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锋:开放应双向互惠 以脱钩断链打压别国势必加剧技术鸿沟

谢锋:开放应双向互惠 以脱钩断链打压别国势必加剧技术鸿沟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接受美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新质生产力是通过创新主导,深化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先进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当中包括推动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及绿色化,培育新产业等。被问到新质生产力会否在改善中美经贸关系中发挥作用,谢锋表示,随著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各项利好措施陆续出台,美国等海外企业家,已敏锐感知机遇。他强调,开放应双向互惠,以小院高墙制约知识、技术、人才和创新要素流动,以脱钩断链打压别国,势必加剧技术鸿沟,阻碍世界发展。谢锋又表示,有些人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并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是伪命题。全球的优质产能不是过剩,而是严重不足。他重申,中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绝不是靠补贴和保护。 2024-04-06 11:15:10 (1)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驻美大使:应担心的不是中国经济“见顶”而是会否错过巨大机遇

中国驻美大使:应担心的不是中国经济“见顶”而是会否错过巨大机遇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星期五(4月5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人们应该担心的不是中国经济会不会“见顶”,而是自己会不会错过新的巨大“中国机遇”;不是中国经济会不会“崩溃”,而是“脱钩断链”阻碍全球经济复苏、地缘政治冲突颠覆持续80多年的国际和平。 根据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网站发布的访谈实录,谢锋就“新质生产力”和中国经济形势接受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专访时说,新质生产力是就是通过创新主导,深化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先进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谢锋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中国政府去年下半年发布“外资24条”,60%的政策措施已经落地。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从2017年的93项缩减至目前的31项,今年还将进一步缩减。 他说,中国近年来一直着力扩大内需。在中国这个超大规模市场里,新质生产力如同催化剂正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市场潜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将为经济增长持续注入新动力,创造大量投资和消费需求。网络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成熟,将促进消费场景不断拓展。生产生活方式迅速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将激发多样化高端化消费新需求。 谢锋说,未来,随着中国14亿多人共同分享高质量发展“红利”,中等收入群体向8亿人扩大,教育、旅游、健康医疗、养老保险、保障性住房等高端化多样化消费进一步增长,其释放的市场潜力前景可期。放眼世界,哪里还能找到像中国这样规模巨大、空间广阔的价值洼地和投资高地? 谢锋还说,开放应该双向互惠,不是某个国家的“独角戏”,而是各国的“大合唱”。中国对世界展开臂膀,其他国家也应该这样做。以“小院高墙”制约知识、技术、人才和创新要素流动,以“脱钩断链”打压别国具有竞争力的平台和产能,垄断全球创新资源,势必加剧技术鸿沟,阻碍世界发展。国际社会应本着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原则,共同促进创新要素全球流动,挖掘经济增长动能,以开放推动创新,以创新促进合作,惠已达人,实现共同繁荣。 ... 2024年4月6日 2:19 PM

封面图片

李强指脱钩断链激化矛盾纷争 中国新产业崛起顺应全球大趋势

李强指脱钩断链激化矛盾纷争 中国新产业崛起顺应全球大趋势 称为「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在辽宁大连开幕,出席的国务院总理李强致辞时表示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各国如果只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不顾及他人利益,甚至不惜开历史倒车,搞脱钩断链及小院高墙,只会割裂地区之间的经济连系,激化矛盾及纷争。李强说中国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动能,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中国新产业的快速崛起,顺应全球科技革命绿色发展大趋势。他举例指中国生产的先进电动汽车等产品,首先是保障国内需求,同时亦丰富国际市场供应,缓解世界通涨压力,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中国贡献。李强又说中国第一季度开局良好,第二季度有望继续稳中向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中国政府在宏观调控采取重大政策时,会更强调长短结合、标本兼治。 2024-06-25 13:58:52

封面图片

2021年7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在天津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会谈时表示,中国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美方的“竞争、合作、对抗

2021年7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在天津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会谈时表示,中国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美方的“竞争、合作、对抗”三分法就是遏制打压中国的“障眼法”。对抗遏制是本质,合作是权宜之计,竞争是话语陷阱,有求于中方时就要求合作;在有优势的领域就脱钩断供封锁制裁;为了遏制中国,不惜冲突对抗。只想解决美方关切的问题,只想得到美方想要的结果,单方面受益,既要坏事做绝,还想好处占尽,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谢锋说,美方所谓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就是想把自己和少数西方国家的“家法帮规”包装成国际规则,用来规锁打压别国。美方抛弃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破坏自己曾经参与构建的国际体系,另起炉灶抛出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无非是想耍赖,想篡改规则限制别人、谋利自己,是想施行弱肉强食、以大欺小的“丛林法则”。美方应该首先解决好自己的人权问题。从历史看,对土著居民搞种族灭绝;从现实看,消极抗疫造成62万美国人死亡;从世界看,长期穷兵黩武,用谎言挑起战争,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美国凭什么以全球民主人权代言人自居? 谢锋说,美方没有资格在中方面前指手画脚谈民主人权。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没有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如果老百姓都被剥夺了民主、自由、人权,中国人民怎么能释放出如此巨大的创造力和如此巨大的生产力?中国这么一个十几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国家怎么能创造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华民族怎么能在短短的100年间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西方民调显示,中国民众对中国政府的满意度超过90%,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惊人的。 谢锋表示,当今世界最需要团结合作、同舟共济。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积极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方愿与美方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美方应该改弦易辙,选择与中方相向而行,相互尊重,公平竞争,和平共处。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双方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 谢锋说,中国文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无霸权基因、扩张冲动,从不胁迫任何国家。面对外来干涉,中方采取的是合理合法反制,捍卫的是国家正当权益,维护的是国际公平正义,从未跑到别人门口挑事,从未将手伸进别人家里,更没占领过别国一寸土地。胁迫外交的发明权、专利权、知识产权,都非美国人莫属,是美国大搞单边制裁、长臂管辖、干涉内政。美方所谓“从实力地位出发与别国打交道”,本质就是仗势欺人、恃强凌弱、强权即公理,是“根正苗红”的胁迫外交。 (中国外交部)

