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港初创公司用废胶及新技术制成降噪产品用于建筑工地设备

有本港初创公司用废胶及新技术制成降噪产品用于建筑工地设备 现时本港有超过200家绿色科技公司,其中初创公司静音科技研发出「声学超常材料技术」,用废弃塑胶,制作成降低噪音的产品,现已用于建筑工地的设备,期望日后用于马路旁的隔音屏障。公司创办人兼行政总裁陈书宇说,新技术亦可以将金属或纸张制作成降噪物料,但考虑到环境、社会和企业管治的理念,决定用废弃塑胶。公司已获批「低碳绿色科研基金」拨款,期望日后政府的资助,可以更针对支援技术落地。他又说,本港回收胶樽的水平高,期望日后可以设立工厂,主力回收再生塑胶,用以制作降噪产品,同时亦有助减少塑胶垃圾。另一间初创公司皓智能源,发明全球首创「水性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令锂电池的生产及回收都更环保,毋须用高温及强酸,都可以从旧电池中回收金属和矿物质。公司已获家族办公室等注资,产品已经在内地一个品牌的电动车中使用。公司首席营运官吴家晖表示,以往的融资过程并不容易,因投资者对相关产品认识不多,公司正寻求新一轮融资,透过策略性投资者引导发展。她又认为,本港可吸引人才,但寸金尺土,大规模生产可于在内地进行,而本港就集中研发,各取所长。 2024-02-23 08:19:33 (1)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前蓝色起源公司高管的月球开发初创公司Interlune制订采矿计划

前蓝色起源公司高管的月球开发初创公司Interlune制订采矿计划 两份保密投标文件显示,这家初创公司正在寻求这笔资金,用于建造和测试月球氦-3(He-3)资源提取硬件。Interlune公司的代表拒绝对此发表评论。Interlune 公司在最新的宣传材料中说,它已经开发出了一种从月球碎屑中提取氦的"突破性方法",但幻灯片中并没有更详细的介绍。根据一张幻灯片,这家初创公司正在开发轿车大小的提取器,并与其他硬件相结合,以有效地制造可扩展的物理工厂。不过,幻灯片没有解释如何储存氦,或如何将其运回地球。He-3是氦的一种稳定同位素;地球通过磁场屏蔽了太阳风,而月球则受到太阳风的轰击,He-3等高能粒子沉积在月球表面。在地球上,He-3 最常见的来源是氚的衰变,氚是一种用于核武器的人造元素。Interlune 预测,在量子计算、医疗成像、太空推进剂和核聚变等领域的推动下,未来几年对 He-3 的需求将呈"指数"增长,预计到 2040 年,每年的需求量将达到 4000 千克(而现在仅为 5 千克)。月球上的 He-3 和地球上的 He-3 一样稀缺。在月球上开采氦-3 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自阿波罗任务以来收集的数据显示,月球上存在大量的氦-3 同位素。但多年来,它一直被认为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科学家们从未接近开发出必要的提取技术,使这种努力变得值得。He-3可以用来为核聚变反应堆提供动力这是一个特别诱人的概念,因为它的副产品不会具有放射性但是,尽管核聚变研究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重大成果,要使核聚变成为地球上(更不用说太空中)商业上可行的能源,还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其他国家已经开始向我们的月球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最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 2022 年宣布,其嫦娥五号机器人任务采集到了一种新的月球矿物,其中含有 He-3,这表明其储量比以前想象的还要大。中国对开采氦-3 的兴趣为确保月球上这些大吨位资源的国家安全创造了必要条件这可能意味着 Interlune 公司有望获得政府机构的非扩张性政府合同,以及寻求以国防为重点的投资者的青睐。Interlune 的管理团队包括首席执行官罗布-梅耶森(Rob Meyerson)、首席技术官盖瑞-赖(Gary Lai)和首席运营官英德拉-霍恩斯比(Indra Hornsby),罗布-梅耶森是一位多产的太空产业投资者,曾任蓝色起源公司总裁;盖瑞-赖曾任蓝色起源公司首席架构师;英德拉-霍恩斯比曾在火箭实验室、黑天公司和太空飞行工业公司工作过。这家初创公司已成立至少三年,但除了几份简短的公开声明外,这是公众第一次详细了解其计划。报告还称,Interlune 公司计划最早于 2026 年在月球上展示这项技术,并于 2028 年建立一个提取氦-3 的试验工厂。该公司告诉投资者,如果计划如公司所愿,那么到下一个十年开始时,公司每年可从氦-3回收中获得5亿美元的经常性收入,而且只会越来越多。但这仍然是一个昂贵的计划:该公司需要支付发射费用、确保资源回返合作伙伴,并建立起启动大规模采矿所需的所有硬件。经济效益,比如开采一克氦的成本,也还不清楚。不过,如果 Interlune 能够成功,那么它将自成一类:也有其他初创公司专注于太空资源开采,但它们要么专注于将月球资源纯粹用于在轨应用(如Argo Space Corporation),要么只专注于矿物(如AstroForge)。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陈茂波料龙年市况稳中向好 本港将聚焦创科带动经济

