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现象还没有登陆,但这并未妨碍它影响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势。这种难以预测的气候模式一旦展现威力,就会带来严重干旱或强降雨,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气象局:南方强降雨与厄尔尼诺存在明显关系

中国气象局:南方强降雨与厄尔尼诺存在明显关系 中国南方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中国气象局专家称,今年的强降雨与厄尔尼诺存在明显关系。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气象局星期三(4月24日)举办媒体通气会上,专家对强降雨现象进行解析。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郑志海说,华南地区持续降雨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江南、华南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气温升高会增加大气含水量,同时会增强对流强度,使强降水事件偏多。 另一方面是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4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南中国海和孟加拉湾向中国南方地区输送的水汽极为充沛,同时,配合青藏高原和华南地区的环流异常,形成了多次强降水过程。 郑志海说,今年汛期中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涝重于旱,东部季风区降水总体偏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会比较明显。南方的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太湖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北方的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中下游降水也偏多,建议提前做好防汛准备。 中央气象台预测,4月24日至26日,江南、华南等地将再度出现强降雨,与4月19日至22日强降雨区高度叠加,广东、广西等地暴雨灾害风险高。 2024年4月24日 5:17 PM

封面图片

强降雨致“客家第一宗祠”李氏大宗祠大面积坍塌

强降雨致“客家第一宗祠”李氏大宗祠大面积坍塌 “客家第一祠”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官田李氏大宗祠受特大暴雨袭击,发生大面积坍塌。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和澎湃新闻报道,龙岩市上杭县稔田镇星期日(6月16日)6时至星期一(17日)6时,遇持续性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星期一凌晨2点40分,官田李氏大宗祠东西两侧两列横屋坍塌,受损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主座无重大损毁,无人员伤亡。 灾情发生后,稔田镇和上杭县文体旅游局向省、市有关部门报告灾情。目前,龙岩市和上杭县有关单位已赶赴现场指导灾后处理工作,初步判定坍塌的原因是夯土墙体被严重浸泡后,土质软化失去支撑力造成的。后续将按照文物“修旧如旧”原则妥善做好宗祠的修复工作。 据当地民众提供的航拍图片显示,宗祠主体仍浸泡在水中,中间大厅、后排半弧形建筑都保存还相对完整,两边客厅则遭遇了大面积的坍塌。 据李氏大宗祠工作人员介绍,当地政府很重视,从安全角度考虑,已经将宗祠四周保护起来,不让行人靠近,一些有价值的文物都还埋在里面,今天雨停了,正在做清水工作。 工作人员还说,宗祠去年还专门花了经费进行修缮,没想到这次经历暴雨袭击出现这样的坍塌。 公开资料显示,官田李氏大宗祠,也叫火德公祠,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是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建造的宗祠,是福建省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宗祠,也是中国客家地区在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宗祠之一,被誉为“客家第一祠”。 官田李氏大宗祠占地面积5600多平方米,内设有大厅3间、客厅26间、住房104间。祠堂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周围是青砖砌墙,成“回”字形,正面设有五孔大门,正中大门是用灰青条石、石板砌成的牌坊式门楼。另外四孔大门,东西两边各两孔,内厢为圆大门,外厢为耳大门,左右两厢对称,一字形排开。 2013年3月5日,官田李氏大宗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月,官田李氏大宗祠入选第四批国家A级旅游景区名单,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 2024年6月18日 3:01 PM

封面图片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预计厄尔尼诺中性状态将在未来几个月持续,拉尼娜现象有望在 8 月至 10 月出现(概率为 70%),

封面图片

泰热影响开花结果 泰榴莲减产18%由于天气太热,又遇上厄尔尼诺现象,严重高温造成的少雨与干旱,导致泰国许多榴梿园都无法正常开花结

封面图片

全国最热!玻州29天无雨厄尔尼诺现象再次来袭,玻璃市已长达29天没下雨,1月份的降雨量记录仅达9.2毫米,是全国最长时间无雨的州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