封面图片

中国驻美大使:中国经济见顶论毫无事实根据

中国驻美大使:中国经济见顶论毫无事实根据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称,“中国经济见顶论”毫无事实根据,不管是关税战、科技战、认知战,都阻挡不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脚步。 中国驻美大使馆官网星期二(2月6日)发布谢锋在“温暖迎春·共庆中国年”侨学界专场春节招待会上的致辞,称中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谢锋称,中国经济成绩单分量足、成色好,有“量”的合理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仅增量就超过6万亿元人民币(约1.13万亿新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 他称,中国经济有“质”的有效提升,消费主引擎作用凸显,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新三样”出口额突破万亿元大关。 谢锋说,中国经济有“稳”的坚实基础,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近9亿劳动力等优势,增发国债、减税降费、降准降息等政策组合拳逐步发力显效。 他称,中国经济还有“进”的广阔空间,未来十几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达到8亿,数字经济规模2027年有望达到15.7万亿美元(约21.08万亿新元),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 谢锋强调,“中国经济崩溃论”一再崩溃,“中国经济见顶论”毫无事实根据。不管是关税战、科技战、认知战,都阻挡不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脚步。 中国A股今年开年表现惨淡,大量中国网民到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微博账号的贴文下方留言,表达对中国股市惨跌的不满。中国经济已经见顶、将要崩溃的说法再次广为传播。 2024年2月7日 9:04 PM

封面图片

政府发表氢能发展策略 谢展寰称倘抓住机遇可助碳中和

政府发表氢能发展策略 谢展寰称倘抓住机遇可助碳中和 政府发表《香港氢能发展策略》,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说,世界各国正全力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国家拥有良好发展基础,明确将氢能定位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香港能抓住氢能发展机遇,可助香港迈向碳中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谢展寰说,政府在前年成立的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至今已制定在香港氢能应用的暂行标准,同意14个试验项目,其中氢能巴士已投入服务,本地首个公众加氢站正建设中,预期今年稍后可投入服务。届时食环署将启动 3辆氢燃料电池洗街车的试验计划,港铁亦会以非载客形式,测试氢能源有轨电车计划,可望今年启动。他指出当局的项目涵盖多方面,亦包括培养人才。谢展寰又说,内地的氢能产业对于氢能的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的主要技术,以及生产的工艺都有一定基础,部分甚至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内地的技术可以为香港提供支援和机遇。当局亦考虑到,相对其他零碳或低碳燃料,绿氢在价格上的竞争力仍然有很大不确定性,因此在制定策略时需要为氢能未来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保留一定弹性。他说,香港亦要克服确保安全、合适技术、基础设施、成本效益、人才培训以及社会接受的六大方面挑战,并考虑香港独特情况,提出按照完善法规、制定标准、配合市场以及审慎推进四大策略,有序地营造有利本地氢能发展的环境。谢展寰表示,政府会在明年上半年向立法会提交修例建议,为氢气的生产、储存、运送、使用、供应等提供法律基础,在2027年或之前拟备对接国际氢能标准认证,并会推动区域合作、境外投资、共同开发或输入氢能,同时会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得天独厚优势,推动香港成为国家发展氢能源的一个示范基地,协助氢能源产业在一带一路地区的发展。 2024-06-17 16:54:59

封面图片

丁薛祥:反对知识封锁 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

丁薛祥:反对知识封锁 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常务副总理丁薛祥致辞表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各国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践行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强化创新伙伴关系,携手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丁薛祥提出,共同营造开放创新生态,坚持真正多边主义,探索互利共赢的全球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反对知识封锁和人为扩大科技鸿沟,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支持各国和各类科研机构平等参与国际合作。在充分参与、凝聚共识基础上制定规则,妥善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和伦理挑战。他表示,要共同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挖掘和丰富双多边合作渠道。促进创新成果互惠互享,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拓展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绿色能源和先进制造等领域合作,推动各国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携手推动数字时代互联互通,为各国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丁薛祥认为,要共同破解重大科技难题,围绕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挑战,加强深度协作和联合科研。中国会推进实施国家大科学计划和国家大科学工程,实施好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支持各国科研人员,共同攻克基础前沿科学问题。 2024-04-25 10:26:45 (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