更高,气体也更明亮。红色的环是 ALMA 之前的观测结果,显示了恒星周围尘埃的分布。资料来源:ALMA (ESO/NAOJ/NRAO)/S.Facchini et al.来自金牛座 HL 星系统的发现发表在《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杂志上的观测结果表明,在距离地球450光年的金牛座年轻的类太阳恒星HL Tauri的内盘中,水的数量至少是地球所有海洋的三倍。领导这项研究的意大利米兰大学天文学家斯特凡诺-法奇尼说:"我从未想象过,我们能在行星可能形成的同一区域捕捉到水蒸气海洋的图像"。共同作者、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天文学家莱昂纳多-特斯蒂补充说:"在距离我们450光年的地方,我们不仅能探测到水蒸气,还能捕捉到详细的图像,并对水蒸气进行空间分辨,这确实非常了不起。"利用ALMA进行的这些观测可以在一千米的距离上显示出像头发丝一样细小的细节,使天文学家能够确定水在圆盘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对行星形成的影响在金牛座 HL 星圆盘存在一个已知缺口的区域发现了大量的水一个行星可能正在形成的地方。在富含气体和尘埃的圆盘上,年轻的类行星天体在聚集物质并成长的过程中,会在圆盘上形成径向间隙。这表明,这些水蒸气可能会影响在这些区域形成的行星的化学成分。但是,用地面望远镜观测水并非易事,因为地球大气中大量的水蒸气会降低天文信号的质量。ALMA 由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及其国际合作伙伴共同运营,位于海拔约 5000 米的高海拔地区,建在一个高而干燥的环境中,专门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退化,从而提供了卓越的观测条件。迄今为止,ALMA 是唯一能够绘制冷行星形成圆盘中水分布图的设施。构成圆盘的尘粒是行星形成的种子,它们相互碰撞并聚集成越来越大的天体,围绕恒星运行。天文学家认为,在足够冷的地方,水会冻结在尘粒上,尘粒会更有效地粘在一起这是行星形成的理想场所。英国天文学研究中心(UK ARC)的成员正在为 ALMA 的重大升级做出贡献,ALMA 与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超大望远镜(ELT)也将在十年内上线,这将为行星的形成以及水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提供更清晰的视角。特别是 METIS(中红外 ELT 成像仪和摄谱仪),它将为天文学家提供行星形成盘内部区域的无与伦比的视角,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就是在这里形成的。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小恒星 半径仅约地球7倍

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小恒星 半径仅约地球7倍 该双星系统由一颗质量为0.74倍太阳质量的碳氧白矮星与一颗质量约为太阳0.33倍的热亚矮星组成。该热亚矮星的半径仅有地球的7倍左右,代表了人类目前发现的体积最小的恒星。这样一对极短轨道周期的双星能够在毫赫兹频段产生强的引力波辐射,有望被未来的空间引力波天文台如LISA、天琴以及太极显著探测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双星系统的发现和研究首次验证了通过二次共有包层抛射演化形成低质量热亚矮星的理论通道(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韩占文院士团队于2003年提出)。基于对热亚矮星形成通道的详细星族合成的研究,理论预言通过二次共有包层抛射通道形成的热亚矮星中,应该存在少部分质量低至0.32-0.36倍太阳质量的亚类。这些低质量的热亚矮星通过点燃非简并氦核形成,它们与被广泛认知的通过氦闪点燃简并氦核形成的热亚矮星(约0.45倍太阳质量)具有截然不同的质量分布。在经历第二次共有包层的物质抛射后,这些包含一颗白矮星的热亚矮星双星系统,通过引力波辐射可演化形成轨道周期短至20分钟的极短周期双星系统。但在TMTS巡天观测发现之前,国际上并未观测到完全符合上述观测性质的白矮星热亚矮星双星系统。TMTS观测系统是王晓锋团队在马化腾基金以及清华大学支持下,建成的一架独特设计的多镜筒光学巡天设备。自2020年正式运行以来,该系统以1分钟的观测频率凝视北半球的宇宙星空。截至2023年底,TMTS累计获得了超过2700万颗恒星的密集采样光变数据,包含大量高价值的短周期变源,TMTS J0526便是其中光变周期最短的系统之一。在发现该源之后,团队利用位于美国夏威夷的10米口径Keck望远镜和位于西班牙拉帕尔玛岛的10.4米口径GTC望远镜对该源进行了高时间分辨的连续光谱观测,并且使用丽江2.4米望远镜进行时序测光观测。结合高频采样观测得到的光变曲线以及光谱视向速度变化,研究团队分析得出,TMTS J0526是一颗轨道周期仅有20.5分钟的椭变双星,其中更大、更亮的子星(即可见星)在另一颗更加致密白矮星(不可见星)的潮汐引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艺术家绘制的TMTS J0526双星系统(北京天文馆 喻京川)。图中较大的那颗是热亚矮星,远处较小的那颗是其白矮星伴星。课题组供图通过分析亮度、表面引力、有效温度及质量半径关系表明可见星是一颗低质量、薄包层的热亚矮星。该双星系统包含的低质量热亚矮星、白矮星伴星以及极短的轨道周期均与二次共有包层抛射通道形成低质量热亚矮星(双星)的理论预言相符合。这是TMTS项目继发现18.9分钟蓝色大振幅脉动变星之后,研究成果第二次发表在该期刊。相关论文信息:https://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发现巨型古恒星“老烟枪”