陈茂波料龙年市况稳中向好 本港将聚焦创科带动经济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相信龙年整体市况可望稳中向好。外围息率见顶已是市场共识,即使息率回落速度预期不一,但这趋势有利于缓解资产市场的压力。他在网志表示,本港去年本地生产总值估计增长3.2%,失业率已连续7个月低于3%的水平,通胀保持温和,加上国家经济稳步发展,为稳住市场预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陈茂波说,在经济领域,本港将聚焦以创新科技带来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量,并以产业导向的策略,加速多个优势范畴的发展,力求发掘具潜力的新赛道,让本港经济能稳实地朝更高质量发展。以推动绿色转型为例,当局力求将香港建构为国际绿色科技及绿色金融中心。本月26日,本港将首次举办融合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这两大主线的「香港绿色周」,一连6日共举行10场不同形式的论坛和活动。打响头炮的是「香港绿色科技论坛2024」,现场更设有展区,让数十家研发前沿绿色科技的初创公司,展示技术与产品。另一重点项目,是金管局与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司合办的「亚太区气候业务论坛」,将集合亚太地区权威的政商领袖和行业代表。陈茂波说,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是稳定和安全的环境,特区政府将全力积极做好《基本法》第23条立法解说工作,维护国家安全,让有利及良好的营商和投资环境得以维持。另外,他提到特区政府刚就《基本法》第23条立法正式展开公众咨询,强调「国安」才能「港安」,「国安」才能「家安」;整个特区政府团队、各个部门和公营机构都全力支持相关立法工作,并举办多场解说会,政府会全力积极做好解说工作,维护国家安全,让有利及良好的营商和投资环境得以维持。 2024-02-04 10:39:48 (1)

