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建议市区觅地建专用表演场地 学者指做好基建配套可增竞争力

业界建议市区觅地建专用表演场地 学者指做好基建配套可增竞争力 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立法会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他表示,本港在场地方面要「加把劲」,会增建场地,推动盛事经济亦需要综合及多元化。亚太现场演出行业协会联席主席陈淑芬表示,红磡香港体育馆的档期经常爆满,有意来港表演的国际巨星,因本港缺乏大型室内表演场地下,都改为选择到新加坡,台湾及南韩等地演出,她说本港近年在举办国际大型演场会方面,竞争力明显减弱,因来自南韩,欧美等地的表演者,首要考虑表演场地是否能容纳大量观众,一方面配合制作需要,另一方面要考虑收支平衡,本港虽然有西九文化区,但始终属于室外场地,容纳人数有限,亦受天气等因素影响。陈淑芬表示,业界目前难以评估,将来启德体育园落成后是否适合举行大型演唱会,她建议政府应考虑在市区觅地,兴建一个可容纳最少35000人的室内专用表演场地,以配合推动盛事经济的需要。旅游学者、职业训练局项目经理黄家荣就表示,本港推动盛事经济,能够吸引各地消费力高的旅客来港,同时建立「香港品牌」,而拥有各类型不同特色,规模大小的场地,才可吸引不同盛事的主办机构选择将活动在香港举行,他认为即将落成的启德体育园,将有助香港发展这方面的优势。黄家荣又表示,香港虽然难以傚法澳门,透过不同大型酒店项目发展,兴建不同表演场地,但他认为香港拥有世界级的国际机场,只要做好基建及电讯网络配套,同样具有竞争力。 2024-01-25 23:49:39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黄伟纶称香港主动接触盛事负责人 冀将来场地满足知名国际巨星

黄伟纶称香港主动接触盛事负责人 冀将来场地满足知名国际巨星 政府将加强统筹及协调本港举行盛事,面对演唱会场地不足问题,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表示,本港场地空间将会有更多,可承载的人数也会增加不少,位于湾仔海滨的活动空间经已批出,营办商预计今年第二季会有活动推出。黄伟纶说,本港三大演唱会室内场地,红馆、亚博及会展均各有好处,户外场地方面,除了湾仔海滨,也有西九竹翠公园和中环海滨场地。至于即将完工的启德体育园主场馆适合音乐节目,最多可以容纳5万人,附近的室内场馆也可以容纳一万人。黄伟纶说,演唱会未必每年在同一个地方演出,但一些很成功的歌手,可能已制定未来三年的日程表,当局现时开始洽谈争取来港,盼望增加成功机会。他说,当局会制定洽谈名单,但不会公布,因为会直接影响商讨过程,也会影响香港的竞争力。近日有立法会议员关注,本港应争取国际知名歌星Taylor Swift来港演出,黄伟纶表示,很难评论个别活动,但目前很清晰,香港会主动出击,主动接触一些成功的国际盛事的负责人或中介人。他说,若以有关歌手作为例子,1万人的场地是做不到,希望将来5万人的场地,能够满足到一些知名国际巨星。 2024-01-26 16:48:36

封面图片

杨润雄称举办盛事须考虑长远经济收益 透过不同活动提升本港形象

杨润雄称举办盛事须考虑长远经济收益 透过不同活动提升本港形象 由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担任组长、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为副组长的「盛事统筹协调组」,昨日首次召开会议,杨润雄表示,举办盛事除希望带动人流及即时经济收益,亦需考虑长远经济收益,希望透过不同活动提升本港形象,突显本港办盛事的能力,长远而言可吸引更多人到港投资。杨润雄出席本台节目《星期六问责》,被问到「盛事统筹协调组」未来会否如新加坡一样主动,争取如著名歌星Taylor Swift的演唱会等大型盛事来港,杨润雄表示,小组就争取不同盛事来港的工作已经「密密」做,了解有何活动后,会主动联络不同人,但需要视乎活动是否合符商业原则,是否适合香港去做。对于会否利用「银弹政策」吸引更多大型演唱会项目来港,杨润雄认为,不应单单以政府能提供多少资助来考虑,因为每个表演者考虑不同,要视乎观众群等因素,又说本港亦有不少歌星及有吸引力的表演者,本地的红馆场地预约亦已经满。杨润雄表示,小组未来会主动出击,寻找更多受香港市民及旅客欢迎的项目。杨润雄表示,相信未来随着启德体育园落成,有一个容纳更多人数的场馆,举办更大型盛事的空间会更大。 2024-03-09 09:31:44

