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经济增长复苏的真正障碍是民众缺乏信心。他还说,中国的情况正越来越像20世纪90年

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经济增长复苏的真正障碍是民众缺乏信心。他还说,中国的情况正越来越像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人们信心减弱,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日本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乏力和物价下跌。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经济学家下调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经济学家下调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野村控股下调了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的预测,称随着冠病病例激增,中国的重新开放之路可能“缓慢、痛苦而崎岖”。 据彭博社报道,在星期四(11月24日)的报告中,野村经济学家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从2.9%小幅下调至2.8%,明年的预测从4.3%下调至4%。 这一预测低于彭博调查经济学家所得2022年和2023年分别增长3.3%和4.8%的预估中值。 野村称,病例的增多可能会使得决策者不愿迅速放松管控,从而出现“进退交错”的情况。 这家投行的封控指数显示,目前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1.1%的地区处于封控之中,高于10月底时的9.5%。

封面图片

《 中国经济学家说中国经济[套装共9册(1)》

《 中国经济学家说中国经济[套装共9册(1)》 简介:本书提供了关于 中国经济学家说中国经济[套装共9册(1)的深度解析,涵盖其发展背景、核心概念以及实际应用。通过真实案例与科学研究,帮助读者理解其重要性,并掌握相关技能或知识点。适合对该主题感兴趣的读者,让你在短时间内提升认知,拓宽思维边界。 标签:##中国经#知识#学习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彭博:中国经济复苏失去动力 或永远无法超越美国

彭博:中国经济复苏失去动力 或永远无法超越美国 彭博经济预测,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失去动力、增长疲软,中国很可能永远不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据彭博社报道,彭博经济学家星期二(9月5日)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中国正以比我们预期更快的速度转向更慢的增长道路。”他们认为,中国疫情后的经济反弹已失去动力,房地产市场日益低迷、外界对中国政府管理经济的信心逐渐转弱。 他们认为:“(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低迷可能变得根深蒂固,从而对增长潜力造成长久拖累。” 受到冠病疫情管控措施和房地产危机的拖累,中国去年全年经济增长率为3%,是数十年来最慢的增速之一。中国解除严格的疫情管控措施后,少子化、出口下滑、需求疲弱、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衰退等问题,让中国经济复苏失去动力。 相比之下,美国的经济状况似乎好于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期。强劲的就业市场、消费者支出和持续放缓的通胀,增强了外界对美国当前有能力躲过经济衰退的信心。 彭博经济学家预计,2030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5%,到了2050年进一步跌至近1%,低于此前预测的4.3%和1.6%;美国方面,经济学家预计,美国2022年至2023年的经济潜在增长率为1.7%,而更长期的预测显示,美国经济增长率在2050年将逐渐降至1.5%。 彭博此前预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要到本世纪40年代中期才会超越美国。即便超越了美国,领先的差距也会很小。 报道称,上述预测公开之际,世界其他国家也正重新考虑如何与中国合作,即便中国没有陷入衰弱,也很可能已接近实力顶峰。美国和七国集团近期越来越关注中国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他们看到了有利于西方国家与这个地缘政治对手竞争的机会,同时也在关注中国经济放缓给他们带来的连锁反应。

封面图片

对于降息能否有效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从而改善今年的全球经济前景,经济学家持怀疑态度。他们指出,中国政府将需要做更多工作来激发企业

对于降息能否有效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从而改善今年的全球经济前景,经济学家持怀疑态度。他们指出,中国政府将需要做更多工作来激发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在经历新冠疫情的洗礼后,背负沉重债务的企业和消费者已不敢贸然消费和投资。

封面图片

摩根大通、野村证券上调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测

摩根大通、野村证券上调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测 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等多个指标的增长高于市场预期后,摩根大通和野村证券上调了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 路透社星期三(10月18日)报道,摩根大通目前预计中国今年的GDP将增长5.2%,高于之前预测的5.0%。野村证券则将其预测从4.8%上调至5.1%,上升0.3个百分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三上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这一增幅高于彭博社预测的4.5%和路透社预测的4.4%。 此前在第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3%,不及市场预期;第一季度GDP同比增4.5%,高于去年全年水平,也高于预期。 以朱海斌为首的摩根大通经济学家分析说:“与8月一样,9月的月度经济活动强于预期。这令人鼓舞。”他补充说,中国经济复苏势头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持续。

封面图片

中国经济学家缪延亮:中国利率实在太高

中国经济学家缪延亮:中国利率实在太高 前中国外汇局经济学家缪延亮认为,中国目前的利率实在太高,应该下调利率,并加大中央政府举债力度。 据彭博社报道,缪延亮上星期五(10月13日)在摩洛哥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间隙的研讨会上,发表上述观点。 目前担任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的缪延亮认为,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重要,如果中国官方把利率降下来,且政府加杠杆,市场表现会好得多。 缪延亮不认同中国已进入日本式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说法,但他指出,中国正处于“流动性陷阱”的早期阶段,即使利率处于低位,现金也会被存起来而不是花掉。 缪延亮分析,北京采取的政策行动有限,可能表明“情况没那么糟”,同时官方也希望避免前几轮刺激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缪延亮说,目前,政策与资本市场之间存在脱节,决策者对当前形势的看法不同,可能有更长远的打算。 他也强调,这样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情况没那么糟,“如果真的很糟,他们可以很快扭转局面”。 为扩大信贷、提振实体经济,中国央行8月底曾下调贷款利率,但调降范围和幅度不及预期。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