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总裁料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逾3% 中国继续是重要贡献者

IMF总裁料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逾3% 中国继续是重要贡献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超过3%;至于中期经济增长将在3%左右,低于疫情前的10年平均增长率3.8%,相信低生产率增长和高债务水平将为所有国家带来挑战,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但她预期,数字和绿色转型为促进生产力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带来巨大机遇。格奥尔基耶娃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时表示,未来一年全球经济需要谨慎调整货币和财政政策,以确保软著陆,在保持增长稳健的同时降低通胀。她提到,许多国家的央行都面临著根据数据决定何时减息和减息幅度的艰巨任务,由于各国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长步伐不尽相同,各国央行不能再照搬其他国家做法。对于大多数国家的财政主管部门来说,今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需要进行整顿,以减少债务,并重建缓冲区,同时为本国经济的数字化和绿色转型提供资金。提到内地经济,格奥尔基耶娃认为,中国中期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虽然生产率低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将抑制增长,但亦存在机遇,例如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走在新兴经济体前列。 2024-03-24 16:47:57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OECD上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OECD上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由2月时的2.9%及3%,上调至3.1%及3.2%,因为美国经济活动有韧性,令全球经济增速快过预期。OECD将美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测由2.1%上调至2.6%,明年增长由1.7%上调至1.8%;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测,由4.7%及4.2%,上调至4.9%及4.5%,指出财政政策刺激下,经济增速较预期快。OECD亦将欧元区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测上调至0.7%及1.5%,但下调英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测至0.4%,明年预测下调至1%,又下调日本今年经济增长预测至0.5%,明年则加快至1.1%。组织2月时对日本的增速预测均为1.1%。OECD表示,各国经济复苏分化,欧洲及日本经济低迷抵销美国经济景气,又预计美国联储局及欧洲央行在今年第3季才开始减息,至明年底美国利率区间为3.75-4厘,欧央行为2.5厘。 2024-05-02 15:56:03

封面图片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警告说,2023年的全球经济将比2022年更加艰难。她表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美国、欧盟和中国这三大经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警告说,2023年的全球经济将比2022年更加艰难。她表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美国、欧盟和中国这三大经济体在同时放缓。”格奥尔基耶娃表示:“我们预计全球经济将有三分之一陷入衰退。”

封面图片

IMF上调今明两年内地经济增长预测 分别为5%及4.5%

IMF上调今明两年内地经济增长预测 分别为5%及4.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今明两年内地经济增长率预测0.4个百分点,分别为5%及4.5%,受到首季经济增长强劲,以及近期推出支持房地产政策带动。有分析预计,内地第2季经济增长将保持5%以上,全年能实现增长目标。 2024-05-29 18:12:43 (1)

封面图片

IMF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IMF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星期二(4月16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3.2%,较1月预测值高出0.1个百分点。 新华社报道,具体来看,发达经济体2024年经济增长预测值为1.7%,较1月预测值上调0.2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经济增长预测值为4.2%,较1月预测值上调0.1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随着全球通胀从2022年年中的峰值回落,经济活动稳步增长,此前对滞胀和全球衰退的担忧并未成为现实。全球整体通胀率2024年预计将从2023年的6.8%下降至5.9%,2025年将进一步降至4.5%。 IMF指出,按历史标准衡量,世界经济增长仍然疲弱,这既源于仍然高企的借贷成本、财政支持减少等近期因素,也源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升级造成的长期影响,以及生产率增长疲软和地缘经济分裂加剧。 报告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包括、等引发的物价飙升,以及在劳动力市场仍然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核心通胀居高不下,这会推高加息预期,导致资产价格下跌。主要经济体通胀下降速度的差异,也可能导致汇率波动,令金融部门承压。 此外,高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比预想的更大,家庭将面临高额债务,财务压力增大。 2024年4月16日 10:17 PM

封面图片

IMF:全球经济软着陆可能性上升 但不能放松警惕

IMF:全球经济软着陆可能性上升 但不能放松警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主要央行在避免触发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成功遏制住通胀的可能性越来越高,但是经济增长前景仍不平衡,而且弱于冠病大流行暴发前。 彭博社报道,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星期四(10月5日)发表讲话称,美国经济已经回到疫情前的轨道,印度和其他几个新兴市场也有突出的表现。 虽然复苏速度仍然缓慢,但她强调,对服务业的需求高于预期,而且各国在控制生活成本上涨方面取得进展。 根据格奥尔基耶娃的演讲稿副本,她认为全球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上升,但还不能放松警惕。 格奥尔基耶娃还指出,大多数富裕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中国经济活动弱于预期的问题。 格奥尔基耶娃重申IMF在4月发出的警告,即当前全球经济增速仍低于疫情暴发前20年3.8%的平均水平,中期经济增长前景减弱。 IMF预计,直到2025年,一些国家的通胀率将保持在目标之上。IMF敦促各国央行避免过早放松货币政策。

封面图片

IMF总裁吁中国将经济增长模式转向专注提振国内消费

IMF总裁吁中国将经济增长模式转向专注提振国内消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该组织将呼吁中国将经济征战模式转向专注提振国内消费。 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路透社星期五(9月15日)刊发的专访中如是说。 她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在即将出炉的咨询文件中,向中国政府转达该组织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审查信息,包括希望中国提振疲弱的国内消费、正视房地产领域陷入困境和地方政府债务情况,以及其他拖累中国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问题。 格奥尔基耶娃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烈呼吁北京从以陷入债务困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房地产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转移。 格奥尔基耶娃说:“我们奉劝中国改变政策,将经济增长模式向促进国内消费转移,因为在目前的环境里,通过传统模式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更多资金,已无法取得成效。” 她说,伴随着欧美企业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中国的老龄化人口和生产力的下降也都“抑制”经济增长率。中国在房地产领域的问题,也促使消费者收紧支出。 格奥尔基耶娃说:“我们预计在没有结构性改革的情况,中国中期经济增长将低于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预估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为5%,2024年经济增长则为4.5%,并警告如果房地产增长萎缩,经济增长可能低于预期。 格奥尔基耶娃也说,与其解救受困房地产发展商,中国应该出资确保购房者的楼房可如期交付,以正视消费者对房地产领域的信心。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