封面图片

许正宇:经济疫后复苏不如想像快 政府将持续提升金融业竞争力

许正宇:经济疫后复苏不如想像快 政府将持续提升金融业竞争力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本港经济疫后复苏进程可能不如想像中快,但不代表当局不做事,于过去一段时间,政府在旅游及消费等方面做功夫,包括于上月举行亚洲金融论坛等盛事,希望带动消费。许正宇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金融是要服务经济,当局亦一步步落实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建议的不同改革,希望持续提升金融业竞争力及优势。他又举例说今年是「互联互通」10周年,亦是大湾区规划公布5周年,当局可检视未来有何工作或措施要推进。对于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罗奇撰文指「香港玩完」,许正宇认为本港在态度上必须有自信,回看本港金融市场,在个别产品或板块,包括资产管理及风险管理业务等,发展得很好。在债市方面,本港亦发展得很好,例如在过去9个月,在香港发债超过约5000亿美元,比同期多约7%,亦有很多机构选择到港发债,本港的优势很明显。 2024-02-18 10:15:39 (1)

封面图片

李家超:推动盛事经济须综合多元 场地供应要「加把劲」

李家超:推动盛事经济须综合多元 场地供应要「加把劲」 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立法会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他表示,本港在场地方面要「加把劲」,会增建场地,推动盛事经济亦需要综合及多元化。议员陈月明提问,政府会否考虑将盛事活动带入新界区举行。另一名议员陈祖恒关注,推动盛事硬件及软件都需要够前瞻性,询问政府如何规划中长线,推动盛事经济发展。李家超回应,启德体育园预计今年年底或第四季完成工程,会在进行测试后推出,主场馆能容纳约5万个座位,而室内运动场馆亦有约1万个座位。政府亦计划在湾仔,重建一些政府建筑物,作为可以举办展览之用,而亚博馆亦正进行扩建工程。他说,以上计划预计可以提升举办活动约四成的容量,但工程需要时间。李家超说,在新界区包括北部都会区亦可举办盛事,政府会朝著这个方向去做,北部都会区可以有主题的大型场所,亦可以提供更多场地。 2024-01-25 11:03:37 (1)

封面图片

何超琼:港澳竞争力不会减退只会更强

何超琼:港澳竞争力不会减退只会更强 信德集团行政主席兼董事总经理何超琼表示,大家关注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是否受到威胁,资金到亚洲其他地区投资、寻找机遇,但她不认同香港及澳门失去竞争力,强调竞争力不会减退,只会更强,又形容目前仍未发力,要一步步在健全基础上做事。她在「机遇澳门」访问中表示,港澳已通过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不能小看这事,因为能够保证并维持一国两制优势,可以安稳走下去,融入国家发展。她以桥梁作为比喻,不能只有一边,强调现时在最良好基础上能够发挥港澳作用。何超琼表示,过往大家认定香港企业较著重房地产、金融,但现时大势所趋是专注新科技、新能源,内地在高新科技方面发展空间大,研发有融资需要,但因应各种限制,相信仍要到香港融资。她认为,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不会被淘汰,但需要以新模式吸引投资者。全球经济出现新模式,往后会有新发展,很多传统投资工具已不合适。她又说,香港制度健全,是开放、有法治的地方,强调香港竞争力仍然存在。何超琼提到,澳门在旅游方面仍处于领先位置,数十万人口能够做到数千万人次的接待能力,有数万间酒店房间,有能力举办大型演唱会、国际盛事,未来仍要开拓新市场。 2024-06-18 12:00:11 (1)

封面图片

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世界竞争力年报 香港排名升两位至全球第5位

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世界竞争力年报 香港排名升两位至全球第5位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2024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排名由去年全球第7位,升至今年的第5位。新加坡在今次排名中居首,瑞士居次,丹麦排第3。根据报告,本港在4个竞争力因素当中,「经济表现」排名大幅改善,由去年的36位升至今年的11位。「政府效率」就微跌一位至第3位。本港在「营商效率」方面的全球排名由去年11位,上升至第7位,与前年相同。「基础建设」的排名亦有攀升,由去年排名13升至第9位。在子因素方面,香港在「国际贸易」和「商业法规」排名全球第一,在「税务政策」、「国际投资」、「基本基础设施」、「金融」以及「教育」亦位列全球前5名。 本港在「价格」方面就排名第65位。报告指出,本港今年要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及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亦要克服土地及人力资源的限制。政府发言人表示,年报在综合客观数据以及商界意见等因素后,继续肯定香港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在中央的坚实支持下,香港经济自疫情后持续恢复,特区政府推出多项措施坚定市场信心,并通过举办盛事活动带动旅游、促进消费,巩固经济复苏势头;同时亦大力吸引世界各地的企业、资金和人才来港,积极推进金融、创科、贸易等优势范畴的建设,拥抱绿色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中长期的高质量发展。这些工作都正在稳步推进,取得良好进展,并获广泛认同。发言人又说,香港在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全球唯一汇聚中国优势和国际优势的城市。香港会继续发挥好「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 」的角色和功能,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经济发展攀上更高的台阶,为市民和企业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2024-06-18 11:28:39 (2)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