封面图片

烧光10亿,比尔盖茨投的电池公司Ambri破产了

烧光10亿,比尔盖茨投的电池公司Ambri破产了 访问:NordVPN 立减 75% + 外加 3 个月时长 另有NordPass密码管理器 明星电池公司破产近日,被称为“液态金属电池鼻祖的”Ambri宣布申请破产。首席商务官Adam Briggs对此表示,公司进行了大量尝试,但最终感觉只有申请破产这一条路能走。公司运营不下去了。尽管Ambri的想法很新颖,替代锂电池的愿景很宏大,吸引了超10亿元融资,其中比尔盖茨就投了三轮。但成立的14年里,Ambri一直在烧钱,没有实现自我造血,技术没落地,产品没有规模化量产。投资者失去了耐心,Ambri拿不到新的融资,公司资金出现危机,最终破产并将被拍卖,拍卖价格为3800万美元。知名电池专家创办,备受比尔盖茨青睐,Ambri是如何倒下的?Ambri从创立到破产Amrbi创办于2010年,创办者唐纳德·萨杜威 (Donald Sadoway)本硕博均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是电化学专家,麻省理工学院荣誉教授。早年曾研究出新材料,提升锂离子的能量密度。△唐纳德·萨杜威(左)与其所带博士生David Bradwell(右)后来其将研究重心聚焦到电网级储能电池,他认为,如果人类想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必须利用储能技术。但他判断,由于成本和能量密度的原因,锂离子不可能成为电网级储能的选择,因此他在2009年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电池:液态金属电池。与传统电池不同,这种电池由三种独立的液体组成:阳极采用镁(后转为钙),阴极采用熔融锑,电解质采用熔盐电解质。由于密度差异,三者堆叠分层。对外放电时,镁离子下沉,与锑形成合金。整个放电过程,电极材料充分利用。这样解决了枝晶问题,电池寿命更长,萨杜威和其团队介绍称,能运行20年性能不下降。制造成本还比锂电池低。基于这项技术,萨杜威和学生David Bradwell联合创立了Ambri。很快获得了数百万美元融资,投资者包括美国石油巨头道达尔,美国能源部,还有比尔·盖茨。比尔·盖茨是通过“网课”与萨杜威结识的。萨杜威的一门线上课程曾在社交平台爆火,吸引到了比尔·盖茨。他很欣赏这位教授,称赞其是“世界上最好的化学家”,还到MIT拜访过萨杜威。在拜访时比尔·盖茨表示,如果有一家液态金属电池初创公司,自己愿意投资。除了创立初期,2014年和2021年,Ambri先后完成3500万美元(当时折合人民币约为2.13亿元)和1.44亿美元融资(当时折合人民币约为9.3亿元)比尔·盖茨都有参投。2023年,Ambri启动F轮融资,计划融资3亿美元,然而主要投资者最后选择退出,Ambri融资失败,资金链断裂。Ambri企图挽救公司,作最后挣扎:去年11月裁员降本,砍掉了三分之二的员工。但最终还是没有逃离破产的命运。其首席商务官Briggs在破产后,对公司烧钱做了解释,称虽然电池产品本身的成本比锂电池低,但是建造工厂的成本高。并表示,产品很接近实现商业化了,因为公司保留了核心团队,还在按预期速度开发产品。而外部市场仍然广阔,非锂离子电池存在巨大机会。总结Ambri这一路,拿出了一条宣称更好的技术路线,用时14年也始终没能走通,产品没有落地,没有实现商业化。最终资金链断裂,走向破产被拍卖。如果没有出价更高的买家,Ambri将被债主组成的财团收购。债主财团承诺,如果接盘,会继续融资,支持公司发展。然而一边是锂电池成本逐年下探,一边是行业意识到锂电池的寿命问题,设法延长寿命,建立回收梯度机制。要从成本和寿命上,建立对锂电池的优势,更难了。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宣称要“杀死智能手机”的AI Pin“翻车” 无屏幕设备的未来在哪儿?

