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阶段管制限塑令4月22日实施 环保署相信对市民生活影响有限
首阶段管制限塑令4月22日实施 环保署相信对市民生活影响有限 首阶段管制即弃塑胶产品的新法例4月22日起实施,涵盖即弃餐具及其他塑胶产品。所有发泡胶餐具、即弃胶杯、胶碗、胶刀叉、胶饮管等,堂食全面禁止供应,亦不能销售;而外卖同样禁止使用发泡胶餐具、胶饮管、胶刀叉、胶匙、胶碟等;不过胶杯、胶杯盖、胶碗、胶盒仍然可以使用,商户亦可以继续售卖。其他即弃塑胶产品方面,胶柄棉花棒、雨伞袋、胶牙签、食物胶签、充气打气棒、派对帽、荧光棒等,将禁止销售和免费供应;不过,宣传用塑胶包装纸巾、非医疗用的胶手套,就可以收钱提供。另外,酒店及宾馆将不能够免费提供部分即弃梳洗用品,包括胶柄牙刷、牙膏、胶梳、小樽装的沐浴露等,胶樽装水亦不能免费供应,旅客如果有需要,可以付费购买。环保署助理署长郑健接受本台专访表示,塑胶对环境生态以至人类健康都可以造成深远祸害,「走塑」及「减塑」已是大趋势,政府希望透过新法例达致源头「减塑」及「走塑」。郑健相信新例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有限,因为受管制的塑胶用品,市场上已有充足的替代品,例如木制的刀、叉、纸饮管、木柄棉花棒等。他强调市民日后无论购买或使用受管制即弃塑胶产品,都不会违法,又相信市民适应使用有关替代品后,再在网上、或在海外购买即弃塑胶产品回港的意欲将愈来愈低。环保署已设立专题网站「截塑」,提供相关法例资讯,并针对市民的误解及担忧,制作简单资讯和懒人包,透过社交平台及政府新闻网,释除市民的疑虑,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2024-02-12 09:09:49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