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专科医生:「以老护老」情况趋普遍 药物、家人支援同样重要

老人专科医生:「以老护老」情况趋普遍 药物、家人支援同样重要 有老人科专科医生表示,认知障碍症患者不少征状都会为照顾者带来好大压力,而社区内「以老护老」情况愈趋普遍,处理这类问题,除了药物,家人支援同样重要。有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前委员说,虽然政府已增加不少暂托名额,但不少都是透过向私人护老院买位提供,认为在申请与监管方面有改善空间;又希望当局可以设立资料库,为「双老家庭」优先提供支援。 2024-02-01 12:10:23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佘达明称认知障碍症患者普遍情绪大上大落 照顾者会感大压力

佘达明称认知障碍症患者普遍情绪大上大落 照顾者会感大压力 一对长者夫妇日前被发现倒卧在港铁石门站无障碍洗手间内,80岁丈夫死亡,71岁以轮椅代步的妻子送院后清醒,警方将案件列作企图谋杀及自杀案处理。有报道指,女事主患有认知障碍症。老人科专科医生佘达明在本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他接触的不少个案都是「以老护老」,由于认知障碍症患者普遍征状是情绪大上大落,无自理能力,无记性、易走失,照顾者会感到大压力。他说处理这类问题有三大方面,包括药物、家人支援及行为治疗,他形容这是家庭问题,需要整个家庭的成员,包括子女一同处理,不能够单靠其中一个人。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前委员、社区组织协会干事阮淑茵在同一节目表示,不少年老照顾者,因体力问题,未必能够应付日常的基本需要,例如未能扶患者上落轮椅,变相有时会令照顾者在压力下病得更严重。 阮淑茵表示,虽然近年政府提供了不少暂托服务名额,但很多都是透过私人买位方式提供,有关质素和价钱有需要加强监管。她说见过有私家老人院为卧床长者一次过包6至7块尿片,令家人不想将长者交由老人院照顾。她又希望当局可以设立资料库,了解有多少「双老家庭」需要支援,优先处理他们的需要,避免类似悲剧再发生。 2024-02-01 10:29:42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有医生披露,东区医院向一名老年男病人处方一年零两个月精神科药物,东区医院承认相关安排不理想,会跟进和检讨。

#港闻 【Now新闻台】有医生披露,东区医院向一名老年男病人处方一年零两个月精神科药物,东区医院承认相关安排不理想,会跟进和检讨。 老人科专科医生佘达明在社交媒体发文,指该名83岁男病人今年4月因发烧入院,出院时获处方425日包括精神科的药物。 东区医院回应指,该名病人一直由私家医生跟进病情,因病人曾表示希望转回公立医院跟进,考虑到病人有可能更改覆诊安排,医生决定处方较长时间的药物,确保病人在专科门诊诊症前够药服用。 医院检视个案后,认为安排不理想,会跟进和检讨。

封面图片

近半受访长者曾有子女过去三年移居外地 以老护老日趋普遍

近半受访长者曾有子女过去三年移居外地 以老护老日趋普遍 有本地社福机构调查发现,接近一半受访长者,过去三年曾经有子女移居外地,有大约75%留港长者,由伴侣或者其他年长亲友照顾,调查机构认为「以老护老」于留港长者当中越来越普遍。调查在去年下半年进行,透过网上问卷随机访问了205位长者,负责调查的社工指出,有留港长者在子女移民后减少与人接触,部分即使与子女视像通话,亦不会交代真实状况,子女未必及时发现父母的转变。机构将推出一站式跨专业治理计划,以个案管理形式监察及支援留港长者。 2024-05-06 18:12:59

封面图片

有报道引述消息指,政府正研究在全港18区逐区围封强检,每次围封不少于5天。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表示,逐区围封只适合在疫情爆发初

有报道引述消息指,政府正研究在全港18区逐区围封强检,每次围封不少于5天。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表示,逐区围封只适合在疫情爆发初期实施,认为本港已经错过时机。他解释,疫情已扩散至全港各区,即使封锁一区,病毒仍然可以在其余17区持续散播;加上围封区会出现家庭内交叉感染,或楼宇出现垂直及横向传播,因此在区内持续有传播下,必定需要多于一个潜伏期才找出所有感染者。而如果要措施奏效,就必须在围封期间不断重复检测,直至不再发现患者起计的一个潜伏期后,换言之围封5天并不足够。他说,只有配合「异地隔离」,即是将围封区内所有人转移至另一地方,再单独隔离14日,令他们不能够互相传播,才能令围封强检在一个潜伏期内奏效,但相信现时较难做到。 报导全文: https://www.881903.com/news2/local/2428971 #商台 1106 #封城 #封区 #武汉肺炎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