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所总会称或样本放入容器时出错 病人政策连线指院方解释含糊
化验所总会称或样本放入容器时出错 病人政策连线指院方解释含糊 博爱医院一名59岁女病人活组织样本与另一名患癌病人样本混杂,女事主被误诊患有子宫内膜癌,她的子宫、两边卵巢及输卵管被切除,但其后证实她并无患癌。院方表示,翻看化验室闭路电视和调查后,指事件不涉及打烂样本瓶,当时亦有用独立的样本钳,但样本如何被混杂就有待调查。香港医务化验所总会主席李伟振表示,现时样本瓶一般是用塑胶制造,很少会打烂,样本瓶标签脱落导致出错的机会亦比较小,有机会是在取出样放入相关容器的过程中将两个样本混杂,需要检视化验人员有没有妥善执行既定流程。对于医院决定为病人进行切除子宫手术前,一般会采用「黄金标准」,即医生根据临床化验报告处理病人情况,手术前不会进行覆检,李伟振认为,如果病人的超声波等检查结果与化验报告不吻合,应该抱著怀疑态度审视化验报告是否有机会出错。他说,在进行化验和得出病理报告的过程中,可以因为不同原因导致出错,出错亦并非第一次发生。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认为,化验属常见程序,医院闭路电视亦有拍下过程,但院方的解释「含糊其辞」,未能清楚说明事故成因,包括程序上有无不足、是否涉及人为或机器出错、有无严重犯错等。本身是律师的林志釉说,就院方的解释,今次有机会是因为疏忽导致有病人身体受创伤,院方有责任赔偿事主,事主亦可向有关监管机构,向涉及人员作出有关专业失德投诉。 2024-03-15 21:59:06 (1)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