宣称要“杀死智能手机”的AI Pin“翻车” 无屏幕设备的未来在哪儿? 然而,这款备受关注的AI设备一经上市却广遭差评。彭博社、The Verge、华盛顿邮报等外媒都给予了其非常低的评价,而在社交平台X上, 关于其散热、性能、界面、速度等方面的吐槽也是铺天盖地。以AI Pin为代表的AI硬件,究竟是不切实际的糟糕创新,还是真的能代表未来AI设备的雏形?AI Pin的“致命缺陷”:响应慢、散热差、续航短,以及投影效果差去年11月,AI Pin由两位前苹果公司高管掌舵的初创公司Humane正式发布,是一款可以吸附在衣服上的微型可穿戴智能投影设备。AI Pin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替代智能手机。Humane创始人之一Bongiorno此前曾表示,当初设计AI Pin的契机是从一次饭局开始的。“有一次我们去吃晚饭,旁边坐着一家人,结果发现他们一家五口整晚都在低头玩手机。这件事让我们开始思考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促使我们最终走向AI Pin的开发之路。”他如此说道。然而,在AI Pin正式上市后,作为首批体验者,彭博社知名科技记者Mark Gurman毫不留情地指出,“它表明智能手机不会消失。” The Verge也给予了非常低的评价,称AI Pin一个半成品,想要让用户摆脱智能手机的束缚,但完全无法做到。彭博社标题:AI设备革命不会杀死智能手机 图片来源:彭博官网截图Mark Gurman吐槽称,AI Pin设备可能出现响应缓慢或无法识别命令所需的触摸手势,并表示它“过热到令人担忧的程度”。同时,设备还缺少一些关键功能,例如无法使用第三方应用程序,并且即便在使用电池扩展板的情况下,电池寿命也“短得令人沮丧”。值得一提的是,AI Pin的投影系统原本是一大卖点,设备无实体屏幕,创新地利用激光投影将显示界面投射到手掌上是一个天才想法,然而就连这一点也遭到了广泛批评。Mark Gurman称,激光显示器在特别明亮的照明条件下也不能很好地工作,并且通常不会在应该出现的时候出现。“这种方法很尴尬,并且使得添加功能变得更加困难。”在X平台上,也有用户表示,要正确使用AI Pin,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他花了5天时间才真正掌握它。不过,更多人点赞的是下面的一条吐槽,“如果它对于用户来说太复杂或太繁琐,那么它绝对超出了典型消费者的范围。 这是一个失败的产品。”此外,Mark Gurman表示,AI Pin内部的AI技术本身运行良好,与市场上其他生成式AI系统相当。 它通常能识别回答问题所需的上下文,但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用了。同时,他以Siri、Google助手、亚马逊Alexa为例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靠语音控制和激光投影系统是不可能的,这不是一个实用的用户界面。AI硬件未来之辩伴随着生成式AI浪潮,作为前苹果设计和工程团队Imran Chaudhri和Bethany Bongiorno联手创办的公司, Humane成功吸引了数亿美元的投资。更引人瞩目的是,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参与了三轮融资,持有Humane公司14.93%的股权,是Humane的最大股东。其他知名投资机构或个人还包括SK Networks、LG Technology Ventures、微软、沃尔沃汽车科技基金、Tiger Global,以及Qualcomm Ventures等。这让AI Pin成为AI生态中最受期待的重要产品。Humane并不羞于表达自己的雄心:它想要消灭智能手机,或者至少减少对智能手机的需求。AI Pin的推出,与科技行业当下正在寻找一种新型消费设备的趋势契合,它也顺理成章地被认为是一种可能引发一场革命,甚至可能取代智能手机的设备。但外媒在评论中表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彭博社称,“语音控制智能音响曾经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前景,但该领域的进展似乎已经停滞。平板电脑也远远还未成为苹果曾经想象的电脑替代品。”不过,业内对AI硬件替代传统智能手机的探索热潮方兴未艾,实际上,AI硬件设备也已成为初创公司的主战场。除了Humane之外, Rabbit的硬件设备R1去年发布时也曾在互联网上掀起热潮。近期,阿尔特曼就和前苹果设计总监乔尼·艾维创办的初创公司传出了新的融资消息。据悉,二人已联手开发一款由AI驱动的个人设备,有关该AI设备的细节仍处于保密状态,但据悉其将挑战传统智能手机的形式,可能是一种类似AI Pin的设备。关于这类AI硬件的未来,业内存在对立的观点。市场情报公司IDC负责设备数据和分析的副总裁Francisco Jeronimo认为,用户与AI的交互是否需要一种新硬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表示,“只有那些不了解消费者使用技术方式的人才会相信这些产品能够成功。虽然这些想法本身有其优点,但现实是消费者不需要这些设备,他们需要智能手机。”但在风投True Ventures合伙人Om Malik看来,如果将这种设备放在计算发展的背景下,会发现这带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个人计算新理念,它打开了一种与技术交互的新方式。他在此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当iPhone推出时,人们对触摸屏作为界面的概念不乏怀疑。我仍然记得人们对虚拟键盘的强烈抗拒。十五年后,没有人再对智能手机感到惊讶。再过几年,得益于AI,语音将成为我们数字交互现实的一部分。它不会是唯一的方式,但它将是重要的一种方式。”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