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科技罪案越来越严重 防骗视伏器转帐提示将不局限于转数快

警方:科技罪案越来越严重 防骗视伏器转帐提示将不局限于转数快 警方去年首11个月录得近32000宗科技罪案,占整体罪案近四成,损失金额超过50亿港元。当中网上投资骗案有4703宗,增加1.8倍,损失金额约30亿港元。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网络安全组署理高级警司陈纯青表示,科技罪案情况越来越严重,而在科技罪案中,警方特别留意网上投资骗案。至于利用人工智能深伪技术的骗案,警方暂未有详细分类数字,数字上未见到利用这种技术的骗案有上升趋势,但相信会是骗徒的手法,提醒市民提高警觉。另外,警方「防骗视伏器」的资料库在今年第一至第二季会再与其他转帐平台融合,把提示功能增强至不局限于「转数快」。当市民转帐时,如果收款对象在「防骗视伏器」资料库,市民无论是否透过「转数快」转帐,都会预先收到提示。 2024-02-04 08:19:47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防骗视伏App将加入元素 浏览可疑网站及可疑来电会发出警示

防骗视伏App将加入元素 浏览可疑网站及可疑来电会发出警示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警方正积极优化「防骗视伏 App」的功能,计划下月加入自动化元素,在用户浏览可疑网站及在接收可疑来电时,即时发出警示,并推出公众报料机制,让市民可透过程式举报,丰富资料库的内容,功能和新加防骗过滤流动应用程式相似,当局会继续研究如何利用先进科技包括人工智能打击诈骗。邓炳强书面回复立法会议员质询时说,继「防骗视伏器」于去年11月连接「转数快」平台,在市民转帐至可疑帐户时作出警示,警方会与相关持份者研究将警示机制,延伸至其他平台,如一般网上银行服务、自动柜员机等,以扩大警示机制的涵盖范围。他又说,通讯办和警方及主要电讯商于2022年9月成立的专责工作小组,已推出不同措施打击网上及电话骗案,包括继续优化电话智能卡实名登记制,要求电讯商加强进行定期抽样检查,以及跟进核实有可疑的电话储值卡、加强认证用户的资料等。通讯办已于上月底推出「短讯发送人登记制」,通讯办会监察登记制的实施情况,并会主动邀请其他常用短讯与客户沟通的行业及政府部门参与登记制。 2024-01-24 15:19:34

封面图片

警方防骗视伏APP即日起推出升级版 可自动辨识诈骗来电和网站

警方防骗视伏APP即日起推出升级版 可自动辨识诈骗来电和网站 警方说,防骗视伏器及相关应用程式,自推出后共录得超过238万次搜寻量。当中标记为「有伏」的搜寻结果,合共有41万次。程式今日起推出3项新功能,其中「可疑来电警示」及「可疑网站侦测」功能,加入自动化元素,协助市民将他们接触到的来电及网站,与警方最新版本的诈骗资料库作比对,如发现有潜在诈骗或网络安全风险,便会自动即时发出警示;另外亦增设公众举报怀疑诈骗平台。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网络安全组署理高级警司陈纯青表示,以往市民下载程式后要有额外操作才能辨识数码足迹是否与诈骗有关,但程式升级后,毋须任何额外的手续就可接收防骗警示,相信成效会非常显著。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网络情报组总督察邓国轩说,程式升级后,不会储存市民来电和网页浏览纪录;至于新增的公众举报平台功能,在收集用户的电话号码后,只会用作发出短讯验证码,警方强调会致力遵守个人资料私隐条例。 2024-02-26 00:09:01

封面图片

「防骗视伏APP」升级加入「可疑来电警示」及「可疑网站侦测」

「防骗视伏APP」升级加入「可疑来电警示」及「可疑网站侦测」 警方即日起推出升级版「防骗视伏APP」手机应用程式,加入「可疑来电警示」及「可疑网站侦测」,自动辨识诈骗来电和网站,另外亦新增「公众举报平台」。警方说,新功能会保障私隐,不会储存市民的来电和网页浏览纪录。 2024-02-26 12:10:33

封面图片

金管局:将分析市民是否对「转数快可疑识别代号警示」掉以轻心

金管局:将分析市民是否对「转数快可疑识别代号警示」掉以轻心 金管局去年11月底推出「转数快可疑识别代号警示」。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表示,检视过去年12月及今年1月的数据,发现金融机构向客户发出警示后,平均有2成至3成客户仍选择继续交易,会进一步分析市民是否掉以轻心。他说,未来有意将可疑识别代号警示,扩展至「转数快」以外的交易平台,涵盖例如银行之间,或银行内的转帐。警方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总警司林焯豪表示,警示机制已运作约4个月,累计发出50万5000个警示,涉款6亿元。他说,有受害人并无留意收到的警示,继续交易,不排除警示内容对市民而言不够清晰,将与银行公会研究简化内容,加强防诈骗讯息。银行公会信用卡服务委员会主席银行代表彭淑贞表示,有与警方紧密合作,并加强对前线人员培训。她指出,曾有网上情缘个案,事主输出可疑金额,经与银行人员沟通,发现事主认识网上朋友并参与网上平台投资,在短期获利后有意向银行加码借贷投资;亦有长者接获假冒公安或执法部门电话,声称其子女在内地涉案,诱使长者到银行转帐,因长者当时神色不妥,被银行前线人员察觉。两宗个案均透过前线人员与客户沟通,而避免受骗。 2024-04-10 18:22:12 (1)

封面图片

香港去年罪案总数升三成 网络骗案破案率偏低

香港去年罪案总数升三成 网络骗案破案率偏低 香港去年的罪案总数超过9万起,按年上升近三成,警方指主要因诈骗案增多。 中通社引述香港警务处处长萧泽颐星期六(2月10日)在电台节目的话报道,去年部分传统罪案数字处于低水平,行劫案和纵火案破案率录得有纪录以来最高,惟网络骗案破案率偏低。 香港去年录得约3万9800起诈骗案,总损失金额是91.8亿港元(约15.8亿新元),其中七成是网络骗案,涉及金额超过90亿港元。 萧泽颐指出,撇除诈骗案,整体破案率达46.2%。他解释,由于巿民很多活动,包括投资、购物以及交友都在网上进行,当受骗时,往往骗款已经很难追查,令破案率偏低,认为宣传教育最重要,希望巿民对骗案提高警觉。全球过去一年因骗案损失金额估计达一兆美金(约1.35兆新元),各地执法部门都面对相同问题。 香港警方推出的诈骗陷阱搜寻器“防骗视伏器”,只要输入收款帐户、电话号码等资料就可核实对方是否与怀疑诈骗案有关,去年约有五万多人使用。但萧泽颐认为仍未足够,今年会继续深化宣传工作,并透露正与饮食集团商讨在餐纸或饮品套上加入防骗资讯。 2024年2月10日 6:50 PM

封面图片

警方防骗渡轮「平安号」启航宣扬防骗讯息

警方防骗渡轮「平安号」启航宣扬防骗讯息 警务处防骗渡轮「平安号」启航,船身有防骗讯息和吉祥物,未来一年会在日间往返观塘及北角,夜间就提供维港游服务,向市民及游客宣扬防骗讯息。警务处处长萧泽颐出席启航礼时说,去年本港有39800多宗骗案,占整体罪案四成四,损失金额超过90亿元,呼吁市民善用警方「防骗易热线」18222,而由月底开始「防骗视伏APP」将会加入新功能,包括「可疑来电显示」及「可疑网站侦测」,警方亦会增设公众举报平台,希望减低市民受骗风险。 2024-02-08 16:36:28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