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发现巨型古恒星“老烟枪” 赫特福德大学的菲利普-卢卡斯(Philip Lucas)教授说:"它们突然抛出物质。这是一种新型恒星,它们似乎都聚集在天空的同一区域,非常靠近银河系的中心。"天文学家们的目的是捕捉很少见的新生恒星被称为原恒星在经历相当于恒星生长高峰的时期。在此期间,年轻恒星通过吞噬周围的恒星形成气体迅速获得质量,从而导致光度突然增加。研究小组跟踪了数亿颗恒星,发现了 32 颗爆发的原恒星,它们的亮度至少增加了 40 倍,有些甚至增加了 300 倍以上。然而,银河系中心附近的另一组红巨星却意外地出现在分析中。研究人员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对这些恒星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其中七颗恒星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红巨星,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老烟枪"。卢卡斯认为,恒星内部的对流和不稳定性可能会引发巨大的烟柱释放。"这些云团足有太阳系大小,"卢卡斯说。"我们猜测,这些是朝一个方向喷发的尘埃,可能来自恒星表面的一块区域。"这些发现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因为从垂死恒星释放到星际空间的物质为下一代恒星播下了种子。卢卡斯说:"发现一种能抛出物质的新型恒星,可能会对其他星系的核圆盘和富含金属区域的重元素扩散产生更广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发现位于银河系中心区域的三颗恒星异常年轻

天文学家发现位于银河系中心区域的三颗恒星异常年轻 这张照片是用欧洲南方天文台位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拍摄的,显示了银河系最内层的高分辨率景象。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此处显示的密集核星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图片来源:ESO这项研究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研究对象是位于构成银河系中心的核星团中的一组恒星。研究涉及三颗难以研究的恒星,因为它们距离太阳系非常遥远,隐藏在巨大的尘埃和气体云后面,遮挡了光线。事实上,该区域还布满了恒星,这使得分辨单个恒星变得非常复杂。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即银河系中部的这些特定恒星可能异常年轻。验证银河系核心的年轻恒星"我们现在可以证实这一点。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已经能够确定其中三颗恒星相对年轻,至少在天文学家看来是如此,年龄在 1 亿年到 10 亿年左右。"隆德大学天文学研究员丽贝卡-福斯伯格说:"这可以与太阳相比,太阳的年龄为 46 亿年。"核星团一直被视为银河系中非常古老的部分,这一点非常正确。但研究人员新发现的这些年轻恒星表明,在银河系这个古老的组成部分中,恒星的形成也非常活跃。然而,对距离地球 2.5 万光年的恒星进行测年并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情。研究人员使用了来自夏威夷凯克 II 望远镜的高分辨率数据,该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之一,镜面直径达 10 米。为了进一步验证,他们还测量了恒星中铁这种重元素的含量。这种元素对于追踪银河系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天文学家关于恒星形成和星系发展的理论表明,年轻的恒星含有更多的重元素,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元素在宇宙中形成的程度越来越高。为了确定铁的含量,天文学家用红外光观测了恒星的光谱,与光学光相比,红外光的光谱部分更容易透过银河系尘埃密集的部分。结果显示,铁的含量差异很大,这让研究人员感到惊讶。了解银河系和宇宙的意义"铁含量的分布非常广泛,这可能表明银河系的最内层是非常不均匀的,也就是不混合的。"隆德大学天文学研究员布莱恩-托尔斯布罗(Brian Thorsbro)说:"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它不仅说明了银河系中心的面貌,也说明了早期宇宙的面貌。"这项研究为我们了解早期宇宙和银河系中心的运作提供了重要启示。研究结果还可能有助于启发我们今后继续探索银河系的中心,以及进一步开发星系和恒星形成的模型和模拟。"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可以如此详细地研究银河系的最中心,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对于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圆盘的观测来说,这些类型的测量已经成为标准,但对于银河系中更遥远、更奇特的部分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目标。"Rebecca Forsberg总结说:"我们可以从这些研究中了解到很多关于我们的银河系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信息。"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