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权会:倘承建商没定义工地为密闭空间 不跟守则风险增

工权会:倘承建商没定义工地为密闭空间 不跟守则风险增 沙田源禾游乐场工业意外2名死者曾进入沙井内工作。工业伤亡权益会总干事萧倩文表示,一般情况下,清理渠管时工人只需在地面用高压水枪射水,不用进入沙井,但实际操作时可能会有垃圾堵塞渠管,工人需要进入井才能清理。劳工处正修订「密闭空间」的工作守则,预期今年上半年完成修订。萧倩文说,新修订包括要在沙井出入口要有摄录设备,井内要有毒气监测仪器等,权益会欢迎政府修订守则,如果承办商一开始没有将相关工作环境定义为「密闭空间」,因而没有按守则做足安全措施,风险便会大增。 2024-04-23 12:24:53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密闭空间工作拟增摄录要求 孙玉菡:可减侥幸心态

密闭空间工作拟增摄录要求 孙玉菡:可减侥幸心态 政府正进行《密闭空间工作守则》修订,计划本月内公布。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修订会要求在密闭空间出入口加装固定或流动摄录机,记录工友出入密闭空间情况,并提高业界安全意识,希望杜绝任何人的侥幸之心违反规矩。孙玉菡在本台节目《星期六问责》说,相信增加摄录要求绝对可以增加阻吓性,形容假设马路无任何侦速摄录机或冲红灯摄影机,驾驶人士或会认为超速亦不被发现,如果业界知悉有摄录,自然不会有「落去两分钟就返回地面,无人会知」的侥幸之心,并会做足安全准备,例如进入密闭空间要戴呼吸器,事前亦要有做风险评估。他指出,有关摄录片段将要求保存一年,不会在发生意外时才检视,强调大多数沙井等密闭空间由政府、港铁或机管局等大机构管理,相信均愿意负责任,当局正商讨透过科技手段进行预防性的监测措施,尽量杜绝沙井发生的意外。对于前线工人有机会因突发事件被要求进入沙井,孙玉菡说,现时守则已列明禁止贸然不配戴呼吸器等安全设备进入沙井,工人理应已接受培训,清楚有关规定及知悉风险,因此要拒绝任何高危情况。 2024-05-04 09:46:08

封面图片

周小松促加快推出修订修订密闭空间工作守则 助避免伤亡事故

周小松促加快推出修订修订密闭空间工作守则 助避免伤亡事故 沙田源禾路发生致命工业意外,两名工人在沙井工作期间晕倒,送院后不治。政府预计上半年完成修订密闭空间工作守则,劳联立法会议员周小松要求加快推出修订,据他了解,修订要求每名工人在密闭空间内,须配备随身动态感应警报器,可以及时提醒地面人员救援,日后如果严格执行新守则,有助避免再出现涉及密闭空间的伤亡事故。他表示,根据法例,现时建筑工程工人数目至少10人,需要在开工后一星期内申报,建议对于沙井或隧道等高危工程增设同类强制呈报机制,要求负责人在开工前三日先向劳工处呈报,让处方掌握有高危工种的地点,进行针对性的巡查,同时推动承建商加强工地安全管理。 2024-04-23 20:54:14

封面图片

香港建造商会林健荣称修订密闭空间工作守则补灰色地带助业界参考

香港建造商会林健荣称修订密闭空间工作守则补灰色地带助业界参考 政府刊宪修订《密闭空间工作守则》,设有6个月宽限期,11月30日生效。修订加强东主或承建商对监督密闭空间工作的要求,列明评估某工作是否属于相关规例所指「地底喉管工作」的考虑因素,又要求采取科技设备,全程在密闭空间出入口拍摄,片段要保存1年;修订又新增详细的密闭空间危险评估表格范本和载列空气监测警报设备的设定。香港建造商会会长林健荣说,以往地底喉管工作是否属「密闭空间」的定义较空泛,今次修订较清晰界定,弥补灰色地带,有助业界参考,提高警觉性,实行相应措施。他表示,无可否认新增拍摄和气体监测设备后,成本一定增加,但相信有一定效益,希望透过建造业创科基金可为承建商提供一定资助和诱因。他又说,6个月宽限期原则上足够让业界做好准备,个别细节需要再研究如何实行,例如新守则列出对空气监测警报设备的要求,需要研究市面上是否有更适合的仪器,保守地暂时未能表明是否可以即时提供,将与劳工处商讨会否设立缓冲期。 2024-05-31 20:09:38

封面图片

工权会对再发生密闭空间致命意外感愤怒 十八年前同地点同类意外

工权会对再发生密闭空间致命意外感愤怒 十八年前同地点同类意外 沙田源禾路发生致命工业意外,两名工人在沙井工作期间不适晕倒,送院后证实死亡。工业伤亡权益会表示,对意外感到十分难过,正设法联络家属提供协助,同时对时常发生涉及密闭空间的致命意外,感到十分愤怒,指出同一地点于2006年亦发生同类意外,当时导致2名工人死亡。权益会指出,沙井是密闭空间,开展工作前必须作出严谨风险评估,确保沙井内没有不明气体,并应放置仪器长期监察,放置吹风机、抽风机等。进入沙井工作的工人必须佩戴安全带救生绳并连结三脚架,确保及时逃生,渠务署必须确保承办商依足指引和法例施工。权益会重申,建议进行相关工作前向劳工处呈报工程,包括工作内容、施工日期、安全施工方案等,确保处方得知工程及作出巡查,能有效减少意外,促请劳工处重新考虑将有关建议纳入新指引。渠务署表示,按清洗污水渠的拟定工作程序,工人会从沙井外引入高压水喉进行清洗,毋须进入沙井内工作,署方正调查事故原因。 2024-04-23 10:36:58 (1)

封面图片

重案组跟进沙田沙井两死意外 工会指需查管理人员是否核准

重案组跟进沙田沙井两死意外 工会指需查管理人员是否核准 沙田源禾路发生致命工业意外,两名工人在沙井工作期间晕倒,送院后不治,案件交由沙田警区重案组跟进。香港建造业总工会安全顾问李光升说,理论上工人可以在地面使用高压枪通渠,原意为减少工人要走入沙井的时间和风险,但沙井环境复杂,如果沙井内有杂物未能冲走,就可能需要走入沙井亲自清理。他指出,根据法例,在沙井内工作属于密闭空间,即使在沙井附近,正进行涉及沙井的程序,也可界定为「密闭空间」,工人如果要进入沙井,必须要先完成认可课程,并由合资格人士先进行风险评估,再由管理人员签发工作许可证,工人亦要配备安全带和氧气樽等设备,不能赤手空拳进入沙井。李光升说,事件总共涉及4名工人,相信今次并非偶然个别工友贪方便或心急擅自走入沙井,需要调查事故原因,包括是否经管理人员核准;渠务署作为监管方,事先又是否获悉工人需要走入沙井和相关原因;承建商有无制定紧急应变方案,如果工友需要进入沙井应采取的程序为何;管工在开工前的简介会又有无向工人提醒相关风险和步骤。对于政府预计上半年完成密闭空间工作守则修订,李光升提到,业界获悉的咨询文件所见,修订针对渠务工作的著墨不足,建议清晰界定沙井最低通风量要求。 2024-04-23 17:40:08

封面图片

劳工处称《密闭空间工作守则》修订处最后阶段争取5月内公布

劳工处称《密闭空间工作守则》修订处最后阶段争取5月内公布 劳工处副处长冯浩贤表示,《密闭空间工作守则》的修订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正咨询律政司意见,当局争取在5月内公布。冯浩贤与传媒茶聚时表示,工作守则会加人新的元素,例如要求雇主或承建商须采用科技设备,在工作期间于密闭空间的出入口拍摄视频,以监督工人在执行和遵守安全控制措施的情况;加入详细的密闭空间危险评估表格,让合资格人士可更有系统进行全面的危险评估,另外亦会加入密闭空间工作常见的空气危害及空气监测的警报系统资料,让相关人员更了解空气危害的标准,以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预防气体中毒等。另外,冯浩贤说处方推出的「工伤雇员复康先导计划」,下月9日起将由建造业,扩展至涵盖饮食及酒店业、运输及物流业,这两个行业的雇员工伤,如发生在本月1日或以后,均合乎参加资格。根据处方数字, 截至今年3月底,共有739名建造业工伤雇员参加先导计划,其中约76%,即563名雇员经治疗后已康复。大部分参与计划的雇员是在开始接受先导计划的治疗后5个月内康复。 2024-04-29 15:37:13 (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